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分钟读完:《精要主义:如何应对拥挤不堪的工作与生活》

 炫先森 2018-07-12
 

 

 炫先森的读书笔记。如何应对拥挤不堪的工作与生活?格雷戈·麦吉沃恩提出了“精要主义”。实际上,我对概念这种东西一向没有什么概念。我在意方法与实用。所以,你有机会看到下文。你可能认为这么简单的方法自己已经非常了解,但必须不断有声音来提醒,才能促发一点点行动。

 共计2700字+加料400字。阅读时间6分钟。


 

 




你为什么会陷入拥挤不堪的工作与生活中?

  这证明你做人还不错,算是成功——我们成功了,会被冠以“可以去找的人”的称号,成为其他人眼中的“资源”。这时候,会不断有人来找你合作。这样,我们得到了更多的选项和机会。


  然而,成功带来的这么多选择和机会,又会令最初通向成功的那个专注点土崩瓦解。成功变成了失败的催化剂,它会让人陷入盲目地追求更多。


  那么,我们究竟该不该追求或者证明“做人还不错”?


  其实,问题不是出在这个上面。问题出在我们的选择上——我们可以选择如何支配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若无选择,讨论权衡取舍就没有意义。或者说,如果你不能安排生活的优先次序,就只能任由别人替你安排;要做的决定越多,决定的质量就越差。


  太多的事实可以证明,几乎一切都是噪声,只有少数事情价值非凡。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费时费心地去辨别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有些事情比其他事情重要得多,因此费力找到它们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究竟应该怎样避免拥挤不堪?

  针对避免拥挤不堪,格雷戈·麦吉沃恩提出了“精要主义”。


  精要主义是对更少但更好的不懈追求。这意味着不是偶尔为之,而是把追求更少但更好当成行事的铁律。


  精要主义不是如何完成更多的事情,而是如何做好对的事情。它也不是提倡为了少做而少做,而是主张只做必做之事,尽可能做出最明智的时间和精力投资,从而达到个人贡献的峰值。


  简而言之,是把时间和精力用在经过精心挑选后的少数事情上。这意味着需要战略性地淘汰那些不重要的事。


究竟该如何战略性地淘汰那些不重要的事?

不是yes就是No:适用于人生任何领域


  TED人气演说家德雷克·西弗斯描述了一个简单的技巧,让人们在选择时可以更加精细:如果自己彻底地、无条件地确信要去做什么事,那么就答应;任何事情,只要不是那么确信,就断然拒绝。


  Twitter公司的一位领导说:“如果答案不是一个确定的YES,那么就应该是一个肯定的NO。”这是对精要原则的一个简明扼要的概括。这位领导就是这个原则的身体力行者。在他面试的求职者中,如果没有一个人能够打动他,他就会全部拒绝——我们都不止一次看到过创业公司CEO事后总结规律,宁可人手不足,也不要匆忙招进来不合适的人。


  还有,当他发现自己对已报名要参加的好几个在全球各地举行的会议兴趣并不大时,就决定待在家里,放弃所有这些会议,把省下来的12天时间用在效率更高的事情上。


  再回想一下,当我们用一种宽泛的标准:这件衣服我未来哪天还有没有机会再穿,衣柜会遭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它就会被几乎不穿的衣服塞得满满当当。


  但如果问问我真的喜欢它吗,那么我们就能狠下心来清除那些杂七杂八的衣服。我们可以举一反三地将这种标准运用到做其他选择的时候,人生任何一个领域的选择都可以如此作出。


对价值评分:辨别真正重要的事情


  在做人生各个领域中的决定时,超级精挑细选的方法有着明显的好处:如果我们的选择标准过于宽泛,就会发现面对的选项太多太多。更重要的是,对选项的价值评分,能让我们更加自觉、更有逻辑、更理性地作出选择,而非听凭一时心血来潮或受情绪支配。


  当然,要运用严苛的标准需要我们高度自律。但,不运用的话,代价会更高。


  非精要主义者在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中作选择时,运用的是一种盲从的、无法明确表达的标准。比如,“如果经理让我做,那么我就做。”甚至更宽泛些:“如果有人让我做什么,那我就努力去做。”还有比这更宽泛的标准:“如果公司里有别的人在做这个,那么我也应该做。”在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对别人的所作所为更加了如指掌,这种宽泛标准会带来极其严重的负担,因为它会大大增加我们“应该”做的非精要事务。


  我合作过的一个执行团队曾经一度确定了三种标准来筛选要承担的项目。


  但过了一阵,他们就变得越来越不加选择了,最终这个公司似乎只剩下了一种通用标准,那就是客户让他们这么做的。结果,团队士气骤然大减,这不仅仅是因为承担了太多项目而让团队成员不堪重负。还因为,没有一个项目被证明是值得做的,他们的工作缺乏明确的目标意识。


  更糟糕的是,公司的经营行为在市场上变得极其大众化,以至于失去了辨识度。


  只有通过确定极端标准,他们才能摆脱那些耗尽他们时间和资源的70%和80%的工作,聚焦于最有意思的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让自己在市场上被人一眼认出。而且,这种体系使员工能够自己选择工作项目,以便达到个人贡献峰值。


培养说不的勇气:这是一项最难掌握的神技能


  说“不”被格雷戈·麦吉沃恩视为“成为精要主义者最重要,也是最难掌握的技能之一”。格雷戈·麦吉沃恩引用管理学家史蒂芬·柯维的话说,“头等大事就是要把头等大事当做头等大事”。


  史蒂芬·柯维计划在一次演讲之后,带自己12岁的女儿夜游旧金山。但在演讲结束后,刚好碰到一位很久没见面且有商业往来的朋友。他们热情地拥抱交谈后,朋友邀请柯维一起去渔人码头吃晚餐。柯维如此回绝:“看到你真是太高兴了。去渔人码头吃晚餐太棒了!但是今晚不行。辛西娅(女儿)和我有一个特别的约会计划。”这一场对话让柯维的女儿记忆深刻,也让她了解到自己在父亲心中究竟有多重要。


  格雷戈·麦吉沃恩说,你要设置一个自我提醒,每个人都在贩售一些东西——一种想法,一种观点,一种主张,来换取你的时间。清楚地知道被贩售的是什么,有助于我们更加谨慎地决定是否去购买它。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每个人都要学会果断放弃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这一点很多经济学家也都提示过,但人其实很难果断地放弃一件已经投入了不少时间和精力的事,就好像我们总是自我安慰:这件衣服总会有穿的场合——总是觉得自己什么时候会再用到,但这其实是“禀赋效应”在起作用,即敝帚自珍心理,总是高估自己拥有的东西的价值。


  以及,现状偏见,即仅仅由于自己一直在做某件事情,就暗示自己要一直坚持做下去。


留出足够的余地:避免我们赶赶赶


  划定一个明确的界限,然后严格执行。比如说,晚上10点之后不吃东西。


  如果有人邀请你,也必须坚定拒绝掉。再比如说,今日事,今日必须毕,哪怕深更半夜还在做事,也要毕了再睡觉。


  说到今日事今日毕,丹尼尔·卡尼曼提出过“规划谬误”的说法,意思是人们总是倾向于低估完成一项任务所需要的时间——比如,我们总觉得做个PPT只需要半天的时间,然后就只留下半天的时间,实际上我们花了一天的时间也未必能做完。


  所以,如果你能意识到这一点,那就主动在自己预估的时间上增加50%吧。这样就可以确保使自己始终处于从容状态了。



 


《精要主义》

(英)格雷戈·麦吉沃恩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4月 


  (英)格雷戈·麦吉沃恩,被誉为“21世纪的史蒂芬·柯维”,作为一名精要主义的提出者、倡导者和领导者,致力于帮助个人和企业摒弃琐碎,直抵精要。服务的客户包括Apple、Google、Facebook、Twitter、Pixar、Adobe等多家世界顶尖公司。

  在斯坦福大学开办了“设计你的精要人生”课程,备受青睐和追捧;他还是《华尔街日报》畅销书作家,《哈佛商业评论》杂志最受欢迎的专栏作家之一,文章经常发表在《快公司》《财富》《赫芬顿邮报》等权威媒体上。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多次受邀在世界经济论坛、西南偏南大会等发表主题演讲,他的思想影响了多国政要和众多知名企业家。




加 料

我们究竟应该过

怎样的生活?

 

今天又在《第一财经周刊》上看到了麦吉沃恩的专访,有几句话个人觉得非常棒,也一并分享出来。




我早上第一件事是在本上写下今天要做的6件事,按重要性排序后,我会划掉5项,只集中注意力完成剩下的一件事。当然,也会受到各种干扰,但我是用纸写下而非用手机,我避免了许多干扰。纸张是非常有力量的载体,它让我定下来。



 大家对“忙碌”的理解是错误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忙的怪圈里,似乎忙碌的人更为重要,但“忙”实在是被高估了,就像房地产泡沫一样,是一种非理性繁荣。我觉得“忙碌”毫无价值。



 成功就是在正确的时候,完成更多正确的事情。关键不是每件小事都做对,而是排除那些浪费时间的活动,有时这需要拒绝一个好机会。我们的生活中应减少随口说好。



很难具体估量一个决定正不正确。当你的脑海中有很多不同的声音的时候,你必须有选择地去听那个勇敢的自己发出的声音,或者说,过一种有自我意识的生活。

 



  若要最大限度成就真正重要之事,切忌贪多求全,事事应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