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扎克伯格和44位议员,一场5小时的交锋

 取反加一 2018-07-11

如果不了解Facebook泄露门始末的读者,我简单说说大致背景:


一家名为“剑桥分析”的公司被曝以不正当方式获取8700万脸书用户数据,并被质疑用来影响2016年的美国总统选举。


今天,正是扎克伯格出席众议院听证会的日子,接受44名参议员质询。


以往的扎克伯格,都是穿着由团队设计的亲民形象:灰色T恤+牛仔裤+拖鞋的搭配,甚至就这样去见投资人。


显然这个服饰搭配很成功,成功塑造出一个接地气的邻家大哥哥,让西方人更乐意信赖小扎,至少泄露门没出来之前是这样的。


这一次听证会,他穿着深蓝色西装,系着领带,表情很严肃,对听证会十分得重视。


这场听证会,扎克伯格成功演示了什么是教科书级别的公关。


在开场陈述时,有个议员针锋相对:「如果你们和其他社交媒体企业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那么我们谁都没有隐私可言。


扎克伯格念证词时,说道:「我创建了Facebook,我运营着这家公司,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应该由我来承担责任。」


小扎的信号很明显,他必须要将Facobook所有的错误归于自己,如此一来,才能让Facebook摆脱在大众的劣质印象,走出困境。


有参议员问:「Facobook早在2015年就得知用户信息被非法泄露,但却未告知用户,是否有违道义责任?」


这种问题很难回答,一答错就会成为被攻击的把柄,小扎避重就轻:「公司认为数据被删除,事情就已经结束了,因此没向联邦贸易委员会汇报。」


后来小扎还补充一句:「我们未能全面审视自己的责任,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有参议员质问:「从Facebook成立之初到现在,这14年里,你一直在道歉,让我们怎么相信你,今天你还有什么不同的道歉?」


小扎的回答很巧妙,回避了对方的尖锐质疑,阐述了自己从宿舍建立Facebook,到发展成20亿用户的大公司,一路艰辛走来,不犯错误是非常难的,但只有犯错就会立刻改正。


对于其他参议员的提问,小扎能从容应答,但他最不愿看到针对Facebook的反垄断调查,因为到目前为止,脸书没有一个真正的竞争对手,中国的微博并不算。


当其中一位参议员抓住反垄断这点不放时,小扎的言辞比较谨慎,变得犹豫起来。


参议员:「你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谁?」 


小扎:「我们有许多竞争对手。」


参议员:「谁最大?」


小扎:「我认为...类别上讲...你只要一个么?不确定能给出一个,但可以给你一堆。主要有三类,我会关注的,第一类是其他技术平台:谷歌,苹果,亚马逊,微软等......」


参议员适时打断:「他们跟你们提供一样的服务么?如果我买辆福特不喜欢,我可以买雪佛兰。但我不爽Facebook,我可以选什么?!


小扎:「我刚刚要谈的第二种类别是......」


参议员:「我没有要谈类别,我在说真正的竞争者,因为车辆厂商有许多竞争者,如果他们的车出了问题,全世界都会知道,人们就不买他们家了,买别家。私人企业中,是否有除了facebook的其他选择?」


小扎:「是的,美国人平均使用8种App,来跟朋友交流,与其他人保持联系,从短信APP,到邮件......」


参议员:「我说的是你们相近的业务,比如Twitter?」


小扎:「额,是的,Twitter在某些方面和我们功能相近。」


参议员:「你不认为你们已经垄断了?」


小扎:「对我来说,没有这个感觉。」


看完正常听证会,我明显能看出来,场上的许多参议员确实一点都不专业,他们不懂技术,更不想去了解,抓住的一些细枝末节并不能真正戳到Facebook的软肋。


当然也不是所有参议员都会针对Facebook,比如有个参议员想替小扎说回公道话,自言自语


「多好的故事啊。Facebook从大学宿舍一路走到现在的全球巨头,这个梦只会在美国实现。如果在中国,你是做不出这种传奇般的创业成就的,是吧?」


小扎显然没领悟到他的意思,又或者是为了迎合中国用户,一脸耿直地说:「其实中国也有很多厉害的互联网公司!」


参议员笑着说:「对这个问题。你本该直接回答‘没错啊’......总之答案就是‘没错’。」


听证会有两场,第一场听证会对于Facebook来说是一次小小的胜利。


我在微博上看许多人留言说心疼小扎,在一众政治大佬面前,他很像一只柔弱的小白兔。


但小扎还真的没那么脆弱,Facebook专门聘请专家对小扎进行专项训练,来应对各种问题以及被打断的情况。


整整5个小时,小扎的回答滴水不漏字句清晰,十分规范和专业,再加上态度诚恳,让投资人很满意。


这直接体现在Facebook的估价,上涨了4.5%,并创下近两年以来的单日最大涨幅。



此前有参议员提出一个疑问:「不向用户收费,你如何保持业务长期进行下去?」


小扎直接坦言:「参议员,我们靠经营广告赚钱。」


即使在第二场听证会中,委员询问:「为保护用户隐私,你们是否愿意改变商业模式?」


小扎的内心估计是极度抗拒:「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小扎给Facebook定义为科技公司,而不是媒体公司,但是利用用户信息本就不可避免,而广告是利用用户信息定向推送。


也有参议员直接反驳:「我是不是要给你钱,Facebook才能不泄露自己的信息?」


小扎停顿了几秒,开始阐述一个简单的事实:人们并不讨厌广告,人们只是讨厌不相干的广告。


当然,今天我看新闻时,Facebook的COO表示:如果你不想看到这些广告,可能会向你收费(会员)


如果要我评价小扎,他确实是一个很有城府的青年人,时刻懂得营销和包装自己,和我们的马老板一模一样。

听证会外面架起一百个扎克伯格的靶子,人们并不买账


再回到我们国内,微博作为中国的Facobook,百度作为中国的谷歌,淘宝作为中国的亚马逊,这类公司对用户隐私的使用同样不可避免。


前段时间,李彦宏说中国人对于隐私问题更加开放,这句没有前因后果的话,加上百度“劣迹斑斑”的历史,容易被人过度解读。


但我写这篇文章,并非批判国内的众多的大数据公司如何作恶,也不是为了证明外国人更注重隐私权。


相反,其实国人同样注重隐私,只是我们没有找到一个真正能为之发声抗议的有效渠道,并渐渐地被各种快消娱乐内容所蒙蔽。


最重要的一点,国人对大数据公司失去对抗的信心,变得麻木起来。


先生寄语

扎克伯格和钢铁侠马斯克的关系一直不好,而且两人对人工智能持有完全相反的态度,仅个人喜好度来看,马斯克更率真一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