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暗影血路!永乐大典(中)。…

 sarazyn 2018-07-11

题记:本文是故事兔子在交流群内为大家讲述《大明帝国》系列故事中的节选内容,由交流群的热心群友辛苦整理,未经故事兔子本人审阅。


        大家,日安。 今天晚上,咱们继续《大明帝国之永乐雄风》第十四集。那么这一集也是承接第十三集关于《永乐大典》的故事,接着往下讲。上集的最后,我们讲到了为了修撰大典满天下的去找书,找书的过程也给大家讲了,刚开始是由文渊阁的编撰官两千多人,这里面有派往各地去找书的人,结果是耗费了巨资收获却甚微。后来朱棣很生气,就派出了内宫监以及锦衣卫,包括一系列能够动用的资源全部去找书,而后进呈到文渊阁,因为文渊阁是当时永乐大典修订的总部。


        那么这个文渊阁可不是我们现在北京故宫的文渊阁,而是当时应天府也就是现在南京城的文渊阁。那么南京的文渊阁就在现在明故宫遗址这个地方,我给大家讲过当年永乐时期包括建文时期,以及洪武时期,在迁都之前,明故宫实际上是远远不止现在遗址那么点的。实际上明故宫比现在那个遗址大的多,当然了,它的规格远远不如今天北京故宫这么大,但是也绝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明故宫遗址那么小。那么当时南京文渊阁实际上就在我们目前所看到那片地方,后来因为战乱,包括太平天国天王府,推倒重建等等之类,很多地方就很难再去考证。


        但是,从永乐年间京师的一些地图,我们就可以大概查到这一片建筑,包括当时的首都的各个地区。这里多讲一句,当时各地方的地图,尤其是京师地图,是卖的非常火的。这个地图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旅游地图,就是你到某一个地方,那时候明朝也是有车站的,但是它那个车站叫驿站,但它分官驿和民驿,这个一展开就太多了。民驿就是老百姓自发的,大的车马行之类的。比如苏州有一个民驿,松江有一个民驿,然后一直到杭州有一个民驿。这是一个车马行搞的,它这个民驿就相当于现在的旅馆+汽车站+饭店的一个集合体。


        那么这个驿站就有马车,这个马车是定期发的,就像我们现在的城际班车一样,这个就不再多讲了。反正就提一句,在民驿和官驿的这些地方,尤其是官驿这些地方都是有京师的地图,就像我们现在去五星级酒店一样,里面还放着当地的导游图,是任取任用的。那民驿呢?就比如说三个铜板,五个大子儿,然后就可以买一幅粗略的京师地图,就告诉你这个地方在哪,那个地方在哪,各个城门在哪,哪个地方是禁区,哪个地方是达官贵人的聚集区等等 。当时卖地图的还带讲解,但是讲解和地图是两个价,你光买这个地图是五个大子儿,人家再给你讲讲,然而再收十个大子儿、二十个大子儿。当然你这钱不会白花,人家会告诉你哪些地方你不能去,哪些地方是禁区,哪个地方骗子多等等之类的。就是包打听一类的人物,但这个是题外话,就是说当时一些残存下来的地图,知道当年的南京文渊阁的形制是什么样子的。


        那么当时以南京文渊阁中心,方圆一大片的地方都是给圈起来了。那圈起来之后是干什么的呢?你要是两千多人,全跑到文渊阁里面修书是不可能的。当时在应天府的周围,就有这些山庄别院,有的是皇室资产,就是皇家的皇庄之类的一些田产。就比如说郊区,南京的京郊燕子矶等等,这些地方就有一些皇家的、官家的别院或者说是别墅群,再或者说小园林这些属于官方的。这些修书的人就住在南京的郊区,在那个地方修书干活。而不是说把他们都集中到文渊阁,那文渊阁才多大?顶多装一二百人就了不得了。


        但是当时扩建文渊阁是干什么用的呢?正是用来藏书的。那么关于藏书保存的问题,昨天也有群友问到,说这么多书运过来,怎么保存?我只能从历史里面能查到的只言片语,里有的一些信息来告诉大家。当时对书籍的保存是非常非常先进的,昨天我们有群友提到一部电影《绣春刀之修罗战场》,它里面讲的藏书楼怎样怎样。但那个藏书楼,说白了和明代的藏书楼,也就是官方的藏书楼还不太一样,明代官方的藏书楼其实比电影里的更先进。我记得我当时看到的是建文时期的,还不是永乐时期,京师皇室的一些藏书楼,统一使用石匣藏书。石匣,那什么是石匣呢?顾名思义就是用石头做的匣子,你用石头做匣子那肯定是防火呀,那是最重要的。


        那我们说图书最怕什么?一个是火,另一个就是水。这个水不一定是说下大雨了,发洪水了,而是什么呢?防潮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南京,包括在今天南京到了夏天,都非常的闷热。火炉嘛,非常的闷热潮湿。那么在当时是怎么解决书的防潮问题呢?其实很简单,用药,这个药其实是当时专门为了这些放书能够让它干燥的一些东西。而且这个药不仅可以防潮,还能防虫蛀,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用的樟脑丸一样的东西。但樟脑丸这玩意顶多你就是防虫蛀,防潮可能次一点。但人家当时用的是药,而且那个药,我到现在都没有查到它的药方,但是能查到当时确实用了有药材。书上原话是说用了药囊,用药囊挂在书架中。包括用在一些…那是什么玩意的?我也记不得了,但是用的有药材。


        用这个药材,就是为了防潮以及防虫蛀。再加上有一整套完备的系统体系,为什么说盛世修书,就是从这一些细节,你就能感受到。两千多人修书,你不可能都挤到文渊阁,而且他们那个工作生活条件,你不能说像我们看到的那些江南贡院,那个号房一样。科举的那号房,一个小房子一个小房子,一个隔一个,一间隔一间那样的。那些人肯定要吃好,喝好,住好,而且环境要优美,心情要舒畅,是吧?所以说他们不是像我们现在这个高考一样,一群人监控着。包括像清宫戏里面讲修《四库全书》,一个个累的跟一个猴一样。那扯蛋,但也不一定是扯蛋,因为清朝可能确实有存在这些东西。但在明朝,绝对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毕竟《四库全书》是毁大于修,它更多的是服从于政治需要。尤其是对思想的一个禁锢,所以当时修《四库全书》那些文人的待遇百分之百不如当年修《永乐大典》这些人的待遇。所以你像当时京邻的一些皇庄,包括征用的一些风景优美的园林,一些高官显贵自用的园林,全都借给官方,借给皇家,借给政府,然后用来修书。让那些修书的人住进去,每天好吃好喝的。还有一点是关于这些书籍的运输,因为书当时是分一个总库,以及若干个分库的,而且仓库里面分的是非常非常详细的。 那么这里面就不得不提到《永乐大典》里面一些书的种类,因为《永乐大典》我们说是七八千种书,不是七八千本书,而是七八千种。而且这里面有一个误区,我必须给大家澄清一下,《永乐大典》里面可不都是纯文字啊!


        我们现在官方上你们能查到的《永乐大典》,你看到的都是字,而且一个个都写的密密麻麻的,写的非常漂亮。但是我告诉大家,《永乐大典》里面有无数的插图以及插画。那么这些插图以及插画是怎么来的呢?就是临摹于一些进呈来的一些书画里边。我们前面讲到了,到各地搜集修《永乐大典》用的书,这个书是一个加引号的书,因为这里面有书,有集,有画,还有贝壳绳子以及其它乱七八糟之类,可以说是各种玩意都有。也就是说,凡是具有描述性的一些东西,我们概括的说就是描述历史文化,这一系列一系列的东西都算书的辑录范围。


        那么包括在《永乐大典》的释部,释部就是释迦摩尼,也就是佛教的意思,里面就有贝叶经的经文,那这个玩意是怎么弄进《永乐大典》的呢?实际上就是从一些有德的寺庙,一些古寺里面,然后征得或者是借来的贝叶经。那这个贝叶经,就是写在贝书叶子上的经文。把这玩意拿过来,一个字一个字的从贝叶经文上抄录到永乐大典里面。它不仅是把书本里面的东西集录到里面,它有的是字画,有的是工匠图,有的是石头上刻的字,包括一些碑文什么的,全部都记录到里面去了。


        那这个细致到什么程度呢?我们知道长江上有一个白鹤梁博物馆,《永乐大典》里面就有白鹤梁上面所有的名人题字,全部都辑录在了《永乐大典》里。那这个是怎么辑录的呢?就是当地的官员拿白鹤梁的字拓印之后,晾干通过驿站送抵京城应天府,然后就把这个玩意辑录到《永乐大典》。那时候白鹤梁还没沉到水下,建三峡大坝水库时它才沉到江底了,现在那是水下博物馆。


        那么也就是说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能找到所有关于记载记录历史文化的所有的东西,不管是书还是别的什么,全部都要辑录到《永乐大典》里面。包括我们知道的五岳,华山啊,泰山啊,上面不是有很多石刻吗?全部都拓印下来,把这个拓本全部弄到京师去。还有西安碑林,那些名人的一些题字、题词之类全部拓印下来。因为你把整块碑运到应天府不现实,但你把它拓印下来然后再送过去是可以的。所以说《永乐大典》里面辑录的这些书不止是书,里面还有字、画,以及各种各样的东西。


        刚才给大家看的这两张图都是《永乐大典》原本上的插图,由于特殊的原因,给大家瞄一眼就可以了,好吧!更多的就不再显露了,只要大家知道《永乐大典》里面不只是有字就行。包括我刚才讲的各种各样的,以及上古时期先秦时期,一些记载,一些故事,一些图文,永乐大典里面都辑录有。 那么我们接着往下说,这么多种类的书,全部都被汇集到应天府,文渊阁肯定是放不下的。刚才我也给大家讲了,石匣,药材,以及完善的一整套系统管理。可能会有朋友问,你这多书,堆放在那大家怎么用?那么其实文渊阁有一整套关于《永乐大典》编撰的机构系统,其中里面有一个下属机构就是负责藏书和运书的。那么这个运书,并不是各地把书运到京师,而是从文渊阁通过专门的马车运到京城的郊外,送到那些修书人的案头。等他们用完之后,再把书运回,在存到库房里面。


        当然,为了便于方便使用和保管,并不是直接从总库送到案头前的。比如当时我们就是说总库,比方说就在文渊阁,那么京师周边我们举例有十个修书的地点,分别在应天府的东西南北各个方向。那么在应天府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会建四个分库,那么分库就是负责保管的。因为有时候从郊区当天去当天回,书的转来转去运来运去不是很方便。于是,今天用完书之后,这些书就锁到离用书的也就是修书的人最近的分库里边。那么这个书编撰完之后,然后再把它送回总库,那么这样的话大家都很方便了。就相当于我们现代化的物流一样,一个总仓,然后几个分仓,那这个分仓就是你在网上买东西,就像修书人需要什么书一样。他报上书名,然后下面的下人就递交到总库,总库把书发到分仓,又从分仓把书送到需要这本书的修书人的手里等等。


        再比如说,有一部分人,就在应天府南郊庄园里面负责子部,经史子集的子部,就比如说老子,荀子,庄子,孟子等等各种子。负责这些人的,那么凡是和子部有关联的书,全部都运到应天府南郊的分库存起来。然后他们这帮人需要什么书,就从分库直接给他们发,然后看完直接送到分库。最后子部修完之后,然后再把分库的所有书运到城中心,也就是应天府的文渊阁的总库,那么再从总库换下一批次的书。然后就这么倒腾,就更加的方便,这一整套体系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物流最早的一个雏形。


        那么我们说当时直接参与编撰《永乐大典》是两千多人,但实际上为这部大典服务的人可远不止两千多人。大家一定要搞明白这个差距,你说编撰这个大典,就是说负责辑录大典的这些文化人就有两千多人,那么他们需要吃喝拉撒,需要磨墨的,研砚的,帮他们送书的,去各地收书的,然后负责仓库管理的,负责配药的,就是负责各种各样的工作吧!那人可是海了去的。这两千多多人编撰,实际上最核心的是这两千多人。那围绕着这两千多人服务的人是不计其数的,那这个人数是没法统计的。


        咱们接着讲,《永乐大典》是怎么编撰的咱们就不再多提了,反正就是不停的在编,不停的在修,然后就按照各个的套路吧,最后把它辑录成为一部大典。在永乐五年的冬天,定稿进呈给了朱棣,朱棣是非常满意的,为其作序,并亲自命名为《永乐大典》,直到永乐六年的冬天才正式成书。为什么呢?因为这一年,从定稿到成书,整整一年的时间,是干什么呢?是抄书。这个就是《明朝那些事儿》里面提到的一点,满天下的去找字写的好的人。你字写的好才能干活,但是这里面我要澄清一点就是满天下找的这些字写得非常好的人,并不在这两千多人的编撰队伍里面。


        也就是说那两千多人的编撰队伍他们只是负责编撰,他们是不负责抄书的。那么专业抄书的有专业的人员来干,都是一些专门的写手。就是满天下找的一些抄写手,聚集起来大家搞一个培训,并且有检查。那么当时对《永乐大典》抄录的要求也是非常非常之严格的,严格到乃至于苛刻。就是说它是一张纸一张纸的抄录。那么这张纸抄完之后,再抄下一张纸。那么这张纸上只要有一个墨点,哪怕是一个字写错了,这张纸作废重新再抄。那么这个钱花了,可就海了去了。首先你想永乐大典3亿7000万字,成千上万的人整整抄了一年,那么当时《永乐大典》平均每人每天都能把手都抄成鸡爪疯。


        关于这一点,官方其实是有一个明显的谬误的。你比如说某度百科里面,关于《永乐大典》的词条里面就说是两千多人连写带抄,搞了五年的时间。然后又定稿亲自抄,平均每天超50多万个字,我说你这个不是扯吗?你一个人,一天写五十多万字是什么概念?这么简单,这么粗浅的问题,竟然是成为某度百科词条里面的内容。哎呀,真是信某度得永生,吐槽一下。实际情况是什么呢?这两千多人里面也有是写字很好的,他们也抄一部分。但是绝大多数的抄录,以及誊录并不是这两千多人独立完成的。而是在全国范围内,招募这些字写得非常好的人,大家集体来。但具体多少人,招募的也没有具体多少数。可能是1万,可能是2万,也可能是3万,因为这个确实是没有办法再往下查了。


        这个是为什么呢?因为你像《永乐大典》参与编撰的人,是能把名字写进《永乐大典》的。就是我们现在翻开一本书的扉页总编是谁谁谁,下边作者,那篇文章谁谁谁都是有名字的。但是我们知道古代著书留名,更何况这么一个煌煌巨著,古今之文化的巅峰大典。可以说每一个能留到大典名字上的人,都是在当时名震一时的人。不敢说是全国名震一时,至少是放在一个府,一个县里面是顶呱呱的人物,是最有学问的人。所以你也可以想象能进到《永乐大典》目录编撰队伍的人名,肯定不是阿猫阿狗都能进去的。因为最后这个人名名单是朱棣亲自校准过后才能辑录进去的。所以这里面不可能有到处去找书的那些锦衣卫的名字,不可能有那些太监的名字,更不可能有那些普普通通比如说搞保障的,推书运书的,管库房仓库的,这些人的名字都不可能出现在《永乐大典》里面。


        所以我们现在有一些专家一说《永乐大典》就说哎呀你看两千多人编好厉害,好牛的一本书。但实际上这两千多人仅仅只是最核心的人员,是以他们为中心,整个大明帝国当时成千上万的人在为他们服务着,这个才是关键!所以为什么说是盛世修书啊,因为你看一部永乐大典花了多少钱?动用了这么多人力物力?是吧!但事实证明,这玩意是真值啊!大典确实修得很值。为什么?因为它辑录出来了当时无数濒临失传,甚至已经失传了的一些东西,都被它给辑录进去了。包括你上当时经常有官方学者举例子,比如说宋朝的神臂弓,就是纪昀,也就是纪晓岚,纪昀就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里面说,他在编《四库全书》的时候,翻到《永乐大典》。那时候他身边还有《永乐大典》,还存了一部分,但是全本始终是没有留存下来。《永乐大典》上就有宋代神臂弓的图画,当然我给大家说过有图画的,各种各样的插图都有。


        这个神臂弓是非常历害的,可以射穿三百步以外的铁甲,神臂弓正是在永乐大典里面辑录出来的。那后来神臂弓实际上是在元世祖的时候就已经失传了,也就是忽必烈的时候就已经失传了。结果后来在明初的时候,就是说元初的时候神臀弓失传了,后来在明初的时候,永乐年间竟然把它找到了。怎么做这玩意儿,是什么原理,怎么制造,怎么玩,怎么玩,还有它的图样,就是设计图纸全部收录到《永乐大典》。可惜的是《永乐大典》后来散佚以及消亡,神臂弓又失传了,就是到现在为止又失传了。


        那么不管怎么说呢,这部大典是在永乐五年的年底定稿,永乐六年的年底才彻底完成。那么我们就说一下大典本身,就是它的具体包装。那么《永乐大典》的单册,也就是完整的单册,高50厘米左右,因为有的《永乐大典》可能稍微高一点,有的稍微低一点。这个我可不是胡说八道,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有的大典高一点,低一点,至于为什么呢,因为有的大典里面的插画是带折叠的,其实就像当前的一些旅游杂志,或者一些兵器杂志,我们看里面的插图是可以展开的。那么有的插画,因为它画插图用的是白描的手法画的。而且它的比例也不同,但是为了更好的阅读,有的大典稍微高一点,稍微矮一点。并不是像某度百科上说的统一高多少,宽多少,不是这样的。不过绝大多数大典的规格还是统一的,高50厘米多一点,宽30厘米左右。就是说可能是有某几部,因为整个永乐大典分了好多部,可能是某一部,某几部大典里面,或者说插画特别多的,特殊规格的,可能说是稍微高出来,那么一点点。但也不会太离谱,顶多是一个指头,半个指头那么高。但是在它的部里面,它也是同一规格的。但整部大典有1万多部,它并不是一模一样高,一模一样宽,一模一样长,不是的。


        那么每一本《永乐大典》大概有50页左右,这个也就是两面算一页。实际上就按照我们现在书来说,一百页多一点,一百页左右,实际上就是50张纸。那么大概就是两卷一册,或者是一卷一册,或者是三卷一册等等。书页纸张用的是比较厚实的树皮纸,这个书打开之后有淡淡的墨香。这个树皮纸也是专用的纸,是专门装订《永乐大典》用的纸。这个纸是当年明朝宫廷的匠作监汇集着当时最先进的工艺,以及最高超的匠人,几百上千次试制之后发明的。因为你看,当时朱棣下的一些圣旨,《成祖实录》里面就有,有一年的某一天,匠作监就上呈了一百多种纸,然后让皇帝选。最后朱棣确定了这么一种纸用来作为大典的用纸。当然,所有纸的做法,以及它的成分来源都已经失传了。它的制作方法,包括我们今天想复原《永乐大典》的纸张,依旧做不到。


        这个纸张成分你现在通过高科技,可以测到这里面有多少纤维呀,有多少东西啊,但是你想完全复原这样的纸张是不行的。就是说这个纸是非常硬的,墨也是用的上好的贡墨。而且这个纸张标准很高,那么我们可以想想这1万多本,《永乐大典》得用多少纸?而且你用纸的数量,并不是说按照成书1万多本书的数量,你去造这么多纸。我前面也说了,很多写着写着一个墨点,这一张纸也就作废了,再换一张纸。等于说我们整个《永乐大典》,得用多少这样的纸?而且最基本的你造三张纸,五张纸,它也是有一个良品率啊!不是说你每造一张这样的纸,都符合《永乐大典》用的标准。


        那么一个是纸张良品率的问题,你不是每张纸都符合《永乐大典》用纸标准的。另一个是一个损耗率的问题,那叫什么来着的,应该叫费效比。是费效比的问题,因为你造这么多的纸,并不是正好就够用,你必须得多造一部分。因为这中间有消耗掉的,用不了的纸,写错的纸。所以你想想这么多的纸得多少钱?而且全部都是皇家监造,就是官方宫廷监造的。而且标准是最高的,在一个就是用的墨。你不要小看,不就是墨吗,我跟你说写《永乐大典》用的这些墨,全部堆一块,你弄出一个洗澡池,一点问题都没有。你想想它用了多少墨,而且这墨必须是上等墨。


        那么除了纸墨之外,还包括笔和砚,笔墨纸砚是最基本的抄书写书工具。光这些东西,加上规格,加上标准乘以个庞大的消耗量,你想想这得花多少钱?再一个《永乐大典》的表面,它是用一层黄绢包裹的,就像我们现在的包背书一样。不是像线装书,它是包背的,不像包书皮一样包住,这个黄绢之外,还有一层生丝。就是说最外层是生丝,中间一层是黄绢,再里面才是书皮。那么通过这样一个包装方式出来以后,书是非常的大气。本来它就很大,半米高,30厘米,大概一指多厚不到两指,这样的书精美包装又是绢又是丝的。往那一放,这是怎么样的一个艺术啊!


        那么我们看流传下来《永乐大典》的图片,书的正面和左上方,粘的一个长方形的书签。上面写着四个字《永乐大典》,字下面还有两行小字,说明这书是第几卷。书的右上方还连有一个小框,写着这本书所属的韵目,然后写的是该韵目的第几册。那么当时就有一个书录,就像我们查字典一样。你要查的什么目,什么录,然后你就去翻第几部第几本书,然后你就可以直接的找到了。 那么再就是关于永乐大典的行格了,我们都知道过去是从右往左从上往下的这么一个形格方式。那整部大典都是用朱墨笔写成的,就是红色和黑色。这个框是朱砂的框,外面的这个框颜色深一点,里面这个框颜色细一点。就像我们现在写这个便签纸一样,那么底边还有,绘制的各种各样边界线,有行栏,有写引用书籍作者书名等等。


        里面还有各种各样我们看着小圆圈一样的东西,这不是用笔画上去的,而是用内空外圆的,芦苇、竹子、玉或者是骨。然后笔管这样的管,竹管、芦管、骨管或者是玉管,然后蘸着朱砂印泥盖上去的。每一个小圆圈都是盖上去的,不是说拿笔画的圆圈。那么从这样一个细节,我们就知道《永乐大典》它这个要求是非常非常高的。你想,连一个小圆圈都必须是拿专门的一个笔管蘸上印泥然后盖上去,盖上这个小圈,你可以想象它的这个要求有多高?包括《永乐大典》的编排等等,用的都是当时非常非常先进的手段。当然你现在全套的《永乐大典》也找不到了,包括《永乐大典》里面好多好多检索的内容,都已经散佚了。这个编排虽然也是留下来了,但是再讲这个意义也不是很大了。因为每讲起这些东西,在非常骄傲的同时,也是非常非常的感伤。


        好吧,今天晚上又用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给大家讲了《大明帝国之永乐雄风》的第十四集,那么这集我们讲的还是《永乐大典》。虽然是紧赶慢赶,但是今天还是讲不完了。因为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内容,比如说大典后边的故事,以及大典的重撰,以及大典的意义,以及大典的一些经历,包括里面所记录的东西,我可以给大家讲的一些。大典里面有意思的东西,或者说有意思的地方,那么我们下次再给大家对《永乐大典》作解读。(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