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周古国——祭国,一代谏臣祭公谋父为周王室留下千古赠言

 雲泉 2018-07-10

祭(zhài)国,姬姓诸侯,西周“三监之乱”后,因周公平乱有功,周成王封周公旦第八子于祭,历史上称为祭公,“祭公”并非公爵,而是对他的一种尊称。关于祭国的封地,西晋出土竹简《穆天子传》第五卷中记述周穆王东游到洛阳附近的郑州一带,泛舟蒲田泽,有“天子作居范宫以观桑者”的记述,此“范宫”当为成周洛阳之外的离宫。古代天子出巡,经常在出巡地址附近设有离宫或行宫,专供天子临时生活起居。“范宫”具体位置已经不可考,大概就在今天的郑州境内。但是记载中穆王却不住“范宫”,而是住到了“祭国”,可见当时的祭国封地也在这一带,文中祭国国君应该是指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祭公谋父。

西周古国——祭国,一代谏臣祭公谋父为周王室留下千古赠言

“祭”是一个美好、庄重的词,甲骨文字形分左右两部,左边是一个看上去“滴着血的肉块”,右边是一只“手”,意为“以手持肉”。后来把左边的字形演变成上下两部分,上面是一块肉,下面一个“示”,“示”跟祭祀、礼仪有关,意思是“拿着肉祭祀天地、神灵、祖先”。这个字产生的年代极早,当地族人以“祭”为地名无疑寄予着一种它特有的内涵和价值。

西周古国——祭国,一代谏臣祭公谋父为周王室留下千古赠言

西周时期,历代祭国国君继承父亲周公旦的遗志,尽心辅佐周室,权位甚重。《竹书纪年》记载:“(周昭王)十九年春……祭公、辛伯,从王伐楚,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王陟。”意思是周昭王十九年春天,祭公、辛伯跟随昭王一起讨伐荆楚,途中遭遇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使周军六师尽丧,昭王和祭公也一起命丧汉水。关于祭公随昭王一起南征命丧他乡一事,很多古籍都有记载,只是在如何遇险的问题上有所出入,有的说是“船只解体”,有的说是“地震”,有的说是“桥蹋”。

西周古国——祭国,一代谏臣祭公谋父为周王室留下千古赠言

到了周穆王时期,祭国了出了个国君叫“谋父”史称“祭公谋父”,应该就是与周昭王南征客死他乡的那位祭公之子。谋父是出了名的大谏臣,监督着天子的一言一行,因此受到周穆王的敬重。《国语-周语》记载:“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意思是周穆王将要讨伐犬戎,祭公谋父劝谏说:“不可。先王侧重显示德行而不炫耀武力,军事武力乃国家公器,不到一定时候不能轻举妄动,因为它一旦动起来就会使人畏惧,过分炫耀武力就是滥用,滥用了就不能起到震慑的作用了。”这就是“祭公谏征犬戎”的故事。

虽然周穆王有时候不听劝,但对祭公谋父还是十分敬重,堪称历史上的君臣典范。史载祭公谋父临终时,周穆王向他请教“懿德”,祭公说:“呜呼,天子三公监于夏商之既败,丕则无遗后难,至于万亿年,守序终之。”意思是作为天子和三公以夏商的灭亡为鉴戒,国家就不会有灾难,社稷就能万代相传,永无终止。祭公的临终赠言被写进了著名的《祭公之顾命》(《清华简》)以及《逸周书·祭公解》,被后世传颂。

西周古国——祭国,一代谏臣祭公谋父为周王室留下千古赠言

祭国最后的灭亡是在春秋之初,郑国东迁后,为了扩大地盘,觊觎祭国这块地,于是就灭了祭国,应该被郑武公所灭。祭国亡国后成为郑国的一个邑,郑庄公时期有个权臣叫祭足,祭国故地成了他的采邑,现有祭伯城遗址。

文/堰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