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暑

 吴越尽说 2018-07-09

作者:子衿 发表于2018年7月9日《吴江日报》

    湿溚溚的梅雨让人生厌,心里想着,快点出梅吧,出了梅就爽气了。就这样想着想着,小暑节气就到了。

    一般来说,过了小暑“梅姑娘”就隐退了。入了伏,忽然觉得太阳一下子白得晃眼,空气干燥得闻得出尘土的味道,绿树的叶子蔫蔫的,蝉的鸣叫高亢得让人心烦。这时候,不免又想,还不如黄梅天呢,潮湿归潮湿,气温总归还要低些的呀!

    气温升高,杂草疯长,刚种的水稻、庄稼需要除草、施肥。儿时的记忆中,我的父母天天在田地间忙碌,田里的活忙完了,还要管理桑园,饲养夏蚕。

    在小暑节气,最盼望的是农历六月初六。“六月六,裹只馄饨落一落”,在我的家乡七都,从不说“包”馄饨,一个“裹”字生动传神,仿佛所有美好的愿望都被裹了起来,永远都不会飘散。

    六月六裹馄饨是件非常隆重的事,这一天,馄饨皮子非常紧俏,得提前预订,主妇在拿皮子时顺便把猪肉买好。大部分人家包的是菜肉馄饨,小白菜是自家地里种的,等到所有食材备齐,再去拔菜也不迟。一家人齐动手,裹好的馄饨码在大匾里,如一艘艘装满货物的小船。土灶里稻柴火烧得旺旺的,一锅开水翻滚,主妇就开始落馄饨,不多时一碗碗馄饨就上桌了。

    此时,灶屋间里热浪蒸腾,做事的、吃馄饨的都大汗淋漓,大家仿佛要以这样的方式,迎接盛夏的来临。

    “六月六,阿猫阿狗汰个浴”。这一天,乡间的孩童可以光明正大地到河里游泳了,顺带把家里的小猫小狗也扔河里去洗一洗,而此前,下河游泳是要被大人打屁股的。

    对资深的农人来说,小暑那天有没有打雷显得非常重要。“小暑一个雷,翻转来一个倒黄梅”,与黄梅比起来,倒黄梅更为湿热难忍,不过倒黄梅又如何呢?再过十五天,就是大暑了,那是全年最热的时光,伏旱的热量将驱走所有的湿气。

    倏忽温风,夜卧北窗。连风都是热的,晚上睡不进房间,只得在窗边搭个竹榻将就。那种体验,如今一直呆在空调房的人们,是没有的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