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不是药神》,到底是不是神作?

 昵称25382711 2018-07-11

‍‍‍‍‍‍看了吗?怎么样?

没错,说的就是《我不是药神》。

其实作为宁浩和徐‍‍峥的粉丝,这个片子我期待了快一年了。

之前还和电影宣发方联系过,看能不能搞一次观影团,后来可能人家觉得我号太小,又不是专业影评人,就没找我做,但依然阻止不了我想安利这部片子的决心。

因为最近工作太忙,点映的时候没去成,直到周末,我才抽空把这片子看了,买了早上九点的票,上座率依然达到了90%以上。

这部电影title颇多,比如“十五年来评分最高的国产片”“改变国家的电影”“年度最佳国产片”......想必大家的都被这些评价给刷屏了,是不是感觉自己要是没看《药神》,还是个人吗?

虽然已经被大家吊足了胃口,但是看完电影以后,还真没失望。

等电影下映之后我肯定要出一个视频,今天就先发个图文给大家解解馋吧。

《药神》在豆瓣评分9分,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在本世纪,超过9分的华语电影只有《鬼子来了》《无间道》

在电影诞生以来,超过9分的华语片也不过十几部,其中像陈凯歌、张艺谋、李安、姜文也各只拍了一部。

按照《药神》9分的概念,那它就超过了王家卫、杨德昌、侯孝贤等一票大师的所有作品。

这么看,当然不靠谱,《药神》的高度明显还不够。

所以片片的意思是,大家不要抱着去看《霸王别姬》的心态去看《药神》,这样你肯定会失望的。但如果是抱着看一部商业片的态度来说,那你就会感到很惊艳了。

因为《药神》的本质上,还是一部现实题材的商业电影

它好就好在把社会痛点与商业元素结合的天衣无缝,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商业片的好看和文艺片的深度

换句话说,就是它既解决了纯商业片的食之无味,又解决了纯艺术片的晦涩难懂。

这方面韩国电影一直比我们做得好,像他们的《熔炉》《辩护人》都是反映社会问题的佳作。这次《药神》出来之后,个人感觉虽然比《辩护人》还是差了一些,但也算是扳回了一城。

另外电影的表演非常精彩。徐峥说这是他入行以来最满意的一个角色,这话的确有道理,立个flag:估计徐峥老师能凭这部电影拿下一个甚至多个影帝!

还有其它几位,像谭卓王传君周一围杨新鸣章宇也是个个出彩,堪称2018年上半年的最佳群戏。

其次,不得不佩服它的勇气和聪明。拍这种题材,无疑是要冒巨大的风险,首先是审查上的风险,其次是改编剧本时必须处处小心,因为一不小心就会陷入煽情、偏激、沉闷,最后导致挨批。

所以能把它弄出来,就已经是非常自找麻烦,也非常有勇气了。

但说实话,近两年有勇气的电影其实不少,像《嘉年华》《暴裂无声》都属于其中佼佼者,但在票房和卖相上它们的短板都很严重。

不能说票房对好电影来说没有意义,好电影能被更多的人看到,就是最大的意义。

所以《药神》的不同在于,它既能有如此的口碑,还能有如此的票房,说明它除了有勇气,还非常聪明,而聪明的背后,其实是全方位的专业。

总结一下:《药神》不是神片,比不了《活着》《霸王别姬》,比《辩护人》之类的韩国电影也还有一点距离。

但它对中国电影的意义重大,在流量明星当道、纯娱乐化叙事泛滥的今天,它开辟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且大踏步的走了很远。

下面我们就来细聊一下以上的观点(以下部分可能涉及部分剧透,不过感觉大家都被剧透的差不多了。。。)

电影的故事原型是2014年的一起热点事件------“陆勇代购天价抗癌药事件”。

2002年,纺织厂老板陆勇查出白血病,在医生的建议下,一直服用2万多一瓶的瑞士格列宁控制病情,两年时间几乎吃了个倾家荡产

2004年他偶然得知了印度有一种仿制格列宁,成分和药效几乎和正版瑞士格列宁一样,但价格却低了好几倍。在亲测有效后,陆勇把这个消息分享给了病友,并开始给病友们无偿“代购”。

不过印度药有两个问题:

第一它没有专利,属于侵权产品。

第二在中国没得卖,想买就必须走私,属于违法行为。

于是在2013年,陆勇被捕,上千病友向法院求情,最终陆勇逃过一劫,被免于起诉后释放。并成了当时大家口口相传的药侠。

电影中把这个故事做了大量的戏剧化改编,成片跟真实事件已经有了较大出入。

比如陆勇本来的身份是纺织厂老板,但在电影中变成了卖印度神油的穷酸小贩。

现实中的陆勇自己就是一个慢粒白血病的患者,他买药是为了救自己,并不是靠这个挣钱的药贩子,也没有因为病友去世而被感化,最后亏本卖药。

很明显,这么改戏剧性更强,故事更清晰也更简单易懂。还让电影主角有了一个从烂人到圣人的成长过程,从而让观众更能产生共情,也更具有话题性。

可能也有观众会说,这种处理方式不尊重现实,避重就轻,批判的还不够深,阻隔了对社会问题真正深入的思考。

这么说肯定是不对的,因为这恰恰是商业类型片和纯艺术片的区别。

商业类型片的叙事重点,简单说就是,最大化的呈现社会问题,而且还得保证好看。如果说真要解决社会问题,那是专家学者的职责,绝对不是一部电影所能承载的。

所以说《药神》剧本的精妙,在于它在非常好看的同时,还把“陆勇案”核心的矛盾点全给提炼了出来:比如情理与法理之间的道德悖论、比如生命权与专利权孰轻孰重?

以及后面引出的“贫富差距”“医疗保障制度不合理”“商业规则残酷”等一系列的社会现实问题。

这些问题单拎出哪一个都是无解的难题,比如说“专利权和生命权”吧。

生命当然大于专利,但是如果就因此放纵仿制药,危害肯定会更大。毕竟新药研发成本高昂,专利权没有保障,医药公司必定无以为继,无法研制新药,长久来看,威胁的肯定是更多人的生命。

而且有很多医药研发从业者可能辛辛苦苦几十年才有一点点成果,仿制药也无疑严重损害了他们的权利。所以这些问题根本无解,甚至找不到对立面在哪?

但电影非常巧妙的找到了三个层面上的“反派”,尽可能地把问题的病灶展现了出来。

首先是法律层面,反派是执法人员。走私、卖假药是违法行为,所以执法人员是不可能缺席的。

但电影的精妙在于,它把执法人员也分成了两个派系,一个是周一围扮演的警察,站在了情的那一面,另一个是局长,他坚定地站在了法的那一面。这两面既维护了司法的尊严,又展现了人性的温度,算是带着镣铐还跳出了芭蕾。

然后是道德层面,反派是假药贩子。这是电影中一个真正彻底的反派,没有回旋的余地,还特地找来了坏人专业户王砚辉,也不知道这是他第几次进局子被警察审讯了。

但即便是这样的角色,电影中也没有把他一棍子打死,在最后审讯时,他在可以戴罪立功的诱惑下,都没有把徐峥供出来。

而且还让他说了一句这样的台词,“在手上救下的人,没有一千,也有五百了吧”。这个设定比一个纯粹的恶人形象,也不知道高明了多少。

再是商业制度层面,反派是瑞士医药公司和医药代表。这是电影中我不太喜欢的一个部分,电影里被黑的最狠的就是这个瑞士医药公司,可能最无辜也是它了。

国有国法,行有行规,医药公司按照行业标准制定药品的价格,医药代表也在尽职尽责的维护企业的利益,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都没有错。

况且如果没有正版药,又哪来的仿制药呢?研制一款新型药的研发成本,是十几亿,甚至上百亿!还是美元!而研发的时间成本也要花十几年!医药公司如果赚不到钱,靠什么去研发下一款新药?

但除了这三点,现实中还有没有其他的阻碍呢?当然有!最后一个大反派,就是穷!这是从假药贩子的口中得出的结论,他说“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无药可医和没钱买药是两种不同的悲剧,这才是根源,但也是天问。

只是前面说了,这终究还是一部商业电影,不是写博士论文。所以从剧本角度来说,这三个反派层层递进,各个层面一网打尽,找得非常准确。

除了反派精准,配角们也是精心塑造,电影把病患者们分了几种不同的情况,四个配角们就各自代表了一个阶层和一种价值观。

王传君的吕受益演得最好,他看起来很滑稽,其实他最悲。他带来了一个男性视角的家庭概念,电影中有一场戏,吕受益本来半夜想自杀,但看了一眼熟睡的儿子就忍痛放弃了念头。这里反映了父爱如山的厚重。

谭卓演的思慧代表是女性的坚韧。丈夫跑了,自己一个人带着患白血病的孩子,这个家庭里父爱是缺失的,所以更突显了母爱。谭卓有场戏我很喜欢,从酒吧回来后,勇哥送她回家,她主动脱衣服准备献身。这场戏特别有力量,因为对于她来说,除了身体一无所有。

刘牧师的加入让电影有了宗教救赎的意味,也提升了一个讨论的高度。他和教友们虔诚地信仰上帝,但上帝却并没有管过他们的死活。这等于是直接质疑了上帝的存在,也质疑了信仰在现实面前的无力。

黄毛是带给我感动最多的一个人,他代表的是人性本善,他不想给家里人添麻烦,他想救自己和跟自己一样的穷人。

他这个角色与徐峥好像是一个线的两极,然后互相向对方走去。起初徐峥精明算计唯利是图,他和徐峥冲突不断,后来两人价值观越来越趋同,关系也越来越好,是他见证了徐峥角色的转变。

而且他和徐峥的见面和分别的方式也很呼应,第一次见面是徐峥打他,他骑着自行车摔出了血;最后一次是他舍命救徐峥,同样是车祸,这次被撞出了一身血。所以这个角色非常成功,台词没几句,成长却是最大的。

这四个配角在团队中各司其职,一方面代表了那些患者们的众生相,一方面为徐峥卖仿制药这件事争取了观众的认同感,增加了故事的感染力。

在故事框架和正反派都设定完毕后,能为电影添彩的,就是细节了。《药神》中的细节很多,而且设计得也很精巧。

比如吕受益的橘子,橘子一共出现了三次,它代表了生命力的顽强和活下去的欲望。

比如刘牧师的那一句口头禅,“愿上帝保佑你”!还有教堂、十字架,他们都代表了救赎、重生。

而印度大街上烟雾缭绕时抬的那两尊佛像,则更像是但是在法律迷雾中穿行的程勇本人,可以说他那一刻就成了佛或者是圣人,也呼应了他说过的那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同时,电影在这一刻氛围突然冷清了下来,可能也暗示了吕受益已经自杀。

还有医疗代表与警官曹斌握手时,手上被蹭到的血或者是类似血的红药水。

这一方面指的是医药公司天价药不异于喝人血,另一方面也暗指了曹斌和医疗代表手上都要沾血,后面黄毛的死就印证了。

还有锦旗。警察接到举报后,本来是来程勇家搜假药的,没想到最后搜出来一堆病友送的锦旗。这里形成了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反差。

还有故事开始时警官曹斌因为程勇欺负他姐姐,对程勇大打出手,最后黄毛在躲避警察时遇到车祸身亡,程勇又对曹斌大打出手,两个人所处的位置刚好调换了。

还有黄毛的Flag,程勇提过三次让他回家看看,但是当黄毛真的决定回家时,我们也猜到了他的结局,更讽刺的是,他当时还和程勇说过自己想开车,还说“开一下又不会死”。

结果他为了保护程勇开车引开警察,就真的死了。

还有口罩。吕受益第一次见到程勇就连摘三个口罩,这里不只是个笑点,也暗示了他决定孤注一掷,毫无保留的信任程勇,病友们第一次见程勇也戴了口罩,是吕受益带头让大家摘下口罩。

后来当程勇宣布不再卖药时,吕受益临走时又把口罩戴上了,而吕受益死后,病友们面对程勇时也再次戴上了口罩,直到最后程勇因为贩卖假药入狱,十里长街送药神时,才把口罩摘下。

最后还有三个细思极恐的细节:

第一,程勇为什么后来有钱了,有了抚养儿子的能力,却要把儿子送出了国?当然预感到自己可能入狱是一方面,但是曹斌也说“出去挺好的,比我们有出息”。这其实是在暗示,国内的医疗水平相距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第二,王砚辉卖了十几年搀着面粉的假药都没被抓,卖有疗效的仿制药去被抓了,这是为什么?会不会是在暗示,因为他卖的假药只要吃不死人,就没人管,但是他卖的真药真的有用,这就触犯了某些人的利益。

第三,为什么程勇出狱来接他的只有小舅子曹斌,他救过的那么多病人呢?这里我当时看的时候也觉得很奇怪,按理说只过了三年,不可能全部都已经去世,何况病人还有家人。

所以这里会不会是在讽刺,当天价药纳入医保以后,程勇这个曾经的“药神”已经不再被需要,他也逐渐被人淡忘。就像那面锦旗——仁心妙手普众生,徒留人间万古名。

上面说了很多好的地方,但并不是说它就没有缺点。

比如有些地方情感转折还不是特别顺,电影的前半部分是宁浩式黑色幽默,后面部分有些情感泛滥了,整部看下来感觉情绪并不是很连贯。

泪点高的人,或者没有过亲人大病离世经历的人,可能还真哭不出来。

另外,让程勇走上英雄之路,是通过两个同伴的去世完成的。第一次是吕受益的去世,让他决定重新卖药,第二次是黄毛的去世,他被捕。

这没什么大问题,但国产片总是很喜欢用同伴的死亡,来表现主角的觉醒,其实这不是什么很好的表现方式,有点套路了。

还有它对善恶的界定稍稍武断,那个医药代表的形象过于单薄和负面,很脸谱化,不够立体。

但毫无疑问,上面这些不影响《药神》是一部好电影。

反映严肃社会议题的商业电影本来就难拍,况且它还在保持尖锐的同时,做到了极强的观赏性。

如此的成色很难想象是一个青年导演的处女作,因为它少了很多愣头青的鲁莽,又不乏对商业元素敏锐的感知力。

虽然这里面有许多宁浩和徐峥的功劳,但还是十分期待文牧野的下一部作品!

刚才在某网站看到一个话题,“《我不是药神》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战狼2》”,我觉得挺可笑的,两部片子完全没有可比性嘛。

并不是说《战狼2》不好,它当然有它成功的地方,要不然也不可能取得如此高的票房,但是《我不是药神》的现实意义是《战狼2》远远比不了的。

《我不是药神》,不会成为第二个《战狼2》,但是我期望在未来,有无数电影,努力争当第二个《我不是药神》,而且不只是喊喊口号而已。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永远不得病。

哦,再对那些评分低,票房差,甚至赔钱的国产烂片说一句吧。

活该。

插个广告

人类和机器人上演生死虐恋?

机器人意图觉醒统治世界

欲知详情快快订阅

片片新专栏《西部世界》

温馨提示:

苹果用户如无法购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