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对“智慧”的爱、对“真理”的追求

 人类智慧的起源 2018-07-11


我们学习哲学、研究哲学,首先就要搞清楚什么是哲学?哲学能干什么?今天我准备从这两点入手,结合我自己的一点认识,谈谈我的看法。

一、哲学是什么

我刚接触哲学的时候,我的哲学启蒙老师把哲学称之为“反思的反思”,这句话什么意思?我们下面会展开来讲我们通常所说的哲学一般就指西方哲学,如果把西方哲学里“哲学”这个词做直译的话,应该翻译为“爱智慧”,它是由词根“爱”和“智慧”组成,“爱”比较好理解,关键是“智慧”应该作何理解呢?

(一)哲学是反思的反思

我们一般把知识分为三类:信息、知识、智慧。第一类我们称之为“信息”,信息比较好理解,例如,火车来了、这是个杯子、有人打架了等等,说白了信息就是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描述;第二类我们称之为“知识,例如火车是谁发明的、杯子的用途是什么、他们为什么打架等等,知识是对信息进行判断与归纳,并赋予信息一定的意义,它是对信息的第一次反思;第三类我们称之为“智慧”,例如,我们日常见的火车有拉货的火车、有拉客的火车,拉客的又有绿皮火车、红皮快车、动车、高铁等等,这些火车各不相同,我们为什么都把他们称之为火车、火车的名称和火车的实体之间是什么关系、先有火车的概念还是先有火车的实体、人是如何把火车这个“共相”给抽象出来的、人为什么会有“抽象”这种思维等等,智慧是对知识进行分析、对比、演绎,它是一种完整而根本的理解,它是对知识的再一次反思。

(二)哲学是“爱智慧”

说起西方哲学的源头一定要追溯到古希腊,最早给哲学下定义的是毕达哥拉斯,他把哲学称之为“爱智慧”。哲学就是“爱智慧”,乍一听感觉这个定义很泛泛,好像什么都没说,又好像什么都包括。但是我至今没有找到比“爱智慧”更能准确概括“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

通过前面的三个例子,我们发现即使从一个最简单的物质名称“火车”就可以问出一堆让人难以回答的问题,更不用说问一些本身就是抽象的概念了。比如,“什么是国家”、“什么是罪恶”、“什么是美”、“什么是爱”、“什么是时间”、“什么是力”、“什么是电流”等等。再不用说还有“宇宙万物的起源是什么?”(本体论)、“人是如何认识宇宙万物的?”(认识论)、“人如何去改变这个世界?”(方法论)、“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说人与宇宙万物的关系是什么?”(意义论。最后的“意义论”是我加的)这四个哲学的终极问题。所以,哲学研究的都是一些“大问题”。“爱智慧”就是“爱智者们”乐此不疲地不断面向根本的追问。

哲学就是“反思的反思”,希腊人把它称之为“爱智慧”,其实说的都是一回事。哲学就是我们对我们听、看、闻、感、知到的一切信息进行反思的反思,在这个过程中无不体现了我们对智慧的热爱。我们把这一过程叫做“哲学思考”,把这个过程中的所思所感讲述出来或者形成文字称之为“哲学”。

二、哲学能干什么

当我们问道“哲学是用来干什么的”时,绝大多数人会脱口而出“哲学是用来追求‘真理’的”。无论是追问宇宙的起源还是人类的认识,亦或是追问人存在的意义,归根结底哲学就是不断地在探寻真相、追求真理。那什么是“真理”?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想把话题岔开,谈另外一个我很认真地思索过的话题:什么是自由?关于对“自由”的论述真的是太多太多了,很多名家学者从哲学、政治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不同的角度对“自由”有过精彩的论述,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这里我想谈谈我对自由的一点思考。

何为“自由”?套用圣奥古斯丁的一句话来说,“自由,你不问我的时候我还知道它是什么,当我静下心来思考它时,却发现我对其一无所知”。“自由”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说不清道不明。但我们在谈论自由的时候往往会在其前面加上一个词“追求”,我们虽然说不清楚什么是“自由”,但我们每个人都向往自由、追求自由,我们追求“自由”的过程确是可以实实在在地体验到,只要你在追求“自由”,你就是在打破束缚,打破束缚不就是“自由”吗?所以,我认为追求“自由”的过程本身就是自由。“自由”是个不可被言说的抽象概念,它存在于人追求它的过程中,它是一个过程、一种体验。自由没有“实体”作支撑,如果非说有的话,那就是这个过程、这种体验。

翻回头来我们再说什么是真理,“真理”与“自由”这个词一样,我们在谈论真理的时候,往往会在其前面加一些词,比如,“探索”、“追求”。它和自由一样,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这个概念指引着我们去不断地探索它、追求它,这个探索和追求的过程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这个探索和追求“真理”的过程就是“真理”本身。真理不是某一句话、某一个现象,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不断地发现、认识、判断、反思、批判、实践等等。总之,真理就是一种不断修正自己观点的哲学。

(一)真理是绝对的吗

我们再谈论真理的时候,往往要在前面加一个“绝对”,表示它是唯一正确的、永恒不变的。那是否存在“绝对真理”呢?我的答案是:不存在。首先。怎么定义“绝对”?人们会说,没有任何条件就叫“绝对”。我想问的是,1+1=2是不是真理?如果按照没有任何条件就是“绝对”的话,1+1=2就不是真理,因为它是有条件的。它的条件是人认为“一分为二是天经地义的、不容置疑的、无可辩驳的”。可是真的是这样吗?人为什么不是跳过二,直接一分为三、一分为四……一分为N呢?这个问题不值得问吗?

我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些问题,人为什么要将整数一分为二,划分为奇数和偶数,它为什么不以三划分呢。既可以被三整除的为X数,不可以被三整除的为Y数。不过这也仍然是二分法,但对于人的思维来说仍然是个挑战,因为它变得“无序”了。再进一步划分,可以被二整除的为X数、可以被三整除的为Y数、既不可以被二也不可以被三整除的数为Z数。再比如,质数与合数的划分,其本身还是二分法,它是以1和自身的对立来划分的。再再比如,直线一分为二是两条射线,两条射线无限延长,那么直线能被三分吗?直线上随便取两个不重合的点,这两点之间为无限延长,这样的划分为什么没有出现在几何学中。

可能有人会说你这样划分没有意义,那么请问所谓的意义是什么?有序才有意义吗?是不是无序就没有意义?是不是脱离了以对立二分法的划分都是“无序的”?超出人类想象之外的划分难道不应该被研究吗?现代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无论是宏观宇宙世界还是微观量子世界都是混沌的、是不可知的。人类是不是只会“有序地”思考,脱离了“有序地”思考方式,人是不是就无法认知我们的世界了,因此它也就是“混沌的”和“不可知的”。

动物会思考吗?毫无疑问答案是“会的”。哺乳动物算是动物里面最聪明的,它们无论是躲避天敌,还是种群内生存,它并不完全是靠动物本能来完成的,它的脑子不是摆设,它也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更不用说一些聪明的动物,狼、狗、马、猴子、猩猩、海豚等等,它们甚至可以和人类进行一些互动,讨好或捉弄人类。那动物为什么没有产生人类那样灿烂的文化?我的回答是,动物不是不会思考,而是不会“有序地思考”(有逻辑的思考),那么“有序地思考”是如何开始的?思考怎么才能再加上一个有序?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一个概念“先验的认识形式”,即不是我去认识外在的世界,而是外在的世界被我认识的时候必须符合我本身生下来就具有的,人所特殊的认识结构和能力。

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图腾制度》一书中提出人类进行文化创造时,人通过创造符号与所要表达的意义进行二元对立,不断地进行隐喻和换喻的文化创造,并将时间与空间切割成一个个的片断,把外在于人类心灵的客体世界分门别类,形成人类所看到的世界的样子。这个创造的过程并非人类有意识所为,而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全人类的文化表象看似不同,但创造文化表象的人类心灵世界却是一致的,并且这个一致的基础就是人类以二元对立为创造模式的非理性、无意识。

沃格林在《秩序与历史》中提出,“实在中的秩序,是早在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就已发现的秩序……‘秩序’意指经验到的实在结构,以及人与一个并非他所制作的秩序——即宇宙秩序——相协调……这些关于实在结构以及调节或协调问题的洞见,远在公元前三千年的埃及的文献中就已出现。”

米兰多拉在《论人的尊严》中提出,“啊,亚当,没有一个确定的位置,也没有一种形式单独属于你,我也没有赋予你任何特殊的功能,因此,你也许可以按照你的愿望与判断,获得与拥有你要的无论什么位置、形式与功能。其他的生物的性质已经被确定,它们被限制于我所规定的范围,你没有被限制,你将依照你自己的自由意志确定你自己的性质。(基督教里亚当拥有的“自由意志”)

我想问的是,人类头脑中“先验的认识形式”人类头脑中“以‘二元对立为创造模式“意识秩序”是何时何地产生、因何产生?物质的无序为何经人脑加工就变得有序了,并且这种有序也就有了所谓的意义。其实上面提到的三分、四分……N分也还是“有序”的,只是不符合天经地义的二分。人能不能“随意分”?既一会儿二分、一会儿二十七分、一会儿一万分,那岂不是疯了吗?完全无序了。我们觉得宏观宇宙世界和微观量子世界的混沌、无序不就是因为这样吗?人脑正是因为它会有序分类,所以我们发现了“有序的、可被理解的、被我们人脑加工过的世界”;人脑也正是因为它不会无序的、随意的分类,所以我们无法认识真实的客观世界。

(二)存在客观规律吗

我们在谈论真理的时候,有人会说物质世界中存在一些“客观规律”,这些“客观规律”就是“绝对真理”,也称之为“客观真理”。真的是这样吗?谈论客观规律,首先要搞清楚怎么定义“客观”?有人会说,客观即没有主观的介入且不受主观的影响。按照这样的说法就不存在“客观规律”。

举个例子,我是学历史出身,我们学历史的人经常会问一个问题“历史有没有规律?如果有,它是客观规律还是主观规律呢?广义的历史是指我此时此刻之前的一切都称之为“历史”,一直追溯到宇宙的起源,可以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狭义的历史就是指人类的历史。

我们就要把人类的历史再做一个分类,一个是基因上的祖先,另一个是文化上的祖先,现在人类学可以把人类已知的祖先追溯到非洲的原上猿,这是基因上的祖先。从文化上把人类分开,目前人类学还没有做这个分类,因为还追溯不到文化上的那个“点”到底在哪里,即人类智慧的那个“爆发点”发生在何时、何地、因何发生,这个我们不知道,所以没法分类。虽然目前找不到这个“爆发点”,但如果把这个点按照人类历史的起点算的话,历史就是有规律的,历史的创造者是人,人的行为无论是受人大脑还是潜意识控制,它都是全体人类进行分类、判断、思考、选择、行动的结果,它符合人性的规律。只不过历史太浩瀚、太漫长,不能被人所全部认识。

因此,我认为人类智慧“爆发点”之前的历史是没有规律的。规律不可能没有主观的介入,规律是由人创造的,我们目前的紧要问题是找到人类智慧的“爆发点”在何时?人类智慧的“爆发点”在哪里?人类智慧的“爆发点”是什么?

从距今大约35003000万年前的原上猿、28002600万年前的埃及古猿、23001000万年前的森林古猿,到距今大约在1400800万年前的腊玛古猿、5504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再到距今377359万年前的早期猿人、距今180230万年前晚期猿人(过去称之为直立人),最后到距今305万年前的早期智人。从南方古猿开始这些“所谓的人类祖先”就开始制造工具(一是木棒,但年代久远且木制品易腐烂;二是石器,全部为打制石器,最古老的工具可以将其追溯到260万年前,它是一块锋利的石头片,直到100万年后,他们开始将卵石加工成工具而不再使用天然的卵石的碎片作为刀片或者刮片),但是他们工具的进步却极其缓慢,夸张点说是几乎没有任何重大的变化。这还不足以说明“会制造工具”并不能说明人类产生了“智慧”吗?只有到了晚期智人(距今451万年前)的时候,在他们的墓葬旁发现了对石器的精加工、开始制作骨器和角器、建筑房屋、生产装饰品,只有这些东西的产生才能说明人类有了智慧。因此,我认为人类学界对“人类智慧的产生”的认识进入了一个误区。

我十分怀疑人类的智商与石器的进步有关。现代基因学通过研究人类细胞线粒体基因和男性Y染色体基因发现,人类共同的母亲是20万年前的一个非洲女人、共同的父亲则是6万年前的一个非洲男人。也就是说在中国发现的200多万年前的巫山人、170多万年前的元谋人、115万年前的蓝田人、50万年前的北京人、35万年前的南京人、30万年前的和县人通通不是我们的祖先。

我就想知道这206万年之间人类的那支现代人类的祖先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他们的智能开始爆炸性的增长,而且他们生存了下来,发展出了文化,以至于今天的人类都开始研究人工智能,运用人工智能。

人类文化历史的起点在何时?人类文化历史的起点在哪里?人类文化历史的起点是什么?当一个历史问题转化成一个哲学的认识论问题时,就变成了人类智慧的起源在何时?人类智慧的起源在哪里?人类智慧的起源是什么?康德提出的“先验的认识形式”以及列维·施特劳斯提出的“以‘二元对立为创造模式是不是在这期间产生的?产生于何地?因何产生的?我们只有追溯到这里才能看清楚人类文化历史的起点;只有从历史的源头去寻找历史的规律才是一个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者;只有到人类智慧产生的起点去探索才能真正解决哲学的认识论问题;只有真正搞清楚人类智慧的起源才能建立真正的人工智能,回避人类智慧的起源去研究和发展人工智能只能是一座没有根基的大厦。

总之,我认为哲学目前的紧要任务是尽快搞清楚人类智慧的起源,人类头脑中“先验的认识形式”或者说人类头脑中“以‘二元对立为创造模式”是不是在206万年之间人类的那支祖先身上产生的?发生的地点在哪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人是不是因为会“有序地思考”才产生的智慧?我们只有在掌握了人类认识的基础——人类智慧的起源,才可以进一步研究宇宙的起源、如何改造这个世界、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性是什么、人与人的关系是什么、万物与人的关系是什么、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是什么……

 

 

赵国伟

201871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