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博客,音乐如水般流淌出来。是《梁祝十奏》,十种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经典的曲子,一个哀婉的故事在不同的乐器里反复讲述。如同十个人写一篇同题文,同样的音乐在不同的乐器里,竟然有不同的韵味。我在音乐边走走停停,一忽儿进去,一忽儿出来,不痴迷,不沉醉。我听音乐,总是这样,专心去听,听不出个所以然;而漫不经心时,却会有那么一两句熟悉的曲调不期然一下子击中平静的心。 书,平摊在电脑前,翻开在上次停下的地方。一支拧开的中性笔静静地卧在书页间,笔冒很随意地躺在书边。或许是上次走得匆忙,或许是根本就没在意这样的细节,笔与笔冒被人为地分开了很久很久。拿起笔,在音乐里接着或许昨晚或许上周或许月前读停的地方读起来。窗外是猛烈的盛夏,太阳无情地炙烤一切,但依然有劳碌的市井透过玻璃渗进来。书里是文字奇异的排列组合,先贤圣哲时人巨擘对世事的思索力透纸背,漫漶开来,渐渐将小屋盈满。 有一片浓荫生长起来,它静穆地站立在暑热里,只要有一丝半缕空气的流动,便会张扬地晃动起枝桠,摇曳着树叶,舞蹈成清凉的风。烈日下的旅人远远地望见它,想象着自己坐在树下摇蒲扇饮井水的惬意,步子不由自主地快了起来。远山的飞鸟,正扇动被热汗湿透羽毛的双翅,向这片浓荫靠拢,它早已选中了一棵树,要在高高的枝杈上筑巢做窠,养育后代。突然,响起一声惊雷,下起倾盆大雨,浓荫、旅人、飞鸟消失了,一个生僻字从天而降,横在我的面前。伸笔在这个字下标注一个着重号,打开“汉典”,输入,搜索,读音注释,一目了然。不一会,书的空余处,便会留下我“龙飞凤舞”的字体。 雷过雨停,春光明媚,有一泓山泉欢畅地奔流着。它清亮纯正,细柔娟秀,跳跃的水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如夏夜璀璨的群星,叮咚的流动声响过静寂的山沟,如雨后田里的蛙鸣。一尾游鱼享受着山泉的清澈与清凉,慢悠悠慢悠悠地游动着,遇到可心的食物猛地一窜,被搅混的泉水一眨眼便又清澈如故。有位农家小孩,花衣素裤,赤脚丫辫,挎着小笆篼,边哼着不知名的歌边在小溪里“搬螃蟹”“捉泥鳅”。突然,划过一道闪电,刮起天昏地暗的风来,山泉、游鱼、小孩不见了,一段引文从地底冒出来,挡住了我的去路。还好,有百度,只那么轻轻一下,百度便会找到引文的出处,全文,甚至还有扩展阅读。将那些感兴趣的内容打印出来,裁剪合适,粘贴在书里。于是,在书页之间,便会多出一页甚至几页的文本来。 曾经,喜欢于夜里靠在床上看书,喜欢床的柔软、夜的安宁。床的柔软可以安慰我疲乏的身体,夜的安宁适合与作者神交意会,适合进行很自我的思索。只要手里有支笔,身边有本词典,便不至于呛水被淹,便能够畅游书海。现在,喜欢坐在电脑前读书,喜欢电脑的便捷丰富。便捷的方式,省去了查部首偏旁、翻页码找注释的温吞,丰富的世界,向我展示着天宽地阔的无穷无尽,诱惑着我向大脑存储之外的丰饶世界行进。笔还在,词典却已经省去,只轻轻一点鼠标确认,便能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还能进入天外之天,在远比书海辽阔不知多少的大洋航行。 喜欢在音乐的伴奏下,静静地坐在电脑前读书。愿意就这样一直读下去,不管读懂没有,不管有没有意义。只为这份喜欢,只为读着快乐。 文:莫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