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雍平,别号右溪。学者、诗人。祖籍广东兴宁,世居广州,书香门第出身(其父是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及岑麒祥先生门弟子)。幼承家学,后从历史学家罗元贞研习经史,从岭南诗人张采庵、余藻华习诗。擅古文辞,通诗律,工书法。主要学术著作有《殷鉴》《文心发义》《文心雕龙解诂举隅》《经史纠擿》《小学引端》;古文代表作有《雍子寓言》《韶阳楼记》;碑文代表作有《竹银水库粤澳供水主题雕塑纪念园碑文》;辞赋代表作有《广州塔赋》。 雍平:韶阳楼记 天下之楼观,以雄胜标屹于名区者,惟斯冠绝南粤。自唐迄元,历经兴废,流咏远矣。共和国六十年秋,政洽时风,人文蔚起,弘开韶州气象。乃重光胜迹,立斯楼于莲花峰,规模越故,耸构瑰丽,昂出层霄。又七年重阳,为增饰台阁,邀予登望作记。 予凭高揽胜,望江湘唇齿之雄郡,虞舜教化之奥区。第见芙蓉钟秀,三江迤逦,六岸纷华。楼连苍阜,帆映白沙;虹飞接轸,电迈奔车。林籁清爽,塔影横斜;崇冈浮霭,远岳流霞。此极一瞬之观,穷千秋之想也。烟云过乎于眼,人物萦乎于怀,能无慨会! 追美何凭,闻韶而歌《南风》,斯可尽美尽善而观止也。朋俦兴会,流连光景,每得游观之乐。故无悲秋之感,但有怀古之情。舒抱于骋目之区,游足于印心之域。草木有情,犹可寄托。遗风度于曲江,鸣高响于松堂。江山无恙,何妨追寻。予尝怀前贤于古道,踏烈迹于雄关。望横浦之烟氛,思武溪之风采。噫!楼船车马,过尽南征北伐。山川楼阁,尚余唐风宋韵。 嗟夫三风流远,万象维新。起昭时之人物,留旷世之文章。非德无以建功,非仁无以至圣,有志于斯乎? 振清声而踔厉,养浩气于行藏。或曰:进则抱兴国之忧劳,退则忘存身之得失。二者之为,岂非然哉?未来何若?韶哉。 公元二千十六年岁次丙申重阳雍平撰 【注释】 [1]楼观:此指楼台。《后汉书七八·单超传》:“皆竞起第宅,楼观壮丽,穷极伎巧。” [2]雄胜:雄奇壮胜。宋苏舜钦《苏学士集三·天平山》诗:“盘桓择雄胜,至此快心膂。” [3]标屹:标出高耸。 [4]兴废:犹盛衰。 [5]名区:名胜之区。 [6]流咏:流传的吟咏。 [7]政洽时风:谓政治融合时代风气。洽,合。时风,应时的风。此喻时代风气。 [8]人文:旧指礼教文化。此指文化现象。 [9]蔚起:盛起。 [10]重光:重新光大。 [11]胜迹:名胜古迹。 [12]揽胜:揽取胜景。 [13]江湘:指江西、湖南。 [14]雄郡:雄强的州郡。 [15]虞舜:古帝名。亦称有虞氏。传说舜帝曾到过韶石。 [16]奥区:腹地。 [17]第见:依次见到。 [18]芙蓉:指芙蓉山。 [19]锺秀:聚集秀色。 [20]三江:指浈江、武江、北江。 [21]迤逦:曲折连绵。 [22]纷华:繁华。 [23]苍阜:苍翠的丘陵。 [24]虹飞:喻大桥飞跨。 [25]接轸:接续的车流。 [26]电迈:疾去似电。《抱朴子·吴失》:“于是斥鷃因惊风以凌霄,朽舟托迅波以电迈。” [27]奔车:奔驰的列车。 [28]林籁:林木发出的声响。 [29]塔影:“中流塔影”为“曲江二十四景”之一。 [30]崇冈:高冈。此指皇冈。 [31]浮霭:浮移的日霭。“皇冈夕照”为“曲江二十四景”之一。 [32]远岳流霞:指丹霞山。 [33]慨会:感慨交集。 [34]追美:追忆前人美好的功德事迹。 [35]南风:古诗名。相传虞舜作五弦琴,歌《南风》。 [36]朋俦:朋友,伴侣。 [37]流连:乐而忘返。 [38]光景:风光,景物。 [39]舒抱:舒放怀抱。 [40]骋目:纵目四望。 [41]游足:行走的足迹。 [42]印心:谓信认于自己的心。余靖《韶州开元寺新建浴室记》:“韶于岭外爲望州,卢祖印心之域。”此借指六祖惠能印心禅修。 [43]风度:指唐代丞相张九龄。 [44]高响:超出世俗的声响。 [45]松堂:清代韶关著名文学家廖燕的堂屋为“二十七松堂”。廖燕有《二十七松堂集》。 [46]古道:并指梅关古道、西京古道。 [47]烈迹:指前贤建立功业时留下的痕迹。 [48]横浦:横浦关。即“梅关”。 [49]烟氛:烟霭。喻战火硝烟弥漫的情景。 [50]武溪:宋代余靖着有《武溪集》。 [51]噫:叹词。 [52]楼船:有叠层的战船。汉武帝曾调遣江淮以南楼船水军十万人,兵分五路征伐南越,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出豫章、下横浦。 [53]南征:此指古代历次征伐岭南的战争。 [54]北伐:指孙中山领导和发动的北伐战争。 [55]嗟夫:感叹词。 [56]三风:指风烈、风度、风采。韶关市历史上曾建有风烈楼、风度楼、风采楼,分别纪念先贤侯安都、张九龄、余靖。 [57]昭时:清明的时代。 [58]旷世:绝代。 [59]至圣:达到最高的境界。 [60]清声:高洁的名声。 [61]踔厉:高迈。指奋发激励。 [62]浩气:正大刚直之气。 [63]行藏:《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吾与尔有是夫。”指出处或行止。 [64]忧劳:忧患劳苦。 [65]存身:保存身体。 [66]未来:佛教语。与现在对称,以后爲未来。《魏书·释老志》:“凡其经旨,大抵言生生之类,皆因行业而起,有过去、当今、未来,历三世,识神尝不灭。”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凡夫蒙蔽,不见未来,故言彼生,与今非一体耳。”后泛指现在以后的时间。 [67]何若:如何。 [68]韶:美好。 【 沈妙光评点】此文简洁凝练,以区区数百文字,描尽登楼之观览,囊括本地历史人文,语言典雅而畅达,情文并茂;行文散骈错落,音韵和美,于雍容舒缓中见结构之巧思,于遣词运句中见汉语之神韵,应属难得佳作。 作者:雍平;约稿、编辑:璐雨诗 |
|
来自: WENxinHANmo > 《辞赋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