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者专栏|张玉利:关注创业失败

 Danliel88 2018-07-10


借《管理学季刊》公众号介绍上海大学于晓宇教授翻译的这本书——《翻盘:全球163位创业者从失败走向成功的七步法》,不仅是因为书的内容,更是因为创业失败这个主题。

没有人愿意失败,失败给人带来痛苦。作者也谨慎地用了“错误”一词,原著的书名是The Successful Mistake,但对创业活动来说,失败是大概率,成功是小概率,这是客观事实。

以前看过一篇微信文章,题目是“80%的创业项目都是失败的,80%的创业人生都是成功的。”这个题目特别好,解释了创业项目与创业人生之间的关系。年初在中国人民大学参加毛基业院长主持的《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发布会,会后与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MBA毕业生交流,他是一位创业者,他和我说,创业1年所经历的磨练可以顶上为别人打工5年的能力积累,且不追求1年和5年是怎么测算出来的,细想还真是这个理。有一首歌的歌词写得很好:“幸福没有那么容易,才会特别让人着迷。”把幸福换做创业成功道理也是相同的。类似的描述还会有很多,都在陈述一个道理:失败和成功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当然古人早就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失败和成功之间是相关关系还是因果关系,内在的机理又是什么?研究得很不足。

再说另外一件事。由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关注的问题是创业行为背后的认知和思维,任务驱动我看了不少书,包括行为经济学、思维和心理学方面的书,把行为和心理学结合,还真找到了行为心理学的奠基人、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主任约翰·华生(John B. Watson)教授写的《行为心理学》一书。该书开宗明义,“放弃灵魂,心理学就是科学。”这句话吸引我把书读完。书中另一判断给我的印象也很深:“人类停止学习的速度太快,只有不时地遭受到干扰,才不得不去学习一些新的东西,而我们又没有办法控制一个人去学习。对于人来说,只有在地震、山洪等一些自然灾难面前,才会回到学习某些新东西的局面。如果形势所迫,人类就算到了60岁甚至80岁也是能学习的。”地震、山洪这样的灾难太严重了,人需要刺激驱使才学习,倒是真的。

把上述一些零散的事实组合起来,可以形成一条相对清晰的逻辑:创业者对自己所创事业看得很重,说是生命的一部分都不过分——失败而不是小的困难和挫折所带来的痛自然刻骨铭心——形成强烈的刺激——刺激驱使创业者学习(这里的学习是广义的)——提升能力——趋向成功。阅读文献,有关创业失败的研究很多都在这个框架下进行,包括创业失败后的悲痛恢复、失败归因、从失败中学习、失败损失、创业失败的情绪管理、再创业等等。《翻盘》这本书基于全球163位创业者的经历,将错误转化为成功之旅分为7个阶段。“这本书的中译本我的确仔细通读了。能够仔细通读,是因为故事性和译文文字的精炼,也是因为作者写创业失败的那种新颖和提炼总结,更是因为感觉是在读自己。每个人都会犯错,这本书通俗易懂地分析错误,唤起我曾经经历的打击、痛苦、纠结和沮丧,促使我反思,引导我从错误中学习。这是我的感受。”于晓宇教授邀我为此书写序,这是我写的话。本书的素材和分析,针对失败到成功逻辑链条的研究,会给我们启发。

这也是创业者对失败内部归因的结果。最近翻阅郝喜玲为博士论文设计而搜集的几百份问卷,其中第11题希望创业者说明“最近一次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列出三条最主要的原因。翻阅一份份问卷,真的很感动。每位填写者字迹不同,有工整也有潦草,都很少说外部原因,基本都是经验不足、成本控制不好、营销不到位、缺乏团队精神、盲目跟风等等,强调外部原因的几乎没有,连市场竞争过于激烈这样的话都很少。边读边能感受到问卷填写者在反思,在自责。过往接触创业者,感受多数创业者都有一个好品质:成功感恩,失败从自身找原因。每想至此,对创业者的敬意油然而生。创业的确是培育企业家的土壤。

当然,失败的原因并不局限于内因,外因的作用也很大。创业者不把失败向外归因,并不能减轻外部的责任。政府努力改善创业环境,在规定和管制方面制定容错机制;社会给创业失败更多的包容;多研究降低失败概率和成本的思路和方法,如精益创业、低成本试错等。没有人能保证让创业者成功,但可以共同努力降低创业成本,这是创业环境改善的重要路径和内容。

1999年第一次去美国,慕名到杨百翰大学创业中心拜访,该中心主任听说我要研究创业和中小企业的问题,当即提醒不可行,原因有二:一是中国不喜欢失败,甚至规定有失败经历的人不能再到其他公司任职,而创业者不可能不失败;二是中国政府不重视中小企业,不像美国那样投入大量财政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无独有偶,复旦大学出版社刘子馨先生上个世纪末计划引进国外的创业学著作,1999年专门到美国见著名的创业学者罗博特·希斯瑞克(Robert D. Hisrich)博士,希斯瑞克博士也给他泼冷水,理由也是两条:一是中国不尊重失败;二是中国还不是信用社会。20年快过去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新创业如火如荼,创业者群体大众化的势头明显;但容错机制的建设、挖掘创业失败价值仍然是制约创新创业乃至企业家精神培育的重要问题。

失败很难定义。只要不放弃就不能说是失败。不要轻易放弃。这不是励志的口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