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下害虫防控技术研究与展望

 深海之星ccpsl0 2018-07-10

地下害虫是我国重要农林害虫,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食性广杂、为害严重。据初步统计,约有1000种以上,隶属于9目、44科,常见的主要种类有: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蝼蛄、根蛆、根蝽、根蚜、根象甲、根叶甲、根天牛、根粉蚧、拟地甲、蟋蟀、白蚁及弹尾虫,等等。而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主要是蛴螬(记载有800多种)、金针虫(记载有500多种)、地老虎(记载有170多种)、蝼蛄(6种)、根蛆(10种)、根蚜(100多种)、根甲(200多种)等类群。


地下害虫发生遍及全国各地,不论平原、丘陵、山地、草原、水田和旱地,都有不同种类的分布。为害粮食、棉花、油料、蔬菜、糖料、烟草、麻类、中草药、牧草、花卉、草坪等多种植(作)物,也是固沙植物、果树、林木苗圃的大敌。地下害虫为害时期长,从春季到秋季,从播种至收获,春夏秋三季均能为害,咬食作(植)物的发芽的种子、幼苗、根系,以及块根、块茎等。苗期受害,造成缺苗断垄;生长期受害,破坏根系组织;啃食嫩果,使植株矮小变黄,降低产量,影响品质,部分严重地块可造成绝收。

1 地下害虫的为害及发生趋势


地下害虫具有地下隐蔽为害、难以调查、发生规律复杂等特点,是国内外公认的难于测报和防治的一类重大害虫。因此,长期以来,地下害虫是国际上研究最为薄弱的一类害虫。在国内,随着耕作制度的不断变革,特别是保护性耕作(免耕、浅耕、秸秆还田和地膜覆盖等)体制的大面积推广,复种指数和肥水条件的提高,以及气候条件的变化和高毒长效农药的禁用等原因,导致地下害虫的种群密度不断上升,危害加重,在不同地区和许多作物上呈现猖獗为害态势。


1.1 问题突出,损失严重


由于地下害虫在土中为害,且为害常被忽视。生产上的问题十分突出,每年造成的损失严重。一般年份可造成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大豆和蔬菜等春播作物缺苗率10%~20%,严重地块枯心苗或受害率达30%~50%,重者成片死亡甚至绝产。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80年代及以前,全国地下害虫发生面积1.5亿~1.8亿亩,到2010年全国发生为害面积明显扩大,已经突破3亿亩次(翻了一番);其中2009年小麦地下害虫较2005年增加2000多万亩,玉米地下害虫增加2400多万亩,花生、大豆地下害虫增加1000多万亩。近5年造成的粮、油累计损失2000多万吨。尤其是在仅10年来,全国范围地下害虫的发生与为害呈现不断加重的同时,在局部地区,一些优势种群出现突发成灾。例如,2008年山西省境内小地老虎大暴发,造成428万亩玉米等作物受到严重为害,导致近80万亩的玉米大面积毁种或补播。对此,农业部领导等曾先后做出批示,要求加强地下害虫的研究与防控工作。


1.2 发生规律复杂,难以准确测报


地下害虫在土中栖息,隐蔽为害,生活世代长,是国内外公认的难于准确调查和测报的重大害虫种类。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对地下害虫的一些优势种群的地理分布、为害时期、种群数量动态等生物学和生态学进行过了初步调查研究,但对许多优势种群的发生与为害规律的了解和认识非常缺乏,处处是盲区,一直不能进行准确的预测预报,导致防治效果低下。特别是当前我国种植结构调整和大面积保护性耕作体制的快速发展,使地下害虫的发生为害规律发生较大变化,不仅导致其发生为害加重,而且加大了测报的难度。


1.3 技术落后,防治被动


由于我国长期对地下害虫研究缺乏立项支持,导致其科学研究薄弱、防治技术落后,常规的防治方法和技术措施仍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科技水平。由于对环境友好的持续安全的防控措施与手段匮乏,主要依靠药剂拌种、毒饵诱杀、撒施毒土、毒液浇灌等化防措施,在一些地区对主要的地下害虫的防治虽然有效,但是长期采用农药防治(有些地区或农民仍在使用毒性高、残留长的药剂),食品和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日趋突出。已有的诱杀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尚存在防效不理想等问题;另外,大面积的农业防治技术也存在局限性(现行栽培体制和复种不能倒茬等)。控制技术的落后与局限性,造成了生产上防治被动局面。

2 国内外防控技术现状及我国主要研究进展


2.1 国内外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对为害较重的其他害虫而言,全世界对地下害虫的防控技术研究相对薄弱。20世纪30~50年代世界范围内对地下害虫的防控基本依靠化学防治,主要采用有机氯药剂六六六等进行化学防治,特别是在欧洲和美国研究的较多,后来发现此类药剂高毒、高残留和在农作物中残留的安全性问题,从而引起广泛关注。70年代,辛硫磷、甲拌磷、呋喃丹等药剂逐渐取代有机氯而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但由于长期使用化学药剂而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开始探索并加强了多样化的生物防治方法研究,如利用病原线虫、昆虫病原细菌、昆虫病原真菌、原生动物、昆虫病毒、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昆虫,以及性外激素的利用等,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或减轻了蛴螬和小地老虎等重要地下害虫的为害。发达国家对农业防治比较重视,深耕细作和水旱轮作等以恶化地下害虫的生存环境为主体的生态调控措施取得了明显防效。另外,在寄主植物挥发性化学物质利用方面开展了系统性的前瞻研究。但是长期以来,国外在地下害虫发生为害规律及其相关生态学方面的研究非常薄弱。


多年以来,我国地下害虫的防治主要沿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药剂拌种、撒施毒土、浇灌毒液、毒饵诱杀等化学控制措施和方法。这些防治方法对一些种类的地下害虫仍然有效,但由于药剂毒性残留或药效期短等问题。因此,一些植保工作者加强了新型和高效、低毒药剂的筛选及其应用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开始注重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对具有趋光性或趋化性的地下害虫种类进行了诱杀措施等无害化的研究。但总体而言,上述的研究工作以及在其他方面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


2.2 目前我国主要研究进展


鉴于地下害虫日趋严重、生产问题突出,国家自2010年起设立“农田地下害虫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公益性行业专项,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持)牵头,组织广东昆虫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河北省沧州市农业科学院等8个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开展了防控技术的系统研究和示范应用。通过五年的联合攻关,取得了一些突破和显著进展,使我国地下害虫的防控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2.2.1 创新田间调查方法,取样准确率显著提高


通过对不同地区花生、小麦和玉米地代表性田块的蛴螬等靶标地下害虫数量进行一定面积的全田挖土调查,明确了所有调查的地下害虫类群和种类在田间的水平分布都属于不均匀分布型;阐明了蛴螬等地下害虫在田间呈聚集分布的特征。并针对地下害虫对食物和环境温度的适应生物学特点,明确了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作物的靶标地下害虫垂直分布和动态规律。在此基础上,在田间分布图上分别按照“Z字形”、“双对角线”、“棋盘式”、“平行线”和“随机样点”等不同抽样方法进行室内模拟抽样,并进行不同样方形状、样点数量等方面的与实测数据的拟合及统计分析,确定了蛴螬等地下害虫田间取样的“样方形状”和“动态深度”等拟合度高的技术参数,创新的田间调查取样技术准确率较以往的调查取样方法显著提高(30%左右)。同时,研究开发出了自主产权的“农田主要地下害虫调查记载传输系统”计算机软件(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15SR055558),实现了调查取样数据的快速、远程传输;这些成果解决长期调查取样不准确和数据传输迟缓的难题,显著提高了地下害虫调查、测报的准确率和评价防治效果的科学性。另外,以COI基因序列为核心,建立金龟子种类的分子鉴定体系和田间快速鉴定平台,为田间金龟子的识别提供了实用方法;在研究和完善小地老虎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小地老虎测报技术规范》农业行业标准。从而提高了新型耕作栽培制度下靶标地下害虫的监测预警水平。


2.2.2 明确了主要生态区的种群结构、优势种类和发生趋势


通过在主要生态区系的系统调查,明确了蛴螬、金针虫和地老虎在黄淮海、东北、西北、西南、华南等大多农田为绝对优势类群,而蛴螬在绝对优势类群中最为突出,其发生种类多、密度高和为害重。金针虫发生为害呈明显上升趋势,在黄淮海、西北地区和小麦、玉米等作物上发生为害加重;而20世纪50~60年代占优势地位的蝼蛄在大多农区的发生为害呈明显下降趋势,地老虎、根蛆、根蚧、根甲、蟋蟀等在局部地区发生严重。其中,黄淮海粮食主产区是地下害虫的重度灾情区,东北、西北、西南旱作地区为中度灾情区,长江中上游以南的稻区和水旱轮作地区为轻度灾情区。研究发现华北大黑金龟越冬成虫不能存活,即在河北沧州可一年完成一代;明确了暗黑鳃金龟当年出土成虫的越冬比例高达62%,并能成活和正常产卵、孵化。详细研究并明确了食物、土质、温湿度及种群密度与性比对成虫生殖及幼虫发育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蛴螬种群控制方案;明确了优势种东北大黑鳃金龟在东北一些地区的发生周期缩短,原有的“大、小年”常规种群动态规律发生了变化(已无明显的“大、小年”)。


研究解析了新型耕作栽培制度对地下害虫种群动态及其灾变态势,阐明了免耕(浅耕)、秸秆还田等耕作体制的大面积推广是保护地下害虫的生活环境导致种群数量的积累、危害加重的首要原因。这些靶标地下害虫发生规律的阐明及动态趋势的确定,为针对性遏制当前新型耕作体制下优势地下害虫种类不断猖獗势头、开发实用性强的地下害虫防控措施奠定了科学基础。


2.2.3 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显著


1)绿僵菌控制蛴螬的研究。建立了分龄期评价绿僵菌菌株毒力的技术规范,筛选得到针对蛴螬的高毒力菌株;建立菌株基因改良技术体系。成功将Bt杀虫基因cry1Ba转入绿僵菌,获得双效菌株。经创新性试验优化了绿僵菌发酵生产的培养基和发酵过程控制参数,发酵生物量提高63%;在此基础上确定优化的复合固相基质和产孢循序控制温湿度的有效范围,使产孢量提高70.7%。揭示了低龄蛴螬比高龄更为敏感,据此提出了低龄防治的策略;同时确定了菌株剂量与致死率、致死速度的关系。根据花生-蛴螬-绿僵菌均在土壤中以及三者互作关系,研制出针对强的绿僵菌可湿性粉剂和颗粒剂;两种剂型不仅提高了绿僵菌的定殖能力和繁殖能力,而且也解决了拌种、撒施等不同施药的需求。盆栽和小区试验明确了菌剂剂量、与有机肥和农药联合使用的防效和作用;揭示了绿僵菌施用后种群数量呈现先下降到相对平衡或恢复的规律,明确苗期和开花期施菌的种群数量持续最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田间实用技术,对蛴螬防治效果达到80%以上。上述研究结果获得2014年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昆虫病原线虫的产业化研究。在前期筛选研究工作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对地下害虫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S.pakistanense94-1和H.indica212-2新品系的最佳生长温度、培养周期、细菌接种量、接种时机、培养基成分等参数,建立了这两种病原线虫的固体单菌培养系统,优化病原线虫的培养条件,完善了病原线虫产业化培养的工艺技术。并组配了利用渗透压溶液诱导S.carpocapsae All线虫进入部分脱水休眠状态从而储存病原线虫的新剂型。完善了产品的贮存技术、质量控制程序;进而提出了优化病原线虫与共生细菌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在山东建立了国内最大的昆虫病原线虫规模化固体培养基地,获得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昆虫病原线虫产品8个,产品获美国农业部进口许可证。在室内外防治效果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对目标地下害虫毒力最强品系的昆虫病原线虫与农药混用防治华北大黑鳃金龟等蛴螬、小地老虎和韭菜迟眼蕈蚊幼虫(韭蛆)的田间应用技术。进行大面积示范和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和显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其中“防治地下害虫和蛀干害虫”的相关研究结果获2014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3)Bt高效菌株的筛选和工程菌构建。筛选出对蛴螬具有高效的Bt菌株12个,发现并克隆了新的杀虫基因;例如,HB F21菌株对铜绿丽金龟的拒食率和生长抑制率14天时分别为86.10%和97.75%。构建了2个工程菌株Biot1853A和Biot1858G;经测定,工程菌对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和(或)大黑鳃金龟有较好的杀虫活性。另外,在防治小地老虎方面,筛选出的菌株JF442-1小地老虎初孵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达到90.69%,菌株JF291-1的校正死亡率达到100%;Cry2Ab杀虫蛋白对其致死效果(LC50为5.79Lg/g)显著高于Cry1Ac杀虫蛋白。在应用方面,对蛴螬高效的工程菌株G033A已经获得全国有效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研发出Bt与农药混配的使用技术,可以显著提高Bt对蛴螬的防治效果。


2.2.4 发展新型防控措施,强化防治技术规范


针对不同农作物区系生产模式和地下害虫生物学特性,完善并提出了2套生态调控技术,即在冬闲时进行深耕灌水、生长季换茬时细耙灭虫技术,或控制秸秆还田措施。针对东北地区(辽宁、吉林)的特殊环境条件和蛴螬成虫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了采用覆膜(产生高温的“抑制效应”)防控花生或玉米田蛴螬(下潜逃避)的生态调控的实用技术,保苗率可达90%以上。研究筛选出蛴螬敏感的单光谱应用于智能杀虫灯,显著提高了对(花生、玉米田)蛴螬成虫的灯光大面积诱杀效果;明确并提出了单一作物连续三、四年实施灯光诱杀的实用技术。研发提出了小地老虎性诱剂和植物源诱杀金龟子的实用技术。通过对这些单项技术进行集成和田间试验示范,减少化学药剂用量30%以上。


研究制定了适合于小麦、玉米和花生等不同作物和新的栽培体制下《农田主要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防治技术规程》农业行业标准(2015年已发布实施);研究了区域性小麦、花生和玉米等作物田靶标地下害虫调查及防治技术规范;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地下害虫调查测报或防治技术规范,其中山西省《小麦田金针虫调查方法与防治技术》、《安徽省花生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规程》已经发布实施。这些规范或标准的制定为靶标地下害虫等的有效防治提供了技术保障。


2.2.5 防治地下害虫的长效新制剂取得突破


针对我国目前花生等作物蛴螬等地下害虫猖獗发生,几乎作物整个生育期受害、长效防治药剂缺乏的现状,研发出了辛硫磷、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特别是对16%阿维·毒死蜱微囊悬浮种衣剂、18%氟虫腈·毒死蜱微囊悬浮种衣剂的研究,采用原位聚会方式,突破了固体活性成分难以微囊化的难题,创新制备出了以密胺树脂为壁材,以18%氟虫腈·毒死蜱、16%阿维·毒死蜱为芯材的微囊悬浮种衣剂。微囊粒径在10微米以下,对有效成分的包覆率≥96%(所得微囊的电镜如下)。两个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药种比1:50时,对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安全;对花生苗期地下害虫(蛴螬为主)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对花生荚果的保护效果达90%以上,显著高于国内外同类制剂;属省力化环保制剂。经残留检测,制剂中的毒死蜱、氟虫腈在花生荚果的残留量分别小于0.019mg/kg和0.0049mg/kg,显著低于国内外花生上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上述新型微囊悬浮剂是针对我国目前花生种植过程中地下害虫蛴螬为害严重且难以防治的问题而研发的种子处理剂,种子处理剂具有优异的缓释性能,可以有效延长药剂在环境中的持效期,只需在播种时对花生种子进行一次药剂处理即可在整个花生生育期内有效控制蛴螬为害,可以有效减少蛴螬防治过程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在使用时具有省时、省力、高效的特点。该制剂现在已经完成产品登记(登记证号20130097),正在进行大规模推广,在花生等作物上累计推广面积已经达到40万亩以上,深受农民欢迎。其中,“氟虫腈·毒死蜱处理种子微囊悬浮剂”在2013年通过农业部科技司组织的成果鉴定,专家评价该技术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2.6 纳米材料在害虫遗传学控制中的创新应用


害虫基因疗法和遗传学控制是化学与生物学交叉学科的前沿热点领域。为了避免病毒体系的潜在危险,非病毒体系的基因传送系统是当前的研究焦点。在研究害虫遗传学控制新策略及储备技术的过程中,设计并合成了一种非病毒体系的核酸载体,并在害虫遗传学控制中创新应用。研究结果已在国际权威刊物《AdvancedMaterials》和《ChemicalCommunications》发表,阐述了一类阳离子的核-壳荧光纳米粒子,它具有纳米尺寸、荧光追踪、携带核酸效率高(DNA和RNA)、细胞毒性低、基因转染效率高等优点。同时,研究还结合了RNA干扰(RNAi)这一遗传学技术,应用这种新型载体,携带了一种外源的几丁质酶基因的dsRNA,快速进入害虫细胞,抑制几丁质酶的表达。以小地老虎为试验靶标对象,通过采用饲喂法,将新型载体和体外合成的几丁质酶dsRNA混合后拌入害虫的饲料内,幼虫取食后,其关键发育基因(包括翅膀关键发育基因)的表达受到有效抑制,导致发育停滞、不能蜕皮、直至死亡;或翅膀不能发育,可导致远距离迁飞的小地老虎成虫将不能飞行。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新型载体的荧光特性,追踪细胞和组织水平的核酸传送过程。另外,纳米材料载体可以高效运载农药分子进入昆虫组织细胞,直接杀死害虫。建立的这一“纳米材料载体介导的基因瞬时干扰技术平台”具有新型、不改变物种遗传结构、短时间操控物种基因表达、无生态风险、无食品安全风险的优点,应用此种方法杀灭害虫是世界首例,这项创新性研究工作为重要农作物害虫特别是地下害虫的遗传学控制开辟了新的思路,将有助于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并为实现绿色防控地下害虫的最终目标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国家专项的攻关研究初见成效,但由于地下害虫种类多、隐蔽性、规律复杂等特点,并缺乏长期系统、深入科学研究,我国地下害虫的监测技术和持续有效的控制手段尚处于较低水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方面:


3.1 发生为害规律不明


我国地下害虫不仅种类多,而且发生为害规律复杂。长期以来,我国在地下害虫发生为害及其灾变规律方面的研究非常薄弱,加上保护性耕作的大面积推广和复种指数提高的新形势,使地下害虫的发生动态与种群结构产生了新的变化。虽然专项基本明确了几种靶标优势种的基本规律,但对大多数地下害虫种类的发生为害、种群动态规律缺乏全面了解和认识;而且在不同作物、不同生态区和不同耕作模式条件下的地下害虫种群结构、种群密度、为害特点、发展趋势及发生规律等。处处是盲区,直接抑制了监测预报水平和防控技术的提高。


3.2 监测预报技术落后


由于地下害虫为害的隐蔽性和种群动态规律的复杂性,并且多种地下害虫混合发生、分布不均匀,导致了田间地下害虫数量及动态难以准确调查取样和准确监测预报的问题。目前监测预报主要采用挖土取样调查方法,有些种类还结合地上的调查;仍是20世纪80年代的技术,缺乏精准、新型的监测预报手段。其中挖土取样的准确性受取样方法、样点数量和工作量以及不均匀分布等限制;而地下虫态数量与地上虫态的数量关系一直是个难解的问题。因此,这不仅造成了调查测报技术落后的现状,而且也导致了防治效果低下的问题。


3.3 绿色防控技术匮乏


目前,我国对于主要作物地下害虫的防控仍以药剂种子处理等化学防治手段为主体,绿色防治技术匮乏。在生物防治(如利用病原线虫、昆虫病原真菌-绿僵菌、天敌昆虫-土蜂和寄生蜂等)方面已经取得良好开端,但由于受环境条件、使用方法和剂型等影响,目前作为生防因子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制约了产业化、规模化生产,还未能大面积应用于农作物众多地下害虫的有效防治。灯光诱杀方面对于多种地下害虫而言缺少特异光谱的专性诱捕器。目前植物源、性外激素诱集受环境影响较大,大面积应用效果不够理想。生态调控措施主要受免耕和地膜覆盖的耕作体制负面影响,难以大面积应用。

4 今后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由于地下害虫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最基础性的。因此,今后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重点是加强发生规律、监测预报和防控技术的应用基础性研究。


4.1 改进调查取样方法,创新监测预报手段


地下害虫田间调查取样的精确性是对其准确监测预报的关键,也是正确评价防治效果、危害损失的基础。


近期调查取样的创新研究仅是涉及了几个靶标地下害虫种类,而且仍然是人工挖土调查的方法。因此,急需探索准确、简便、省力的调查取样方法或手段,以及新型技术的适应性。在研究地下虫态及地上虫态不同季节活动规律和田间时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适应于不同种植栽培模式下的地下害虫成虫和幼虫种群数量的调查取样技术、种群动态的测报和监控技术,为建立科学准确的监测网络和预警体系奠定基础。


4.2 全面开展种群动态规律的研究


由于我国在地下害虫发生为害及其灾变规律方面的研究非常薄弱,加上这类害虫在地下隐蔽为害等特殊习性,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免耕等新型耕作制度等异常因素,使地下害虫的发生动态与种群结构又有了新的变化,不少地区呈现为害严重上升和猖獗发生的趋势。因此,急需大力加强地下害虫种群结构、发生与为害规律等应用基础的研究,因此,急需大力加强地下害虫种群结构、发生为害规律等应用基础的研究,而且亟待进行全国性的系统调查或土壤普查,全面掌握不同生态区地下害虫的种类分布、种群密度、类群结构、优势种类及其致害趋势的基础数据。


4.3 加强相关行为、生理和分子等应用基础性研究


开展相关行为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应用基础性研究,旨在促进地下害虫测报和控制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1)地下害虫选择寄主植物的行为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2)地下虫态越冬休眠和春季为害活动的温度感应及调控机制研究。


(3)地下害虫趋光行为相关的生理、生态和分子机理研究。


(4)重要地下害虫对低氧、黑暗环境适应机理的研究。


(5)地下与地上虫态(或成虫与幼虫/若虫)数量相关性的生态学研究。


(6)遗传学控制或分子调控的应用基础研究。


4.4 加强新型、高效的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


(1)农业防治是基础。因此,针对非保护性耕作地区和农灌区,开展以破坏地下害虫生存环境条件为主的生态调控措施的研究;在保护性耕作地区探索与保护性耕作模式相适应的生态调控措施。


(2)针对一些重要地下害虫的趋光、趋化等特性,研究趋性强的特定光谱诱杀装置;遴选高效诱集植物或物质、性诱剂的有效活性成分,研究特异性防控措施和新型诱杀技术。


(3)拓展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防因子的高效品系或菌株的筛选。解决生物防治技术的实用性和其产业化瓶颈是当前生物防治的主要研究方向,加强优势种地下害虫病原线虫、绿僵菌、苏云金杆菌等生物杀虫剂的发酵工艺、制剂类型、使用剂量、施药时期,以及助剂和混配增效等系统研究。


(4)加强地上成虫或虫态防治措施的研究,实现“减少地上成虫或虫态的种群数量、遏制地下为害”的节支增效目标。


4.5 研究解决化学药剂及其使用的安全性和持效期


由于高毒长效药剂的禁用,导致防治地下害虫高效的化学药剂种类和剂型紧缺,而且防治效果不够理想。近些年开发出的辛硫磷、毒死蜱等微胶囊缓释型新药剂在生产上发挥了作用,但是种类少,长期使用容易产生抗药性,而且对不同种类的地下害虫的防效不理想。另外,一些作物需要保苗,一些作物既保苗又要保果(块根或块茎)。因此,需要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地下害虫开发新型药剂,还要重点研究解决安全性与持效性之间的矛盾。


(1)重点开发高效、环保型缓释农药剂型,研究解决其化学药剂新剂型的持效期和防控适期。将活性成分的持效期延长到3~4个月,实现在地下害虫暴发为害的季节对其进行全程防治。同时,还要针对地下害虫在土壤中生存为害的特点,探索开发土壤熏蒸等新型高效药剂或剂型。


(2)针对不同靶标地下害虫的种类、生态区划、目标作物的特点,研究新型药剂的施药时期、施药剂量、施药方法以及兼治不同种类地下害虫的防控。


(3)研究新型农药单剂和混剂的配套应用技术,注重研究适应于不同地下害虫种类、生态区划、目标作物和保护性耕作模式的施药技术。


4.6 加强防控技术的集成和配套性研究


(1)研究解决以农作物为主体的重要地下害虫集成技术的配套性,构建其综合防控集成技术或体系。


(2)研究解决以靶标地下害虫为主体的集成技术的配套性,构建其综合防控集成技术或体系。


(3)研究解决以生态区域为主体的重要地下害虫集成技术的配套性,构建其综合防控集成技术或体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曹雅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