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为中药之“毒”?

 战略与时政 2018-07-10

       近年来,“中药有毒”的说法一直在广为流传。一些组方中含有个别毒性药材的中成药经常被推到风口浪尖,那么如何理解中药所谓的“毒”,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此毒非彼毒


       古代中医文献中,“毒”这个词汇出现的比例并不是很多,早在两千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265种药,把药物分成三大类:上品、中品、下品,其中下品的125种药,都称之为有毒药物例如乌头、半夏、蟾酥、吴茱萸、巴豆、甘遂、水蛭、马钱子、蜈蚣等等。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清代郑寿全在《医法圆通》中说,“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当不服,参、芪、鹿茸、枸杞皆是砒霜。”由此可见,“毒”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较西医不同,中医的毒的意思是「偏性」,就是指以各种药物的偏颇之性,来纠正人体的阴阳气血偏误,换言之就是「以偏纠偏」(也有人说是以毒攻毒)。


       人们常言「凡药三分毒」,所以中医里有「凡药皆毒」的说法,但是,为何有一些中药特别标明「有毒」呢?这就是强调这类药的偏性特别强,功效特别厉害,所以在临床运用时要特别小心谨慎。


用量是关键


       既然中药的“”是指偏性,要让“有毒”变“无毒”,那关键就是,在使用的过程中,把控好使用剂量。诚如清代医家徐灵胎所言:“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


        “毒,有大小;有剂量;有应用。”谈及任何有毒的东西,一定要有剂量的概念。比如大蒜,根据《本草纲目》里的记载,是含有小毒的,但在日常生活中食用在剂量范围内时没有任何问题的。


所以无论对于何种中药的使用,都应遵循医生指导,切忌私自滥用药物。


更应关注中药的有效性


       一直以来,人们总处于一种“谈毒色变”的状态,任何东西只要跟“毒”沾上边,就会被全盘否决,敬而远之。比如近几年有关“槟榔致癌”的说法传的沸沸扬扬,加上部分媒体的大肆报道与渲染,导致大多数人基本上认定槟榔是“有毒的”,不能吃,但实际情况又是什么样的呢?


  针对槟榔被列为一级致癌物,专家表示,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大量数据来自习惯于咀嚼槟榔的消费者,这些消费者并非都来自中国,还包括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有些消费者吃槟榔时还同时使用了石灰,长此势必会造成口腔黏膜破裂,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引发口腔癌。


  据介绍,槟榔作为一味传统药材,长期被用于中医药,在国内,以槟榔入药的就有29个品种。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因此,不少专家也纷纷表示:比起质疑,我们更应该关注毒性中药的有效性。


        所以,我们应当抛去偏见和执念,重新正确认识及对待所谓的中药“毒性”一说。


⊙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