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的调研

 悟缘斋 2018-07-12

关于我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的调研

2018年初,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拥抱新时代、践行新思想、实现新作为,认真落实中央“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新部署,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国和省市《志愿服务条例》精神,我们对近年来全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组织、队伍建设、项目实施、平台发展和品牌项目和精品工程,特别是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探索褒奖激励机制、推进农村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等情况开展了较全面的调研。

一、基本态势

(一)完善机制,有效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有序开展

从调查和梳理情况看,学雷锋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我市几个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一道亮丽风景线。目前,我市学雷锋志愿服务的领导机制、机构设置、信息平台、学雷锋志愿者注册总数及党员、巾帼、青年、社区等各类学雷锋志愿者人数以及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数量及分布和发展现状等情况如下。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协调、把控引领,去年下半年开始,在积极推进和筹备成立我市学雷锋志愿服务联合会,目前基础工作基本就绪,已经进入成立筹备阶段。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将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全市绩效目标考核和各单位年度工作测评体系之中。协调市编办在文明办增设了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处,明确了专门指导全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的职能。2014年协调开通了学雷锋志愿服务微信工作平台——即“文明我V志愿”微信公众平台,平台下设学雷锋志愿者、志愿时和志愿汇3个主要栏目,制定了相应的工作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并从运作资金、办公环境、基础设备等方面加强了投入,使该平台可以顺利运行,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宣传、项目发布、经验交流、典型推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我市学雷锋志愿者总数达20多万人,其中,以各种形式注册的近19万,党员学雷锋志愿者2万人,巾帼学雷锋志愿者2.35万人,青年学雷锋志愿者近13万人,社区学雷锋志愿者3万。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约4000个,相对比较规范和活跃的主要分布于高校和市县区共青团、妇联、残联、红十字会、慈善总会及民间非政府组织之中。其中,学雷锋志愿者工作较成体系的单位主要有团市委所属的我市青年学雷锋志愿者协会、市妇联所属的巾帼学雷锋志愿者协会、慈善总会所属的市慈善义工队及纯民间组织的我市雷锋文化传承中心、我市学雷锋典型联合会等,它们的学雷锋志愿者数量约占全市学雷锋志愿者总数的80%以上,是全市学雷锋志愿服务的主要力量,也是全市组织开展活动较集中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组织。

(二)强化制度,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1.探索项目化运作。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村屯中动员号召广泛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在原有的“邻里守望”、“文明交通”、“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传统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基础上,根据省办要求,近年来又丰富内容、创新载体、拓展领域,整合资源,将学雷锋志愿服务精神渗透到社会管理之中,特别是今年全市以“弘扬雷锋精神,建设文明我”为主题,组织和号召全市各级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和团队,围绕敬老爱老、扶贫帮困、生态保护、文明交通、文明旅游、弘扬时代新风等内容,广泛开展“三关爱”和“六走进”等群众性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深化“春暖辽宁 爱在我”、“暖春行动”等主题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强力推进全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更好发挥广大学雷锋志愿者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实现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全覆盖,针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员、困难群众帮扶等服务对象,走进学校、乡村、家庭、军营、社区、企业,积极开展地气十足、丰富多彩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为全市弘扬雷锋精神,建设文明我营造更加浓厚的社会氛围。不完全统计,去年底至今年3月末,全市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群众性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各类各具特色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近6000场次,参与学雷锋志愿者和群众达10余万人次。在晚报上策划发起了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公布与认领、常年推出的《奉献一点爱,点亮“微心愿”》“微心愿”认领等活动,开设了“文明我V志愿”专栏,广泛宣传推介学雷锋志愿服务,不断扩大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学雷锋志愿者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感召力和影响力。

2.加强学雷锋志愿者骨干培训。2014年底我学雷锋志愿者培训学院成立后,我们不断完善培训工作,从去年开始每年培训经费提高到了5万元,专用于培训学院教育教学。一方面组织编写了培训教材,新版教材也即将投入使用,增加了具体实践内容。另一方面调整充实了师资队伍,调整了专职讲师队伍,将更有实战经验的教师安排进来。同时,广泛发动和招募,从培训学员中精选了多名骨干学雷锋志愿者作为社会讲师,从实践角度向广大培训骨干传授相关业务知识技能,传播学雷锋志愿服务文化,有效提升了培训实效。第三方面是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对学雷锋志愿者培训工作组织机构、学员登记与日常考核、教学计划安排、结业证发放等都做了详细规定和说明。四是建立一批实践基地,近年来为更接地气、更广泛地传播学雷锋志愿服务理念与宗旨,协调和联合市教育局和各县区,依托现有职业中专、市民素质教育学校、社区党建服务阵地等,建立了10多个学雷锋志愿者培训学院分院和实践基地,使培训工作有理论、有实践,让广大培训骨干更受益。

目前,培训学院已举办10余期培训,成功培训城乡骨干2500多人。还增设了现场观摩和座谈交流课,增加了写心得体会环节,已收到数百件心得体会和建议,并正在编辑整理全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典型创新案例一书,计划将引入培训教学。

3.坚持重点活动牵动引领。近年来,我们每年年初都会策划启动一项具有牵动引领作用的全市性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号召和动员全市相关单位部门和各级各类服务组织,积极参与,贯穿全年,确保全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全覆盖。例如:那么,此前我们每年都会创新载体或深化形式,以主题活动为牵动,确保全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例如: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营造了文明行路、文明骑车、文明乘车、文明行车、文明停车的良好氛围。

(三)积极争取,努力探索学雷锋志愿服务褒奖激励机制

一是将学雷锋志愿服务的褒奖激励和回馈制度以地方法律法规形式加以认定,修订了《我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条例》。明确提出了市、县(区)人民政府对表现突出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学雷锋志愿者及对学雷锋志愿服务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目前,我们正积极协调推进这项工作。

二是每年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专项经费中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的褒奖激励工作,但目前还仅限于组织和团队,只在2015年为引导和激励更多的青年学雷锋志愿者,带动其他学雷锋志愿者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完善团队建设,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建设,进行了1次年度优秀学雷锋志愿者、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的评选表彰。但是,调查显示:全市各单位和各级各类团队组织的褒奖激励工作始终在进行中,只是还没有形成规范化制度化。

全市在学雷锋志愿服务的褒奖激励、回馈及相关措施和配套制度等方面,差距还很大。截止目前,虽然仅获得全国“四个100”典型称号的仅有3,荣获了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服务项目1个。另外,有6名学雷锋志愿者、4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4个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4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社区分别获得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最典型荣誉称号,有14个社区、村屯获得全省基层学雷锋志愿服务双百示范点称号,但是这也实现了全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的新突破。

(四)城乡兼顾,同步推进农村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

我们在全市城区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学雷锋志愿服务热潮的同时,还不断拓展渠道,延伸触角,想方设法带动和促进广大农村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如培训学院根据县区农村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实际需求,不定期组织教师专程上门培训,把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文明村镇、文明家园示范村评选考核的要件之一等等,有效促进了农村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的健康深入发展。如:

调研发现,我市目前农村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不亚于城区活动,也开始呈现出下列六个特点:

一是队伍越来越壮大。农村各级学雷锋志愿者协会以各志愿者分会为依托,在原有团队基础上,不断扩大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在社会的影响力。先后又涌现出学雷锋志愿服务爱心团队,成为广大农村学雷锋志愿服务新生力量,注入了新鲜血液。

二是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如:常态化开展的清洁环保护绿活动、交通劝导文明出行活动、扶贫攻坚·志愿者在行动、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扶贫济困、助医助学助农等各种形式的各类公益爱心活动,受到广大农村群众一致赞誉,影响日益广泛。

三是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越来越涌跃。目前,各种农村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报名,也已经需要限制人数,还有的是慕名而来,有的开自家车或坐长途客车不远几十公里路参与活动。

四是活动越来越频繁。除坚持常年开展活动的以外,新发起的团队组织相互较劲,几乎每周都有活动。因为团队组织多了,大大小小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近乎天天可见,此起彼伏,热潮不断。

五是涌现的道德模范典型越来越多。近年来,基层先后隆重举办各自的学雷锋志愿服务表彰大会,“学雷锋优秀志愿者”、“优秀团队、“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优秀工作者”先进典型层出不穷

六是深入民心影响力越来越大。现在,在广大农民间 “你加入哪个团队了?你们搞了多少次爱心活动啊?”的相互询问,似乎显得更加时尚,正在成为时代新风,不少农村学雷锋团队组织的声誉在城区也是响当当的。

那么,单就推进农村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我们觉得主要有这么三个方面:

一是各级党和政府要切实把农村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当做本地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引起足够重视。

二是要想方设法给予尽可能的必要的活动经费保障,而且要制度化,特别是是对志愿者的人身保险和表彰奖励资金,更要优先考虑。

三是要积极推进把志愿者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时限、次数,特别是党员干部业余时间参与民间学雷锋志愿服务情况,列为干部提拔重用的先决条件。

二、问题不足

1.品牌创建力度不够。近年来,虽然全市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有了长足进步,“队伍+基地+活动”的长效模式得到持续完善,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道靓丽风景。但一些好的品牌并没能坚持下来,传统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创新不够,就我市而言,公益机构很多还没有注册,原因是注册的过程“不太容易”,这就意味不太可能得到机构发展资金,就不太可能拥有固定的专职人员,就很难谈得上工作效率和连续性,也存在着太多的不稳定性,更难谈及品牌创建。呈现出偏于开展活动的多,重问题的少;短期活动的多,长期坚持的少;流于形式的多,富有鲜明特色的少;普通志愿者多,有专业特长的少 “四多四少”的问题,结合本单位、本地区实际持续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前瞻性活动的不多,还未形成有影响力的特色品牌。

2.志愿理念宣传不够。调查显示,在对“你对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了解吗?”选择“不了解”的约占4%,“不太了解”约占83%,很了解的约占13%。问卷分析发现,虽然学雷锋志愿服务社会影响力日渐提高,志愿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很了解”的比重明显提升,但社会各界和群众对学雷锋志愿服务的知晓度、认同度和参与度还远远不够,没有形成一定的态势和氛围。相对于全市“弘扬雷锋精神  建设文明我”的大趋势和大氛围,还极不相衬。调查中,有少部分人依然以为,学雷锋志愿服务就是学雷锋做好事,甚至个别人还认为是走形式应过场,是形式主义、是作秀;一些人也认为学雷锋志愿服务是有闲暇、有闲钱的人从事的慈善活动,与己无关;甚至还有个别单位认为学雷锋志愿者是廉价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雷锋志愿学雷锋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制度建设基础推动不够。总体来看,还没完全形成规范统一的激励机制、项目机制、奖励机制、档案管理制度、工作会议制度等,使得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团队管理、凝聚力、组织机构、工作分工等都还没有到达最佳状态,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工作的深入开展。目前,全市各县(区)均分布着各级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还有的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有了一定影响,但并没有依法在民政部分注册。一些街道、社区学雷锋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和学雷锋志愿者工作站的组织机构还不够健全,一些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不规范,挂靠多头,缺少相关信息登记、活动规划、骨干教育培训、各种工作机制等等,另有一些企业因改制、人员流动等原因,导致学雷锋志愿者流失,活动开展无法深入,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此外,一些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人员少、学雷锋志愿服务时间不灵活,学雷锋志愿者缺乏专业知识等因素也影响制约着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基础建设不扎实、不稳定,难以进入良性发展。

4.工作模式思考不够。我们现阶段推广的学雷锋志愿者工作模式,依然存在着浓厚的官方色彩。它的“民间”组织特点显示不充分,虽也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但在组织内部的管理层面,有许多是公务员或党政官员兼职,活动开展往往是行政安排,等同于政府部门日常工作部署。这种工作模式导致了由于依附关系,工作中出现了缺少经费、专职人员,工作主动性较差、创造性创新性不强等等现象。当前,国内官方色彩较浓的“民间”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还是主流,学雷锋志愿者工作似乎就是群团部门工作的载体和重要力量。于是目前出台的大量相关法律法规中,都出现了要求当地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的条款,一个非政府组织的“民间”志愿组织行为也要政府提供经费支持,而非是制度性的褒奖激励,似乎还需商榷,起码目前看还是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领域工作模式认知的一个误区,应该引起重视,值得研究。

5.褒奖激励探索不够。在各单位、社区、志愿者组织、社会服务机构等建立健全以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志愿者星级评定制度;广大学雷锋志愿者和服务组织及时方便的注册登记;对各级文明办每年推选、表彰、宣传的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社区如何给予资金奖励与扶持;对具有可复制推广、可持续开展、特别优秀的志愿服务项目,如何给予项目资金支持或资助;对获得各级优秀组织和志愿者如何纳入评先、评定职称范围,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或晋升等等问题,都不是各级宣传部和文明办能够确定的。所以,学雷锋志愿服务褒奖激励机制,应该由各级党委政府来统筹,起码是民政部门的确认。目前,各级党委部门虽然能够命名表彰,但并不具备政府行政确认,仅限于评选表彰,难以吸引志愿者,调动积极性,缺乏必要的褒奖激励机制、学习培训机会、商业购物优惠和就业升学优先等等。只有在给予学雷锋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先进荣誉的同时,并具体落实褒奖激励措施,才能让机制落到实处,切实发挥功效和作用。

三、对策建议

1.创新载体,致力打造品牌。学习和借鉴国际国内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的先进经验做法,扩大视野、兼收并用,以顺势而为的思维,以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新的运作模式和工作机制,切实将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积极改善活动开展不平衡、规范管理有待提高、活动项目还缺少主打品牌、重捐款捐物轻公益活动等问题,使其成为新时代培育社会文明道德风尚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抓手。

2.整合资源,努力形成合力。要把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通过体制外运作与体制内协管、自我团队经营与购买政府服务等方式,有效调动各类非政府组织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探索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的社会化运作模式,注重运用社会化手段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充分发挥组织、教育、民政、文化、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红十字、关工委等相关部门的优势,努力形成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联动互动的协调工作机制,共同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机制化、常态化。

3.强化管理,不断完善机制。要着力解决志愿者组织注册问题,这是长期以来焦点难点,辽宁目前还急需业务主管部门放开注册。要在强化管理的同时,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机制,把学雷锋志愿服务作为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测评和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根据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要求,加强对学雷锋志愿者的教育培训力度,统筹协调、引导引领,不断提高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探索和不断加强学雷锋志愿服务褒奖激励和回馈机制,由政府权威部门制订建立以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星级认定制度,制订对各级党委部门命名表彰的优秀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和个人进行资金支持、扶持和资助的相关政策。

4.开拓视野,选准团体定位。从全国来看,志愿服务做的相对比较好的是一二线城市,这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有关,但是志愿服务不只是大城市需要,某种意义上说,越是欠发达地区越是需要志愿服务。为欠发达地区从物质到精神和知识层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实现共同富裕、共享改革成果的愿景,同时也减轻了政府很多想做又做不来的工作。现在很多公益组织服务内容同质化严重,做的仅仅是活动,徘徊在初级的爱心道路上,谈不上专业化更缺少高度和深度、缺乏创新思想,没有考虑到公益项目和组织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志愿服务不应该拿过程当结果,沉醉于“做”志愿者,而应该深入深刻思考做志愿者的目的是什么,进一步提高理性思索。

5.关于奖励和保险等的借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