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学习古文(三)

 秦岭之尖 2018-07-09


“因声求气”说的先行者


       学习古文,从熟读古文入手。对于熟读古文还要背诵有两种说法:一叫“死记硬背”.一叫“因声求气”。死记硬背就是为了记住它背出它而读,这样读就成为苦事。一叫“因声求气”,前边提到著名诗人陈衍五岁时,读《孟子.不仁者可与言哉章》,又读《小弁小人之诗也章》,“喜其音节苍凉,抗声往复,父自外归,闻之色喜,曰:此儿于书理,殆有神会。”’这样读书,体会到文辞的音节美,体会到原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这里感到喜悦:不再认为读书是苦事。在喜悦中自然成诵,熟读背出,这就是桐城派讲的“因声求气”。“声”就是文辞的音节美.“气”就是作者所表达的气势,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所形成的气势的抑扬疾徐顿挫。“因声求气”即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说的:“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刘勰提出作者“情动而辞发”,这个“情”指思想感情:作者有了思想感情要表达出来写成文辞,读者看广文辞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时是含蓄的,经过沿波讨源的探索.一定可以使它显露出来。虽然古代的作者看不到,但是看了他的文辞可以看到他的心情。有的文辞写得较深,不容易体会作者的心情;只因认识的浅薄,这才体会不到,古人之所以提出熟读,就是要在熟读中反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桐城派提出的“因声求气”就要通过熟读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桐城派提出“因声求气”以前,就有这样做的,这里称为“因声求气”说的先行者。


     一 苏洵说讲读书的,著名的有苏洶《上欧阳内翰书》:

    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取《论语》、《孟子》韩子(《韩愈集》)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而兀然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于其外.而骇然以惊。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当然者,然犹未敢自出其言也,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已而再三读之,浑浑乎觉其宋之易矣,然未敢以为是也.(《嘉祐集》卷十一)


        这里,苏洵讲他二十五岁才发愤读书,读了七八年。他是在会读古文以后再来读古书的。他开始读这些古书时,“入其中”,进入这些

古书之中,即刘鰓讲的“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进入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正像我们上面讲孔子讲仁的理论的认识,到达了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所以“惶然”,有惶恐的意思,思不到孔子的思想达到这样的深远。再“博观于其外”,跟外界事物联系,是不是“到达了暴露周围世界的内在的矛盾”,接触到“有杀身以成仁”,所以“骇然以惊”呢?这样,他的读书己经到了“立体的懂”,所以“其胸中豁然以明”了。这样来看世间世物,就有话要说,所以“胸中之言日益多”,”浑浑乎觉其来之易矣”。那他的读书,“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达到“立体的懂”,接受了正确的思想感情的感染,才有很多话要说了。

      朱喜《朱文公全集》卷七四《沧州精舍论学者》,引了苏洵的话说:“予谓老苏但为欲学古人说话声响,极为细事。乃肯用功如比。故其所就,亦非常人所及。如韩退之、柳子厚辈亦是如此。其答李翊、韦中立书,可见其用力处矣。然皆只是要作好文章,令人称赏而已。”朱熹指出苏洵的“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只是“欲学古人说话声响”,即通过“学古人说话声响”来“入其中而惶然,博观于外而骇然以惊”,即后来桐城派“因声求气”说的先行者。



————————————————————————

    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从孔子那里吸取智慧。

          ——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宣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