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编辑之友:编辑应掌握的四种技能

 烟斗客5w175hw5 2018-07-10

  作为一个合格编辑应掌握四种技能——疑、查、问、补,并阐述如下,供同行参考,并请方家指正。


1


  “疑”即生疑、起疑、质疑、致疑。编辑审稿与加工要多疑,还要善疑、会疑。

 

多 疑

 

  编辑的任务是帮助作者写好书、完善书稿。编辑的审读不同于普通读者的阅读。普通读者阅读的目的是从书中获得知识、经验或启发,或产生情感共鸣。而编辑审读的目的是要发现书稿中的不足或缺点。普通读者的阅读通常以放松的心态融入书中的世界,尽情享受文字带来的快感。而编辑的审读则通常以鸡蛋里挑骨头的那股劲儿去挑刺。

 

善 疑

 

  一般而言,读不通的要疑,自相矛盾的要疑;不确定的要疑,不懂的要疑;没见过的也要疑。一些新编辑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知道书稿质量不好,明明看着别扭,但就是发现不了具体问题。此时如果一往无前地看下去,不深思细究,就容易漏掉隐性的问题。

 

会 疑

 

  从根本上说,能否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多少取决于编辑知识结构宽广与否,编辑经验丰富与否。当然,对于新编辑而言,掌握一些“疑”的基本技巧或方法也很有必要。

 

  (1)读的技巧。首先,采用默读方式,即在脑海里出声而实际不出声的读。其次,要一字不漏地读,一目十行是很难发现问题的。

 

  (2)保证时间。整本书稿审读的时间要足够,用于每字每句停留的时间也要足够。

 

  (3)多读几遍。许多编辑都有这样的体验,同一本书稿,每读一遍都能发现不同的问题。因此,如果时间允许,书稿要多读或多翻几遍。对于新编辑,刚开始加工的几本书稿最好多读几遍,力求弄懂弄通,打好基础。

 

  (4)专注。一方面,书稿应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审读完,如果审读的过程中因为其他事情放下10天半个月,再接着审读,很容易忘记前面审读的内容,遇到这样的情况,最好重新开始审读;另一方面,在审读时,要集中注意力,每翻一遍注意一个或一类问题,每次专注一个点或一个方面。

 

  (5)做标记。一般而言,审读时思维不宜打乱,可先在质疑的地方用铅笔做个记号,写个批注作为提示,往下读,直到读完或告一段落,再集中去查考或解决疑问。当然,具体情况还需具体分析,如在审读时发现书稿前后表述似乎不一致,这时宜趁着还记得马上翻回去比对一下,时间一长,很可能就会遗忘或漏掉。做标记可以在书稿上用铅笔标注,也可以再在笔记本或白纸上写下页码作为集中解决时的提示。



  “查”即查证、求证。查证工夫是编辑能力的重要体现。

 

  “查”分两种,一种是书内查,即查书稿;另一种是书外查,即查工具。

 

查书稿


  多人写稿而主编未做统稿的书稿经常会出现前后文不一致或表述矛盾的情况,常见的有书名、人名、地名、机构名等不一致,同一引文不一致,数据不一致,文不对题(常见的是文大于题或文小于题)等,遇到这些问题,需要适时翻查书稿,做到前后一致,文题相符。

 

查工具


  主要包括查原始文献、查传统工具书和利用网络工具3种。原始文献和传统工具书具有实证性和权威性的特点,网络工具快速便捷,具有线索功能、佐证功能或质疑功能等。

 

  将质疑和查证进行到底

 

  疑后不仅要查,而且要将质疑和查证进行到底。不能心存侥幸,或有畏难情绪。要有刨根问底,不查到根据势不罢休的精神。通过疑和查,书稿中发现的大部分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少量不能解决的问题就需要进行下两步:问和补。




  “问”即询问、请教。问是一门技术,既要问对人,又要注意问的顺序,还要讲究问的策略。

 

问对人


  问要有针对性,只有请教在某个问题上有造诣或有话语权的人,才能顺利解决该问题。选择请教的对象时,主要考虑专业是否对口、知识结构是否接近、编辑经验是否丰富等方面。


问有序

 

  问的对象有身边同事、作者、专家等。问的顺序要遵循先内后外的原则。

 

  (1)问自己。自己是否已查过了,是否自己能想到的求证途径都试过了。对于新编辑而言,切忌逢疑即问,应先设法去查证。只有动脑筋查证过的疑问,得到的答案才会记得深刻。只有养成自己求证的习惯,新编辑才能更快地成长。

 

  (2)问同事。为了问对人,优先问专业对口的同事、优先问知识结构接近的同事、优先问老编辑,有时甚至还要多问几位同事。

 

  (3)问作者和专家。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向作者请教。遇到比较专深、敏感或与作者有分歧的问题时,可能还需要请教专家。

 

问得法

 

  向作者请教是解疑重要的方式之一。问作者要注意几点:

 

  (1)尊重作者。一方面,应尽量少打扰作者,最好能一次问完;另一方面,应采取方便作者的方式。

 

  (2)问实质。不要随便什么小问题都拿来问作者,这样只会让作者看轻编辑,怀疑编辑的能力。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能在内部解决的问题决不问作者。问作者的问题应是一些实质性或不得不改、不得不问的问题。

 

  (3)问题要明确。要指明问题在哪章哪节哪目哪级标题哪段哪行,还要明确疑问是什么,需要作者怎么解决或提供备作者参考的方案等。如果用邮件方式,最好附上一份与编辑加工的纸稿对应的电子稿。只有这样,作者才能有的放矢,提高答复的效率。




  “补”即弥补、补充、补短。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换角度,二是借外力,三是练内功,前两者是针对具体书稿而言的,后者是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而言的,三者缺一不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