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暑假亲子沟通之孩子的心理问题是怎样形成的

 度麦心理 2018-07-12

本文参加了【护苗 • 成长】有奖征文活动


 

漫长的暑假正式登场了!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了从“压抑”向“释放”的转变。整整一学期的紧张学习,的确需要让他们放松一下。然而,“作业+补习”的假期模式,让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对抗不断升级。从暑假前后来度麦学苑咨询的孩子人数来看,这亲子之间的战火,恐怕是很难扑灭了。

但是,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除了因亲子关系出现对抗前来咨询的家庭之外,还有一些孩子的状况更让人着急,因为他们已经无法正常的上学,甚至无法正常生活。面对这样的孩子,身为父母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却无计可施。

孩子的心理问题是怎样形成的?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每一种心理问题的出现,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果。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注和无形束缚,对孩子过高的要求和期待,无法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无法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给予他平等的对待,以及不当的言语和态度对孩子内心造成的伤害等等,这些看起来司空见惯的家庭教育模式,正是孩子出现各类心理问题的根源。

 

 于是,当孩子刚刚出现学习上的问题时,父母通常的手段是“连哄带骗、软硬兼施”;收不到效果后,就可能采取高压政策,让孩子更加叛逆;直到孩子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无法正常生活了,父母才意识到:得求助了,靠自己的力量已经无法解决了。

因此,在每一次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听得最多的话有两类:一类是父母不断指责孩子所犯的错误,一类是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倍感委屈。最常见的语句是:“他怎么能这样?说不上学就不上学了,问他什么他也不说,也不想想,他长这么大,我为他付出了这么多,什么都不舍得让他干,就只让他学好习就行,他怎么就做不到?”

其实,在亲子关系中,无法放手的永远是父母而不是孩子。从怀胎十月到牙牙学语,从蹒跚学步到独立自主——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对父母从完全依赖到逐步远离,每一点变化都牵动着父母的心,让父母无法放手。然而,无论父母愿不愿意,都需要提醒自己去接受与孩子逐渐分离。

 

 很多年前有一首歌,名字叫“有一种爱叫做放手”,而这句话,也正是我经常对前来咨询的父母说的。放手,意味着父母要主动收回对孩子的过度关注,解开以爱为名的各种束缚;放手,意味着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思想,理解孩子的行为,平等地对待孩子;放手,意味着父母要充分的信任孩子,允许和接纳孩子的个性,并支持他们走自己的路;放手,意味着父母要和孩子同步成长,并成为孩子的榜样;放手,意味着父母要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分清责任,拉开距离,守住界限。

 

 没有人愿意活在他人的期待里。前来咨询的孩子对父母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有需要的时候,我会向你们求助;不需要的时候,请你们消失。”因此,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记得:无论你怎么焦虑,孩子最终会成长为他原本的样子。与其在与孩子的对抗中内耗严重,不如对孩子放手,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成长自己。

因为——孩子需要榜样,而你就是他最好的方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