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素之问 | 古医经寒病热病两类死证

 为什么73 2018-07-10





古医经寒病热病两类死证


文字/忆忘   图片/莫奈


两类死证,指的是古医经所论热病有死证,寒病亦有死证。比如西汉仓公传中曾提到的“热病阴阳交”,属于热病(即温病)的死证。而比较完整的文章,出现在【脉经】而非【素问】,【脉经】卷七第十八的题目是【热病阴阳交并少阴厥逆阴阳竭尽生死证】,论述“热病阴阳交”、“热病并阴阳”“少阴”、“厥逆”、“阴阳竭尽”五种病证,其中包括两类死证。这是需要注意的问题,这说明【素问】的“评热病论”,是不完整的。

 

而【玉函】卷六第二十九的题目是【论热病阴阳交并生死证】,同样删掉了“少阴”、“厥逆”、“阴阳竭尽”的条文,所以题目亦变,也即是仅抄录热病生死证的论述,而省略了寒病生死证,比较【素问评热病论】与【玉函】如出一辙,观念相互影响,侧面表明二书的时代大致相当,这是题外话。

 


言归正传,说古人解释为什么热病会死人,【脉经】和【素问】的表达基本一致,条理很清晰。并且都不是完全靠脉去判断生死的,而是综合四诊的辨证。

 

热病的死证叫做“热病阴阳交”,即温病的死证,列出三个理由:

 

1、汗出复热、脉躁疾不为汗衰;--是邪胜也;汗而热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

表示“邪胜”,正气不胜邪气,病情严重;用了汗法,或者自汗出,但是体温不退、发热不退,脉率不减,有可能很快就死亡;

 

2、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

温病、热病出现了神志失常、谵语狂言的症状,也是危证、死证;

 

3、不能食者,精无裨也;邪却而精胜,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

这条指的是“正气”“精气”的来源是水谷精微,是抗邪的根本生机;而如果饮食不行,或者伴随呕吐下利不止,在古代那当然是毫无办法,只能干瞪眼。

 

这是【素问】的提问顺序,最后总结说:今有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意为有此三者,必然会死,即便暂时缓解,还是死证。

 


【脉经】的次序有所不同,失志在最后:

今汗出而辄复热者,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汗而热留者,寿可立而倾也。夫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此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有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

 

邪胜和精却,邪盛和正衰是互为因果的,所以连在一起,而其中一个环节在今天已被打破,因此并不能仅仅依此断为死证。【脉经】的内容,无论是逻辑上还是内容的完整性,均表示【素问】晚出且文理不畅。

 


现代医学角度这涉及脱水、失血、电解质失衡等危急情况,可以通过输液解决,而古代没有办法,只能通过饮食。

所以,

1,热病即温病初期可发汗;

2,所谓的死证,未必尽然;

3,输液是医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某些情况如呕逆吐利饮食不进,是不可替代的救治条件;

4,并不是所有危急情况使用中药都能解决,纯中医治疗的提法等于“蠢中医”。

 

去年底到今年初的流感基本是全球性的爆发,类似古人说的天行温病,高热、伴随咳嗽,或呕逆下利。一般经过治疗很快缓解,倒也并不难过。但是肠胃不好的小孩可能例外,加上被家长胡乱喂养,胡吃海塞,又被流感传染,胃肠积食后反复高热咳嗽,经过发汗吐泻,体温暂退,不久又发高热,烦躁不安,肠胃消化本不好的小孩,这次流感就比较惨,反反复复。



这种情况,无论中西医的退烧药,吃下去以后汗出热退又复发,甚至汗出热不退,再加纳差呕吐腹泻,大量失水电解质,就可能出现神昏、惊厥、长时间不小便,甚至其他更为严重的问题,这就是热病篇所讲的“阴阳交”死证。这种情况,汤药不下,只好去医院输液。

 

在古代因为没有补液补电解质的手段和认识,只能靠饮食补充,肠胃自己吸收,正好小孩又是积食,消化吸收功能较差,生病又没胃口,再加呕吐腹泻,既没办法补液、更不知道什么是电解质失衡,如果发生严重感染引起败血症或脓毒血症,后果不堪预料。古代神医就断定这是死证,没救了。但是在今天的医疗条件下,可以输液补水,补充电解质,并不成为死证。所以古代所谓的死证,今天未必无救。这样的情况,在古代、现代中医都会束手,但西医治疗技术及时介入,仍可转危为安。今人对古人的神话,中医的神话,制造中西医的对立,西医完全不好的印象,荒谬而可笑,背后是无数生命的代价,所以神话古人神话中医,排斥现代医学,仅仅是愚蠢和无知无畏。

 


【脉经】讲完了温病热病的生死证,接着讲少阴病,和少阴病位上发生的厥逆及其死证:“阴阳竭尽”,相当于阴阳离决,即所谓的厥阴病。严格说,热病的阴阳交,实际是热病的热厥重症死证,少阴病的厥逆是寒厥,而热厥和寒厥都能造成阴阳格拒、阴阳离决,这正是两类死证的核心问题,因此这一篇被【玉函】和【素问】割裂以后,造成少阴、厥阴病死证的断层和误解,争讼千年的现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