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术研究要扭转 “重立项,轻研究”歪风

 nizijun 2018-07-11


作者:熊丙奇

7月7日,教育部社科司官网发布“通知”称,将对研究超期未完成的1453个项目进行集中清理。对这些项目不仅追回已拨经费,还要追究责任,相关责任人三年内不得再报。这次清理的范围是:2013年社科司批准立项的所有未结项、申请结项未通过或经批准延期后到期仍未结项的规划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自筹经费项目。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充分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多样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重视科研试错探索的价值,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形成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科研氛围。

联系这一《意见》,再看教育部清理科研项目,追回拨款,有舆论感到困惑,既然宽容失败,为何对没有按期结项,或者结项未通过的项目要清理呢?这还不是追求最终的成果吗?其实,宽容失败与对学术研究认真负责并不矛盾,不能因宽容失败而对申请到项目却不投入研究的学者也宽容,这非宽容而是纵容。

在我国学术研究中,存在“说过了就做过了,做过了就是做好了”的“重立项,轻研究”的问题。一些研究人员申请到课题后,还没开展研究,就因申请到课题而功成名就,由此不再进行研究。这是因为目前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均把本单位员工申请到课题,作为重要的政绩,因此,把申请课题(包括课题的数量、课题的类型)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这种评价体系是背离学术评价的,会助长学术研究的急功近利与弄虚作假,把学术研究演变为对学术资源的争夺。对于这一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已经发表公开信,呼吁不要把获得基金项目成为学者的成就,以及把某某基金获得者作为学者的头衔和身份。

教育部这次清理逾期未结项,以及结项未通过的科研项目,对扭转学术风气当有良好作用,而要收获更大效能,还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配套。

首先,在对项目开展情况进行评价时,必须引入专业同行评价,用学术标准评价研究取得的进展,不能只用一些行政化指标,诸如发表多少论文,是否出版专著等。对研究项目的成果进行数量指标评价,催生了包装成果的问题,也让一些追求学术价值的研究人员,反而面临结项通不过的风险。在学术研究中宽容失败的用意就在于此,要引导学者做真正的研究,而非一味追求功利的成果。

其次,高校和科研机构必须改革对教师、研究人员的评价指标。如果还是用获得科研项目作为考核、评价教师、研究人员的指标,那一个因获得科研项目而晋升职称的教师、研究人员,在多年后项目被撤,他的职称怎么办?对教师和科研人员的评价,应该发挥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的作用,重视被评人员的教育能力、学术能力与教育贡献、学术贡献。

这也是对整体学术管理与评价制度改革的要求。今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要求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入手,找准突破口,更加注重质量、贡献、绩效,树立正确评价导向。针对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军事科学等不同学科门类特点,建立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程序规范。推行同行评价,引入国际评价,进一步提高科技评价活动的公开性和开放性,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这需要坚定落实,把所有研究人员的精力导向做一流的学术研究。

(作者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