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华秋实 习针感悟

 武医同修 2018-07-10

一重拾经典吧


    我刚来这个医院的时候,在还没有上班之前我就把三层的针灸科逛个遍。我想看看这个我即将要长时间实习的医院是什么样子,尤其是我最喜欢的针灸科长什么样。就像万千学子高考前看一遍考场一样,他们不是为了作弊,而是因为十年寒窗,终于要亮剑了,心中沉甸甸的一份慎重。我走到第一层,闻见淡淡的艾草香味,好吧,我们中医人就是会喜欢本草的味道,不管是黄连的苦还是大枣的甜,我们都甘之如饴。更别提自古就拿来避邪驱蚊的艾草香气了。在艾香的指引下,我来到一间治疗室前,上面用一块古色的木板写着艾灸室。内心一阵欣喜,在如今中医重方脉轻针灸,针灸中又重针轻灸的年代,我会本能的认为拥有独立的艾灸室真好。我往前走路过热敷室、路过理疗室、中医综合治疗室,还有蜡疗室,见到些很少见到的手段就如同步入了侠客岛里看到集大成的石壁上的功夫一样,谁不想多学几门功夫呢如果自己既会太极神功又会圣火令神功,那么,对战时圣火不行可以用太极啊。正所谓技多不压身嘛。
    后来,抓过五味俱全的中药,抄过变幻无常的方子之后。便轮转到针灸科,我每天晚上练针,记穴,抄写晦涩难懂的“灵枢经”,白天和老师上班。老师很好,是十多年前北中医毕业的前辈她管很多病人,人很好,谈笑风生让我做推拿也会放心让我扎针我们的病人除了针灸推拿,还会做中频脉冲电治疗、热敷、直流电药物电子导入、隔物灸、雷火灸或者督灸。可是,时间一长,起初的新奇感渐逝。我开始慢慢观察疗效,开始思考这些治疗是否都需要。就像方脉家在心中盘算这味药,这个方是否真的需要一样,毕竟我并不十分确定这味药的佐助是否大于她的佐制一样,我开始思索这些治疗的手段的意义。

我慢慢发现很多病人迷乱于治疗之中,他们告诉我经常解开衣物常常会受凉。有时过多的排队做治疗让他们反而更疲乏。而我则迷失在诊疗的花样之中。我不知道是针灸起效还是推拿起效亦或是各种灸法、电疗一成不变的经验方起效。而且每个病人都上电针让我警惕电针,电针固然有着它切确的作用,可是我不放心这些“电”是否会影响到我们体内的生物电,影响我们人体的气场。我当然听见了很多声音说不要管是什么,病人好就行。可是有时候我们有点自欺欺人,有时候常常不辨证,也不循经诊察。而有的时候疗效其实并不切确,即使切确,对于初出茅庐的学子而言把但见一症便用一方的大方合方是对疾病的不确定和诊治思维的混乱。如此下去,我们只会不断地寻找治疗手段,电针、艾灸、热敷、浮针、电疗,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今天火神明日经方。如此,往往会变成治疗的大杂烩。可是人生是粗茶淡饭,柴米油盐。治疗需要“一语中的”,应若发机。夜深人静,有一天我想我们拥有有如此多的治病利剑,可是没有一把是尚方宝剑,我们没有一把真正属于自己的利剑。有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是“剑”的主人,还是我们只是“剑”的奴隶。
    慢慢明白这是“根本”与“枝叶”的问题。我们时常迷恋百态千姿的枝枝叶叶,最后反而遮蔽了双眼,看不见根本的树干。由叶及根,流散无穷。很少人能拨开绿叶,看见根本。我的无数的同学最后对中医麻木,西化,药代,转行就是很好的例子。可是如果专注于灌注根本,常常能幻化出无穷的枝叶,开出妖艳的花朵,结下甘的果实。名老中医之路以及那些坚守经典最后绽放的青年中医是最好的论据。如内经》所“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而中医学习的“要”也许就是经典吧。
    正如“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学会九阳神功和乾坤大挪移之后便入通幽之境,其他功夫只是触类旁通而已。当然不是先学了其他功夫就学不会乾坤大挪移了,而是如果忙着学习各门各派的武功,却没有根本武学观,常常会邯郸学步,学此忘彼,浪费太多的时间,走太的弯路。如果没有太多的羁绊,那么从源头而起,也许有人觉得路漫曲折,其实柳暗花明又一村。重拾经典吧,道虽蜿蜒,可是曲径通幽啊。

 

 

指力是打开针刺手法大门的钥匙


每次我们上白班的时候我就会比较期待,因为上白班我们就需要帮休息的医生的病人做针刺治疗的部分,这样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治疗机会。但病人却是十分挑剔的,如果这间治疗室里有个德高望重的医生和一个乳臭未干的实习生,那么这个实习生要动手需要面对更多的质疑。他们会本能的认为你的能力不足,你不懂,最重要的是你针刺一定很疼。毕竟我们太多的同学,不管是针推的,还是中医的,他们给病人带来了太多的疼痛的阴影。当你拿着针走向他们的时候他们的脑海里就会不断放映以往疼痛的阴影。你拿着针向他们走去就如同你拿着菜刀向他们走去一样让他们害怕,让他们忐忑。他们当然不是砧板上的肉,他们不但不会“坐以待毙”,反而会皱起眉头,撕开虎牙,投出具有杀伤力的眼神,甚至直言,不要你扎。这样的必杀技当然不是我们很多手无缚鸡之力的同学所能抵挡的。不针而逃是他们的选择

可是,努力会击碎这些质疑,让你乘风破浪。只是我未雨绸缪地做了那些努力反击。我那些夜夜拿着小纸板默默练针的努力让我练就了基本无痛的进针给我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有的病人我给他针刺基本不痛,与以往有的医生针刺比较痛形成鲜明的对比,不由惊呼,医生,你的手法太好了,进针一点都不疼。他的这种向患众宣告我的针刺水平实在要比我向大家说“我扎针很好”要信服的多了。想必这就是口口相传吧,只是这是当面的口口相传而已。还有的患者向我抱怨我们休息的时候其他医生给他们扎针疼到是针针惧怕。恐则气下,百脉皆毕,还谈何调动气血,通关过节。所以专门指定我给她做治疗。更有甚者,曾有病人因其他医生扎针太疼而选择只有我们在的时候才针刺。这种“指定”着实让我感受到了满满的信任和成就感,让我不再感受到加班的辛苦和饥饿感。原来肯定是可以战胜吃货的脾胃的。

说实在,如果不是因为小宝老师,我绝不会在我认为很短的七个月的时间把针练到这个程度。而未来,我还会继续练针,因为我必须保持“取法于上,仅得其中”的感觉,如果我还练,那么我就有把针练的更好的希望,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说的一样,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世间至善的,而美好的东西永不消逝。

而指力的重要不言而喻,没有无痛的进针,不要谈什么“烧山火”,什么“透天凉”,什么“龙虎龟凤”。大概在体制内连进针的机会都没有,最后沦落到写写病历,拔拔针。寒窗十年,象牙五载,不禁令人唏嘘不已。

而如果你拥有了指力这把钥匙,那你就打开了针刺手法的大门。用你青涩的脸庞下炉火纯青的针术征服你的病人后。对于针刺手法,更重要的便是勤恳操练了。因为我丝毫不怀疑前人的种种神技,怀疑的只是我们的无知。比如在我刚听说循经感传时的讶异到自己亲自学习,躬身操作。手如握虎,单纯用指力便可出现感传到肘、到肩,甚至热气上肩下腿的传感。我若不是已从小宝口中得知田大哲前辈一针合谷热涌泉的神技,想必我偶尔做出一指热气传足背的时候也会惊呼不已吧。

    暮然回首,不过七月之前,有人觉得七月很长,我却觉得足够幸运了。七月之前我不过是一个对针灸有着浓厚兴趣,实践和理论都严重不足的晚辈。而如今,短短七月,我出省北上京城,见过首都灰蒙蒙的天底下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见过了小宝,听说过昊明。南返昆明之后我还遇到了我另外的很重要的针灸老师以及实习的很多对自己针灸很重要的决定。其实更重要的是,透过小宝,我看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针灸的世界,看见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哪里以及我将要去往的远方。那是一个更广阔的天地,有着无垠的可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目前我很幸运的得到了一把通往新世界的钥匙,打开了针刺手法大门,望见了远处的高山,看见了山脉里暗流涌动泉水。而这把钥匙,就是指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