分享

中国,你要警惕,别失去我们的2034!

 振王府图书馆 2018-07-09

有人认为,中国同西方的冲突是意识形态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西方许多战略家主要持前一种观点,而某些学者则侧重后一种观点。

概言之,就是将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同西方的争论,将中国根据自己的历史和现实情况选择的不同道路,简单定义为意识形态和文明的冲突。


这种定义,掩盖了事实本身的真相,在某种程度上为西方挑起的这场争论争取了话语权,为其在中国国内的利益代表者赢得了必不可少的道义落脚点。这也是当今中国许多思潮的基本出发点。


其实,中国同西方的冲突其根本原因是利益上的冲突——


是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与西方在世界资源再分配上的潜在冲突。

西方以不到20%的人口,享用了全球76%左右的资源。中国人口占到世界人口的20%以上,在现有条件下,如果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到西方的程度,那就大约需要1.5~2个地球,如果全世界人口都达到西方的生活水平,那我们大概需要4~5个地球。否则,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而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相对降低的过程。


中国的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事实上,就是要改变20%的人口享用76%的资源的不公平现状。希望西方支持拥护,未免有些天真。所以,有些人就想把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纳入符合自己利益的框架。


那么,什么框架最符合他们的利益呢?


让我们坐在他们的屁股上想一想。这个最符合他们利益的发展方式,就是让中国走上贫富悬殊和收入不公的道路。这条道路也许可以造就大约1亿左右的富有阶层,但却会使中国大多数人处于贫困状态。

如果中国只有1亿人口参加世界资源的重新分配,比起13亿人口来说,那是一个比较能够接受的选择,它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少数人口占有76%的资源的现实。总之,让中国经济发展制造少数富翁,让大多数人贫困,是符合特定利益的,是符合维持资源分配现有格局的。


而且,这个贫富悬殊还必须通过体制固定下来。那就是让金钱全面介入政治,从上层建筑上保证贫富悬殊的持续存在。


争夺资源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然而,有人将这个问题通过意识形态、文化、“普世价值”、市场选择包装起来,好让事态朝有利于自己利益的方向发展。

于是,这场争论就变成了关于“西方先进体制”的争论,变成了“普世价值”的争论,变成了“文化”的争论。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要在中国推动彻底的市场化和金钱政治的根本原因。


其实,这些都是争夺资源的手段。


如果你不信,就看看在某些口号的帮助下,中东、东欧、非洲,以及南海、南亚、东亚所发生的一切。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2011年,全球物价上涨明明是美元泛滥导致的。然而,在巴黎召开的G20财长会议期间,有些人却声称全球物价上涨是因为中国经济增长和消费增长导致的。换句话说,如果大多数中国人民食不果腹,全球通胀就不会发生了。


2010年,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某些国家集团明确要求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降低碳排放量,从而限制中国做大自己经济蛋糕的能力。


2008年,由于西方国家用玉米制造汽油替代品,导致世界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出现了西方许多人所说的“粮食和燃料”间的竞争。但是,有些国家的领导人在相关国际会议上却说,这是因为大多数印度人从一天吃一顿变成一天吃两顿导致的,是中国人开始喝牛奶导致的。


有些人认为,中国人达到西方的生活水平,是难以接受的。


基于资源分配的考量,在中国制造贫富悬殊符合西方的利益。而中国政府恰恰是提倡共同富裕的。联合国认为,过去几十年中国在解决贫困方面做出了巨大成就,几亿中国人脱离了贫困。

在这个基础上,中国还想进一步消除贫富悬殊,实现共同富裕。中国要实现共同富裕,那不是直接冲击了别国的核心利益?全中国人民都能大幅度提高生活水平,那需要多少资源?所以,一个强大有力的、带动全中国人民追求共同富裕的中国政府就成了某些人利益的障碍。追求共同富裕成了中国的“原罪”。中国想要洗赎这个“原罪”就必须走贫富悬殊的道路。


中国也不必天真。只要中国不改变追求共同富裕这个社会经济目标,世界范围内资源的重新分配就不可避免,西方就不会改变态度,同西方的某些冲突就不会停止,别人就会用多种方式来冲击你。


西方那些战略家也知道,中国不解决贫富悬殊问题,会导致社会动荡。但是,动荡而衰弱的中国,是不是正好符合他们的利益吗?

现在有一种力量,把导致贫富悬殊的原因当成解决贫富悬殊问题的手段,诱导中国引进金钱民主,甚至实施什么联邦制。


如果中国看不清这个错综复杂的国际冲突的根本原因,在有些人的误导下,做出错误的选择,那么等待中国的将是另外一种结果。


中国有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的动荡,甚至更加严重的局面,中华民族在世界资源分配中将彻底失败。2034年的中国将会是大多数炎黄子孙不愿意看到的中国。


中国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同西方在资源分配上的潜在冲突是必然存在的。所以,越要追求共同富裕,越要自强。这是历史和现实的结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