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用技术】农药怎么打 效果才翻倍

 雨神2014 2018-07-09

 

 


很多种植户对于打药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正确科学的打药能让在打药时可以事半功倍,提高效率。 

  

根据温度变化确定打药时间 

  

无论是植物还是昆虫或病菌,20℃~30℃,尤其是25℃,是其最合适的活动温度。此时打药,对处于活跃期的病虫草会更有效,对作物更安全。夏天高温季节,打药时间应该在上午十点之前和下午4点以后进行。 

  

根据湿度变化确定打药时间 

  

从喷头喷出来的药液沉积在靶标上,之后需要展开形成均匀的药膜才能“掩杀”靶标上的病虫害。 

  

空气湿度小,药滴里的水分会快速蒸发到空气中。空气湿度过大,沉积在植株表面上的大雾滴容易凝聚成更大的液滴,会产生药害。因此,一天中的打药时间需要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空气湿度略显干燥,一个是打药后药液在日落前能够在靶标表面形成干涸的药膜。 


避开打药常见的错误经验 

  

1、仅仅按稀释倍数确定每桶水中的药剂数量。按稀释倍数在每桶水中添加多少药剂以后,还要计算每亩地需要几桶水、喷洒行进速度等细节。 

  

2、喷头距离靶标越近药效会越好。一般来说,背负式电动喷雾器的喷头要和靶标保持在30~50公分的距离,机动喷雾机则要保持在1米左右的距离。 

  

3、雾滴越细小就一定会有更好的药效。雾滴并非越小越好,雾滴大小和其能否更好的分布、沉积和铺展在靶标上有关。在相对密闭的棚室中防治病害和微小的害虫时可以选择烟雾机,在露地防治这些病虫害的时候就得选择雾滴大一些的器械和喷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