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争论小升初 | 无奋斗不青春,一位北京拼娃家长这样说

 laudal 2018-07-12

这几天我们连续推送了三篇有关小升初的文章,希望可以从多个角度呈现这个时代对教育可能有的理解和态度。没有哪两个孩子完全相同,教育的过程也充满了变数。关键是,家长能否以平常心、以超越功利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接受教育的过程,至少不应把过度的焦虑和压力传导给孩子,干扰孩子的自然生长。毕竟,教育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应制造生活的困局。

文 | @这不是个马甲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家长帮北京站

2018年5月,我和儿子共同走完了从小学到初中升学的整个过程。我想说一下自己的几个深刻体会。


第一个,天才是真实存在的。

我们在各种升学的考试、面试活动中,见到了不同水平的孩子。可能大多数家长都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不错,有的家长见到别的孩子很强大,会自我安慰,“他们不过是多上了几个课外班”,或者“他们用力过猛,上了大学就会后劲不足”。

这样的自我安慰,少数时候成立。但我们不能遮蔽自己的眼睛,不去看客观真实的世界。

真实的情况就是,孩子与孩子之间,是存在智商差异的。

影视剧里通常把高智商的人描写成情商很低,不修边幅,但这是常识的偏见。

《自然》杂志去年有一篇长文,写过严肃的学术界对天才的看法,主要有两个观点:第一,智商是天生的可以遗传,并且智商在人的一生中比较稳定,不能通过刷题等办法提高;第二,智商是通用智能,智商高的人各项素质都很高,包括情商和体育。

这个结论,和我最近的观察十分吻合。比如家长们分享各自孩子的情况,常常见到一个优秀的孩子,不但各科成绩均衡优秀,竞赛获奖,还有一两项特长,并且参加过许多许多课外活动、演出和公益。见到孩子本人,也是风度翩翩,令人喜爱。

我记忆深刻的是一个孩子四次参与“登珠穆朗玛”活动,虽然只到了山脚。还有一个孩子自学,靠看书裸考通过FCE,这都是令人咋舌的成绩。

你看,智商高的孩子,并不是每天赶着上各种课外班,然后拼命做题而已。所以承认个体差异,多认识一些孩子,我们会自然地知道自己的孩子大概在什么水平,进而调整他的学习强度,设立适合他的目标。

尤其是升学的时候,高估孩子,会不切实际地追求一流学校,做很多无用功,还焦虑得不行。低估孩子,当然更是不妙,是家长在偷懒。

第二,数学依然很重要。

大约二十年前,就有一种声音一直在矮化数学,著名的韩寒还说什么“学到初二就可以了”,影响了很多人。但真正从事教育的人,一直知道数学的重要性。

妖魔化奥数的文章,通常是讲一两个悲惨的故事,然后得出结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应该被这样的文章影响,我们要看真正的科学研究。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有专项研究,一个长达45年的跟踪调查,我直接说结论:数学成绩是比智商测试更精准的“成才预测指标”。通过智商测试寻找天才儿童的方法并不精准,但数学可以做到。

我看到过不止一个家长,在小升初的过程中,遗憾没有让孩子学奥数, 因为他们发现,现在的学校还是在用奥数成绩筛选孩子。


我想说的是,学校这样做是有道理的,长期从事教育的人凭长期经验,就可以发现数学成绩好的孩子,未来更容易有成就。所以无论社会上的风怎么刮,未来数学依然会很重要。

现代世界和未来世界,依然处处需要用到逻辑和数学。

当然我想另外强调一下,数学好的人很厉害,是就全体人类平均而言的,不能推出“数学好的人统统都厉害”和“数学不好就不厉害”这样的论点。

第三,孩子是折腾不坏的,但也很难折腾好。

如果有了第一和第二点认识,大概我们会选择用奥数来折腾折腾孩子。有的人痛苦地成功了,有的人痛苦地失败了。这两种情况都比“逃避折腾”好一点。

有一句话很毒舌,说“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折腾成功的孩子,一脚踏入了数学花园,他们开始欣赏数学的美妙,还有智商上的成就感。

折腾不成功,我特别想对这些家长说一下,除了极少数偏才,初等奥数对普通孩子而言,是至少可以入门的。用对方法和足够的时间,加上家长的耐心,奥数不像他们鼓吹的那样,是孩子不堪重负的噩梦。



我们家的孩子是普通孩子,他晚熟到什么程度呢?三年级的时候还是一条梦虫,很多字都是反着写的,数学应用题看几遍也不明白在说个啥。

我的办法叫做“每天多学半小时”,从趣味漫画开始,很多数学和科学漫画书,是入门的好帮手,比如我们当年反复看的一套书《幻想数学大战》,都已经翻烂了,孩子还看得兴趣盎然。我还会给他找一些科普故事。

接下来遍访名师,找一位温和幽默的老师,这很关键,至少孩子不会被吓唬住。网络上还有很多经典的数学课程,趣味题目,只要家长用心,一定能找到“点燃”孩子的数学思维的那根火柴。

孩子折腾不坏,他们皮实着呢,尽管去尝试。突然有一天他开窍,那个“灵光乍现的时刻”是非常令人喜悦的。

但要说孩子折腾不坏,其实他们也很难折腾好,因为教育的确和玄学一样,摸不着看不见,也没有一定之规。但我们至少应该要去试试。

我的建议是,早点开始,然后慢慢来,这样比较“快”。

第四个体会,在关键时的科学决策。

我有一个不太理解的问题,很多人在小问题上特别纠结,比如小孩子哭了是立刻抱起来,还是延迟满足。比如能不能吃肯德基,比如看书的时候能不能听音乐。好像做错了一点就会毁终身。遇到更大一点的问题,上什么中学,他们居然随遇而安起来,还说什么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猜有的家长是觉得无论在哪里上学,都有好有坏。这不能说是错的,但多少有点和稀泥。论坛里有位家长留言说,家长是孩子的下限,而孩子是自己的上限。我很认同这个说法。

关键的时候,孩子迈出的步伐,值得家长们认真对待。比如选择什么样的升学路径,未来选择什么职业,和什么样的人结婚,等等,不在这种时候做功课,而是每天纠结是否吃了转基因食品,是挺奇怪的思维。

至于小升初的决策,首先我们可以做的是扩充选项。既然有复杂的升学体系,也意味着我们可以争取到更多选项。

其次,孩子一般不能从长远考虑,家长应该替他考虑这个问题。学校风格如何,交通每天需要多长时间;学习的竞争程度是在孩子的承受范围内吗;顺利的话三年以后是什么情形,不顺利的话又是什么情形,等等。

还有一点,如果决策中最坏的情况发生,也要保证孩子能接受,从心理上要给他这样的准备。

最后一个体会,也是最强烈的感受,整个小升初的过程,是剧场效应的最显著表象。

剧场效应,指的是剧场里大家本来坐着看戏,有人站起来,接着另一个人也站起来,最后只好大家都站着。又有人站到了椅子上,最后的结果是大家都站在椅子上才能看见。

和坐着的时候相比,这会儿谁也没有优势,谁都更加不舒服,但是谁都是制造混乱的参与者。

有人说这是监管者的责任,其实监管者每推出一项治理失序的措施,又带来其他的不公平。它是个复杂难解的社会学问题。至少我现在没有看到一篇文章,指出了真正的解决之道,也许只有到系统完全崩溃的时候,这个效应才会完全消失。

作为家长对教育制度不满,也有人身体力行抗争的。以前送到国际学校好像是一个解决方案,但是现在的国际学校压力也一点不小。也有一些推崇新式教育的先行者,我很敬佩他们,但我有个预测,最后他们还是会被剧场效应裹挟进来的,因为它也在社会生态系统之中。

以上,都是我作为一名普通北京小学生家长的真实感受,有不成熟的或者不恰当的观点,欢迎理性探讨。

本文转载自微信号“家长帮北京站”(ID:beijingjzb)。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