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式妈妈与中国式家庭

 刘沟村图书馆 2018-07-11

当今社会为父母们准确描绘出了“传说中别人家孩子”的蓝图,即便一切都是未知,但却被如此深入地建构成了“无需质疑”的事情。


中国社会概括出优秀孩子必须具备的特质包括:懂事、听话、成绩好到一路读名校,最好大学也是保送直升,毕业后进入世界500强或进入仕途,领取丰厚的薪水、买房买车、结婚生子,最终成为“人上人”,如此往复,周而复始。殊不知,这种功利实用的观念往往衍生出的都是过于计较投入和产出的不健康的亲子关系。

由于缺乏前人科学的育儿经验,全民焦虑和迷茫时代的到来也是意料之中,家长们纷纷用实际行动表示,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少母亲过分臆想、夸大未来社会竞争的残酷程度,曾一度过早开发和利用孩子,这种“母亲臆想式”焦虑、不安渗透到骨子里,仿佛孩子刚生下来就要扔到斗兽场,进行搏斗厮杀。

作家三毛曾经说过:养一个小孩,没有问题。为这份爱,担一生一世的心,担不起!那么,母亲们为什么会这么轻易就被这种焦虑感所荼毒呢?

你生孩子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多选)

第5条主要存在于80后和90后的新生妈妈中,属于比较健康、新型的育儿方略;而前4条明显掺杂进了实用主义的生育观,也是大部分人都难以脱离的选择。

在中国人传统道德下的生育里,“生”是义务,是“孝”,是“上有所托”,生育之于生育者来说,是没有“自我”的。这种将人生被动束缚于义务性生育的的行为,只掩藏着自私的考量,却缺少了主动积极生存于这世间的自信和力量;这里只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却不存在基于“爱”和“自由选择”的绽放。

在长期被血缘、亲情这一类模糊化概念的掩饰下,人们没精力也不愿意去理清楚真正的亲子关系究竟是怎样,只是一味在自以为是的误区里自我麻痹。

1.孩子不是父母生命的延续。


人终究会死亡,所以总在试图寻找永恒。但是你唯一能从孩子身上验证的,只不过他的思维习惯中存在你的影子,至于其他方面,你终究不过是个局外人的待遇。从脱离母体的一瞬间开始,孩子就享有了独立的人权待遇,父母没有权利把自己的愿望投射在孩子身上。也许见证或帮助孩子完成这个愿望可以缓解自身的遗憾和悔恨,但一切都要建立在孩子的自主意愿上,否则最后也不过事倍功半,功亏一篑。

2.他完全可能成长为一个我们不认识、不熟悉、不理解甚至是厌恶的人,这是事实,我们只能接纳。

这或许就是生命的奥义,充满着无尽的可能性,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不受我们的掌控,它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基因的重复和无尽。我们的文化中,总是一再强化血缘关系所带来的捆绑义务,却从不强调和尊重个人的完整性。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父母很少能真正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去看待。

这个社会一直在用伟大绑架母亲。

很多妈妈选择了最安全的路径保障,她们更愿意以社会赋予孩子的蓝图为目标来培养孩子,为此不惜强迫孩子们放弃诸多种可能性的探索,比如放弃繁重的补习班,过个酣畅轻松的假期,仿佛孩子们只有上紧发条才能勉强谋得一个好的未来。

其实,母亲们只是害怕,害怕到不敢犯丁点错误,她们害怕孩子一不小心就偏离了蓝图,从而一步错步步错,无形中放大了错误的代价。

也许母亲只是不甘心于自己的平凡,也不甘心于孩子的平凡。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平凡和普通才是生活的常态。“不输在起跑线上”其实应该是对父母的要求,因为孩子的起跑线就是父母本身父母本身的学识修养、经济能力、道德修养直接决定了孩子奔跑的方向和高度。

01


金星曾说:“德国女人只工作,日本女人只带孩子,中国女人是超人。因为你得工作、创业、洗衣服、做饭、带孩子、打扫卫生收拾家,照顾公婆、伺候老公、教育子女,对外和谐社会关系,对内和谐家庭关系。”短短一句话,道出了无数座压在妈妈们身上的“大山”。而一旦遇上孩子生病,妈妈们就更加容易情绪暴走了。

不知从何时开始,周围的人总是说“妈妈不生气,就是孩子的好福气”“生气的妈妈,会造就一个怎样的孩子?”“别再生气了,孩子的未来都毁在生气妈妈的手里了”...

可妈妈也是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在又累又气的状态,谁还能百分百控制住脾气?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过:

好的妈妈是这种:我随时都愿意承认我的教育有问题,承认我曾经对孩子做错了一些事情,我愿意承认我的错误,我还愿意改善。

这个世界上从来不存在完美的妈妈,但妈妈们却愿意为了孩子一步一步去改善自己不足的地方,去做一个无限接近完美的好妈妈。

02

想要无限接近完美妈妈,除了妈妈自己的努力外,更需要的是家人的鼓励和理解。

去年,在上海闵行区,一位27岁的全职新妈妈把5个月大的女儿从5楼上扔了下去,随后自己也跳了楼。所幸,楼层不高,孩子和妈妈都只受轻微皮外伤,并无性命之忧。而导致这位妈妈情绪失控的罪魁祸首,是事发前的一件小事。

妈妈忙着在厨房做晚饭,睡醒的孩子不小心从床上摔了下来,丈夫却气急败坏地吼骂妻子:你不上班,连孩子都带不好!

很多全职妈妈,没有被十月怀胎的辛劳所吓住,没有被一朝分娩的痛苦所压垮,却在家人的指责和抱怨中,走到了情绪奔溃的边缘。

去年, UC大数据发布了国内第一份《中国妈妈“焦虑指数”报告》,中国妈妈焦虑指数最高的十座城市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上海,年龄上 80后妈妈是冠军。


从一线城市到三线城市,妈妈们的焦虑普遍存在。

哺乳、睡眠剥离、喂养问题、养娃困惑,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角色和社会地位的变化,这些统统都变成妈妈们内心的焦虑之源。

面对妈妈内心的焦虑情绪,如果丈夫或家人,表现的只有远离和漠视,甚至是不耐烦地指责,那么焦虑爆发的那一天,或许就是家破人离的一日。

作为妻子身边最亲近和最能依靠的家人,千万别让你们的责备与抱怨,成为压死全职妈妈的那最后一根稻草。

03

台湾心理学博士洪兰曾说,母亲是家庭的灵魂,母亲快乐则全家快乐,母亲焦虑则全家焦虑。

面对焦虑的妻子,丈夫和家人的理解与鼓励,是缓解妈妈们内心焦虑的最佳良药。

而熬制这副“良药”,所需有三。

  • 第一,给妈妈适度的个人空间与时间

很多全职妈妈,负面情绪爆发的本质原因在于劳累过度。

尤其是哺乳期的妈妈们,孩子半夜醒了,你得醒;孩子半夜哭了,你得起床抱;孩子白天睡了,你得忙家务...

给妈妈们适度的个人空间和时间,不仅能够避免妈妈的负面情绪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还能让妈妈们在自我空间里逐渐恢复精力和信心。

例如,下班回家少玩手机,多陪孩子,或者主动做个晚餐、洗洗碗,周末的时候,早起带孩子去小区、去公园玩一上午,让妈妈睡一个久违的懒觉,相信妈妈的负面情绪能够得到极大的缓解。

  • 第二,给妈妈精神上的鼓励与理解

有人说,生孩子是婚姻生活的照妖镜。面对产后情绪多变的妈妈,爸爸的行为表现的确是最直接的说明。

一个懂得分担妻子辛苦的丈夫,一个懂得在妻子焦虑时,给予理解和包容的丈夫,才是真正值得托付一生的人。主动沟通、多多鼓励,理解妻子的付出,并心怀感恩,这便是对妻子最大的精神鼓励。

  • 第三,给妈妈营造生活的仪式感

很多夫妻,在拥有孩子以后,觉得都老夫老妻了,过节日送礼物、制造惊喜都是虚头巴脑的东西,没那个必要。

但仪式感,不仅是婚姻生活的保鲜剂,更是女人返老还童的养生丸。

在特殊的日子里,给妈妈们制造简单的浪漫和惊喜,不仅能为彼此的生活增加美好回忆色彩,更能让妈妈们找回当年被珍视的感觉,让她明白,她嫁的那个人待她初心未改。

04

除去家人的鼓励和理解外,妈妈们想要化解内心的焦虑感,更重要的在于调整自己的心态。

这种心态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三点。

  • 第一,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之处

当我们在为了孩子、为了家、为了他,日夜操劳的时候,如果有做的不够好的地方或者做错了的地方,一定不要为此耿耿于怀,要学着原谅和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别跟自己的缺点不足较劲,学着原谅和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跟真实的自己和平相处,这或许是每个妈妈一生要做的最大功课。

  • 第二点,选自己所爱,爱自己所选

养孩子和拼事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无二致,都需要升级打怪、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对于已经做出的任何一个选择,我们都应该慎重对待、全力以赴,这样才对得起当初对另一个选项的放弃。

人生总是有舍才有得,选自己所爱,爱自己所选,才能做到问心无愧。

  • 第三点,学会自尊自爱,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关爱

很多全职妈妈,一头埋进家庭中,便“两耳不闻窗外事了”。

衣着随意、疏于保养,甚至放弃了自我成长。

事实上,夫妻双方,如果丈夫不断进步,妻子却原地踏步,交流和沟通逐渐不在一个层面上时,很容易产生巨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会让丈夫逐渐丧失对妻子的尊重与关爱。

任何时候不要放弃自我成长,不要放弃作为一个女人该享有的外在投资,才能享受到别人的尊重和关爱。

05

有人说,只要生孩子的还是女人,那么男女就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平等。

但事实上,物种进化赐予女性生育的能力,但这个能力是权利,而不是义务。

那些选择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妈妈们,是为爱、为家庭做出巨大牺牲的、值得尊重的女性。

妈妈不是超人,妈妈只是渴望变成超人的普通人。

不管别人如何看待,请坚信,你不是最完美的妈妈,但你一定是最接近完美的妈妈。

中国式家庭现状如何呢?

部分父母越来越不懂如何去处理家庭情感问题,男人把生活的焦点放在工作上,女人把焦点放在孩子上,都属于焦点错位。

男人往往以工作来逃避问题,女人则是以照顾孩子来掩盖问题,而这些掩盖会填满夫妻之间的嫌隙。看上去,男人变成工作狂,妈妈则沉溺于对孩子的爱。两个人都以理直气壮的态度拒绝处理夫妻间的嫌隙,更喜欢用孩子说事儿,因为用孩子说事儿,更冠冕堂皇——孩子是还小,你忽视我可以,但是不能忽视孩子。但其实,每个人都不能忍受自己被别人忽视、蔑视。


沦陷在父教缺失的时代

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而这个时代似乎越来越缺乏“父亲的教育”。

原始社会中,爸爸会带孩子出门打猎,去探索世界。而现在,爸爸没能成为家庭的重要角色,而是家庭关系中一个影子式的爸爸。对爸爸而言,家庭甚至沦为了旅馆。无论在情感、陪伴、尊重、亲密还是在问题解决方面,父亲为孩子提供的支持都不多,这说明父亲在孩子成长中并没有承担应尽的责任。


焦虑的妈妈如影随形

“祸不单行”,在中国式家庭的体现就是,当孩子拥有一个缺席的父亲的同时,老天还会给他一个焦虑的妈妈。

丈夫主动或被动的成了家庭中的隐形人,在婚姻中的母亲对于婚姻的依赖、对于丈夫的依赖减弱了,于是便把情感寄托在孩子身上,慢慢地把感情和注意力从丈夫身上抽离出来,而放在孩子身上。

但,孤军奋战的女人会难以避免的陷入孤独感和不安全感中,又会不自觉的把家转化为她痛苦的工作场所,用让人窒息的爱和焦虑将孩子包裹起来,造成孩子和妈妈之间的过度依赖。

孩子更多地生活在一个母亲的世界里,而不是家庭的世界。夫妻情感、亲子关系、孩子教育的问题也开始接撞而来。

失控的孩子

有多少孩子教育的问题,就有多少夫妻矛盾问题。

一个在家庭中被疏离的丈夫,是一个没法回家的男人。一个没办法回家的男人背后,必然有一个很寂寞孤独的女人。看似是亲子的问题,其实是夫妻情感的问题。

可妈妈那本应由丈夫承担的焦虑和需要,都被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在各种情绪中如困兽一般压抑、挣扎、暴虐、伪装。

成为妈妈“替代丈夫”的孩子,会过早的承担起成人的角色,家里会出现小大人,或者孩子会“永远做妈妈的好孩子”,而进入那种拒绝成长,依赖性强的状态,没办法探索社会,融入社会。


但当孩子开始失控,“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又会使得家庭系统重新达到一种病态的平衡。因为教育孩子的矛盾会升级成家庭的主要矛盾,从而掩饰了很多问题,让婚姻能够维持。

但是,这绝对不是一个有活力、有弹性、有生命力的婚姻。

所以,我们不如理智的思考一下:一个男人为什么没办法执行父亲的角色?难道单纯地是由于男人工作太忙造成的吗?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1
应试教育的问题或者工业城市化问题

农业文明中,孩子有很多的生存技能需要从父亲那里传承,比如说木匠是祖辈传下来的,必须要服从父式教育和管理,这是农业社会的特点。但是到了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孩子不再需要去父亲那儿学习,到处都可以获得知识,父亲的作用被削弱了。

另外,应试教育导致在孩子早期、未成年前,父亲和孩子的交流无从下手,孩子整天就是学习,母亲照顾孩子的起居。还有,就是中国的家庭关系,西方国家夫妻关系是第一关系,所以丈夫和妻子对于孩子之间的距离是等同的。但中国不同,中国第一关系是亲子关系,第二关系才是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中,显然母亲对孩子更亲,本来就摇摇欲坠的父子关系,又挤了一下,父亲进一步退居二线。

2
传统观念导致男人远离孩子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当中,本身父亲就不是重要的角色,男主外女主内是中国传统意义的家庭。家长制也是中国的传统,家长制就是父和孩子之间的这种关系,不仅仅是血缘、亲情关系,还有一种永远不可逾越的鸿沟,就是父为子纲,即上下级关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父亲会不自觉的提醒自己“要保持威严”,“不能离孩子太近”,这是一条迈不过去的沟壑。

3
男人害怕担当父亲

从心理学角度讲,男人长大必须要期待一个重要契机,就是要摆脱对母亲的依恋,而这种摆脱的阶段对于他是痛苦、焦虑的。所以男人在潜意识里对于孩子的诞生和到来总是“悲喜交加”,男人一旦有了婚姻和孩子,他童年的焦虑和分离的痛苦会呈现出来,他会有些害怕,担心妻子有了孩子后,他又要面临分离。


4
男人不愿被忽视

对于男人影响更大的是情感,因为妻子的情感势必要转移到孩子身上去,所以丈夫会有被忽视感,这种被忽视感与他童年和母亲分离的痛苦会产生联系,等于放大了他的恐惧。因为每个人心里面都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那些早期受到的创伤和痛苦恐惧,让他经常在成人的角色与孩子的角色之间转换。

男人是矛盾的动物,他既渴望爱,女人给他独一的专属;他又害怕,得到了太多的爱,又会受到束缚,没有了自由。他既想得到子嗣继承血脉,但是他又害怕孩子出生,他的爱会失去。

系统地看问题,为中国式家庭寻找出路

父亲缺席了,孩子可能出现问题,但这绝对不仅仅是男人的问题,如果你简单地认为是男人的问题,那么只能造成社会中男女之间彼此的仇视、孤立和怨气,只会导致孩子与父亲更大的隔离。

问题的正解是:女性需要去发展除了家庭之外,作为一个女人的生活。女性的天空很大,如果单单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家庭主妇的角色,那么,她在浪费生命。男人如果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那么,他无法去面对一个核心的主题,即如何面对自己的情感,如何面对自己的脆弱,怎么去挑战一个女人。

最后,想跟所有妈妈们分享在《妈妈是超人》中的这段话:

妈妈的日常,

才是最难的考试,

养孩子是阅读理解题,

不是算术题,

也正因为没有标准答案,

细枝末节的琐碎都是考验。

小到每天吃什么早餐,

如何让孩子吃青菜,

怎样处理和家人间的育儿矛盾,

如何化解孩子的负面情绪,

这场每天每刻都在进行的考试,

要做到拿捏精准,

背后是庞大的心血和纠结。

而其中最难的部分,

是孩子带来了检视自我的功课,

课本名字叫内部重生。

牵起孩子的小手,

活成更好的我们。


与所有妈妈们,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