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么多款湿,哪一款是你的(三)?

 会飞的猪SHILI 2018-07-12

中医中有很多“湿”,到底如何分类判断呢?今天继续来给大家介绍湿热蕴脾和脾虚生湿

五、湿热蕴脾

证候:身热不扬,午后加重,汗出热不解,脘腹胀闷,口腻纳呆,头身困重,或肢体肿胀,腹痛,便溏黄臭而黏,或夹黏液,小便黄短,妇女带下色黄,舌红,苔黄膩或滑,脉滑数。

身热不扬,午后加重,汗出热不解:身热不扬的意思是身体发热,但用手捂在肌肤上,一开始不觉

得很热,但按的时间越久就觉得越热。身热不扬关键是湿热并存,湿把热裹在体内,这个热很难一下透出来,裹在体内的热只能慢慢地从内向外透发。

六、脾虚生湿

证候: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脘腹胀闷,口腻纳呆,腹痛,便溏而黏,或夹黏液,头身困重,或肢体肿胀,妇女白带量多,舌淡胖,苔白膩或滑,脉缓或弱,病程长。

这个症状与寒湿困脾很像,只是多了几项: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脉缓或弱,这实际上是气虚的表现。所以气虚表现+湿浊或寒湿困脾表现,诊断就变了,变成脾虚生湿。(待续未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