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 ——张大千 固斋画荷之一 尺寸:34X68cm (点击图片可放大) 荷花又称莲花,古称芙蓉、菡萏、芙蕖,周敦颐之名篇《爱莲说》称其“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历来为古往今来诗人墨客歌咏绘画的题材之一。“一品清廉”,荷花寓意公正廉洁,是对清官的赞扬;“本固枝荣”,荷花枝繁叶茂,用荷花丛生比喻根基牢固,兴旺发达,家道昌盛。莲花多子,故可寄托多子多福的愿望。
历代画家以荷花为母题,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据唐朝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南北朝梁元帝画有《芙蓉醮鼎图》,这也许是我国最初的画荷之作。五代、北宋时期的著名花鸟画家黄筌、徐熙、赵昌、腾昌裕等都有不少荷画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里最早的荷花绘画,要推南宋画院画家吴炳在纸绢团扇上绘的《出水芙蓉图》,画面上,只有一朵在翠叶衬托下大得几乎塞满了整个扇面的花。到了明代,徐渭《墨花九段卷》中有荷花一卷,画旁题诗:“拂拂红香满湖,采莲人静月明孤……”他的另一幅《荷蟹图》也是画荷花的名作。清朝初期的花鸟画家朱耷以及以画荷出名的唐荧、王素,清中叶扬州八怪中的罗聘、黄慎、李鱓等人,以及后来的海上画派的赵之谦、吴昌硕等,都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美不胜收的荷花绘画精品。 固斋画荷之三 尺寸:34X68cm 八大山人画荷,多是浅水露泥,荷柄修长,扶摇直上,亭亭玉立,具有君子之风。用笔放逸,疏秀而具生气。八大山人曾自云:“湖中新莲与西山宅边古松,皆吾静观而得神者。”可见其画荷是观察入微,静观悟对而以意象为之,信手拈来,妙趣自成。
张大千也是画荷花的高手,人称“大千荷”, 张大千曾在他的《画语录.荷花论》说“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画荷需要正、草、篆、隶四种书法技巧,字写不好,荷也画不好”。
没骨画法创始于北宋徐崇嗣,国画花卉是以清姘艳丽为主,完全拿颜色来表现,能充分发挥国画荷花潇洒脱俗的韵味,尤其国画荷花的造型清雅优美,叶大梗长,亭亭净植,更适合表达荷花的性格。
近代张大千将南北朝、隋唐时期的重彩与宋元明清的水墨结合起来,变细笔之法为大笔泼墨,融合大小青绿、浅绛诸法,而推出泼墨泼彩法,进行水墨渍染、积染、泼染,成功地创造出重彩写意山水和重彩写意花鸟画,大千先生“泼墨泼彩”的结构,成为他独特的表现语汇,扩张了水墨表现的领域,不论在形式和意境的表现上都有超越前人的成就。
也许是执着于书法多年,固斋黄敬松钟爱画荷,近来陶醉于张大千先生泼墨泼彩画法,无论是山水还是荷花,都大量尝试创作,此次展示的十余件荷花作品均属此类。盛夏时节正是荷花竞放,水殿风来暗香满,凌波照晚妆。面对这一张张红舒绿卷,你是否能感受到一阵阵清凉来袭? 黄敬松,1972年生于闽东,自号溪岚山人、固斋。职业书画家,东一书画院院长,深南道艺术家群落成员。工花鸟,兼涉山水人物,书法雄强劲健,多次参加各种专业展赛,作品被专业界人士及大众广泛认可并收藏。
本次画荷作品优惠展销,欢迎询价 收藏电话:15899791715 (可加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