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逮蝎子 曾经的另类挣钱方式

 郝景望 2018-07-10

炎热的夏天,孩子们拿着手电筒,握着“竹筷子”,三三两两的在村子的土墙上边逮蝎子。第二天,那些蝎子可以从“医疗站”(毛主席时代农村的医疗机构)换取“青霉素”的长方形小纸盒子玩。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故事。

时间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那些孩子们也陆陆续续娶妻生子建立家庭,逮蝎子的故事又一次在他们身上上演。

逮蝎子 曾经的另类挣钱方式

不同的是,时过境迁,逮蝎子已经成为他们谋生存的一种方式了,一斤蝎子价值一百多块钱;手电筒也换做“蓄电池+头灯”的耐久照明工具了;每个人每天晚上可以逮100多只蝎子,大概2两多呢;每天晚上收入20多块钱,比在建筑队做小工8.9块钱的收入好!

静谧略带一点微风的夏夜,上苍恩赐的露珠亲附于葳蕤的野草,点点的光斑给夜空增添了生气,肥硕矫健的蝎子们觅食或以“钳子”状的爪夹住草叶引着露珠流入自己的口器,拎着塑料袋(比玻璃瓶方便的盛蝎子工具)的逮蝎子人瞬间就将它们囊括塑料袋中,一个个鲜活的蝎子就是第二天卖钱的希望。

昼伏夜出的逮蝎子,不菲的收入。镇子上卖“蓄电池+头灯”的店铺确实生意火爆了一把,夏夜从此喧闹,人来人往的野外不比集市逊色,蝎子们再也不敢大摇大摆的出来活动,逮蝎子人比蝎子多也不算是“夸张”!

衣服上的汗渍磨得肩膀疼,爱人每天给我洗,奔跑半宿也没有100个蝎子的收入,只好骑自行车去更远的地方,300多蝎子的惊喜、收入翻几番的现实让爱人和我开心良久,每天傍晚,成群结队的自行车大军辐射周边的盛况准时上演;乐极生悲的噩运被我撞到,当我回到藏匿自行车的地方,锁好的自行车没了,四下里黑魆魆的,鬼的影子都没有可我的自行车就是不见了,无可奈何只能是往回返了,土坎、土壕、崖畔顺路的我都走过,回到家已经是天光放亮了,而塑料袋里的靴子足足900个接近2斤,爱人劝慰我说是丢失的自行车帮我们多出1斤多的蝎子,在当年1斤蝎子卖的150块钱可以买辆自行车的,但是我没有舍得买。

原来只要肯熬夜,蝎子还是有的!没有了自行车就靠熬夜来弥补。

明显的蝎子繁殖速度赶不上我们的捕捉进度,一晚上2.30块钱的收入让最早逮蝎子的伙伴们一致同意“每个人掏10块钱大家集资开'蹦蹦车’去兴平、乾县、武功、杨凌”,虽然支出10块钱,可远处的蝎子让我们每个人非常的满意。在没有手机的时代,我们为了对付不熟悉的恶劣地形,都是两个人结伴走,互相联系的时候靠高声呐喊、打呼哨,再昂起头幌头灯,夜空的光柱和呐喊声真的让我们联系很便捷。

逮蝎子 曾经的另类挣钱方式

在武功,当年遇到一次扛猎枪打兔子的跟我们逮蝎子发生冲突,一大群戴着头灯的夜猫子遇见了,手拎塑料袋的是一伙,我们不到半个小时时间,40多人聚集一起,扛猎枪的还是服软了,大家好不容易聚起来,互相了解才知道有泾阳王桥的、太平的,我们县烽火、阡东、西张堡,分别乘坐六台蹦蹦车过来的,原来我们幌头灯、呐喊的联系方式是一致的。

近年来,自然界蝎子数量几乎没有,成群结队逮蝎人也没有了。虽然每天晚上都有被酸枣刺扎伤,手腕被也刺腾拉伤,甚至于被蝎子蛰伤的危险,跌落土壕下的悲剧,也有被突发暴雨淋得落汤鸡一般的尴尬,但当年大家都是非常快乐的!

值得回味的一种生活经历,一种挣钱的方式就这样逝去了。
              郝景望 陕西自由撰稿人,作品散见《陕西日报》《陕西农民报》《西安晚报》《咸阳日报》《新闻知识》《农友》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中宣部编辑出版的全国读书征文集《攀登书山的欢歌》《书海畅游》;“文化陕西SQ”“壮美昭陵”“韩家文苑”等平台,实名认证——新浪博客,头条号,搜狐博客等新媒体。
?https://mp.weixin.qq.com/s/XFTfsE_B-iqyqvlZWoDghw文化陕西SQ6.27采用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