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光能否引起皮肤癌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18-07-10

动物试验证实,波长290至320nm的里波紫外线对小鼠皮肤有致癌作用,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阳光照射和皮肤癌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但是阳光引起皮肤癌的过程缓慢而复杂,包括DNA产物形成、DNA修复、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突变等,并且受多类因素的影响,如免疫反应、氧化反应、抗氧化防御力、某些食物,及光谱波长、照射时间、照射强度等。

光致癌过程由紫外线对DNA损伤开始,其中以损伤环丁烷嘧啶二聚体与6-4光产物最为主要,因为二者都有致突变作用,其它损伤包括单链断裂、DNA交联、嘌呤光产物等。这些DNA损伤在致癌过程中的功效,决定于细胞在这些损害永久性整合入基因组之前的修复情况,人体细胞可采用切除修复机制高效率修复损伤的DNA,但是修复受多基因调控,并且这些基因自身亦可被紫外线损伤,如果受损的DNA没被修复,在其复制过程中发生变异而致癌。紫外线会引起某些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突变,如Ha-ras与myc等癌基因的参与,可以使突变细胞永生,P53的突变能够促进部分癌肿的生长,而日光性角化病的损害与皮肤癌里都可以检测出P53的突变等,说明紫外线可诱导皮肤高水平表达P53,有致皮肤癌的物质基础。

光致癌过程的核心,是控制增生与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突变,如果基因组里的突变没被修复,则发生细胞选择、克隆化增殖与肿瘤生长,并且受非基因因素的影响,如紫外线引起的免疫抑制,使得肿瘤细胞可以克隆化增殖,光氧化产物会引起DNA损伤与免疫抑制等,尤其以羟自/由基与过氧化脂质的Fen¬;ton反应最为重要。UVC与UVB都有非常强的光化学活性,可对基因引起损伤,但是体外试验证实,290至330nm紫外线致突变与细胞死亡的能力随波长增加而下降。

现代生活中,人们在室外活动的时间渐渐延长,接受阳光照射的机会增加,特别是老人,皮肤抵御紫外线的能力降低,经常合并慢性日光性皮肤病等,所以,日常加强对紫外线的防护,对降低皮肤癌的发生率很重要。外出活动时暴露位置涂搽遮光剂,久服小剂量维生素E、胡萝卜素、水飞蓟素、绿茶提取物等抗氧化剂,尽可能避免服用光敏性药物,降低食物里脂肪的摄入量等,均能够有效预防日光性皮肤病与皮肤癌的发生。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