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古典)

 江山携手 2018-07-10

《群书治要·尚书》上有这样一句话,“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弗亡。”成由勤俭败由奢,不仅仅适合一个国家,适合一个家族,对于一个人而言也同样适用。所以道德修养不仅对国家、社会的风气有影响,对于自己能够维持一个良好的家道家风也是有重要的影响。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古典)

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国无俭必亡。商纣王的酒池肉林、两晋奢侈斗富、隋朝隋炀帝好大喜功、晚唐的享乐奢侈、晚晴八旗的奢侈腐化.....历史上因奢侈无度导致灭亡的例子不胜枚举,历历在目。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古典)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只有依靠内心安静才能修养身心,只有依靠俭朴的作风才能培养品德。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百折不饶、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节约这种美德为世代中国人所崇尚。早在春秋时期,俭朴就作为一种公德,为智者仁人所大力倡导。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古典)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圣人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之道。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大自然的索取。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类社会的需要,只有两条途径:一是向身外求,发展科技,开发新能源;其次,就是向心内求,根据老庄的学说,降低人的欲望,减少对大自然的索求,以免资源枯竭,从而延长整个人类的寿命。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古典)

“人勤地生宝,人懒地长草。”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人们要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而且要从日常生活、穿衣做饭做起,切莫铺张浪费。虽说我们家没有这么明确的书面规定,但是有些规矩我一直到现在还铭记于心,比如吃饭的时候不许漏饭粒,碗里一定要吃干净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