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马未都这件2000年前的玉熊,上面有难得一见的“鸡骨白”

 云雾山中986 2018-07-12

鸡骨白是流传于古玩行的一句术语,特指玉器在土壤中受到沁蚀后失透而成的一种状态。仅用肉眼观察,鸡骨白玉器不透光,表面有许多小如芝麻大如豆瓣的晶点。如果用手电强光贴在玉器边沿部位照射时,可见晶点呈红褐色,而且透光。仿制的鸡骨白玉器仅能处理表面,因此,在光线的照射下,依然能够透光,但不可能看到呈红褐色的晶点。

收藏:马未都这件2000年前的玉熊,上面有难得一见的“鸡骨白”

一面鸡骨白

收藏家马未都先生购买过一件鸡骨白的玉熊,这件玉熊十分罕见,年份为汉代,距今约2000年,马未都开玩笑说比熊二加熊大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爷爷爷爷都还老。这件玉熊同时具有两种特性,玉熊的一面,大概半个身子的玉质非常的油润,跟凝结后的油一样,能反射出光,显示出典型的玉质特征。玉熊身子的另一面,呈现出人们熟知的鸡骨白。玉熊的细部,在耳朵后头这一块,能清晰的看到熊的毛发,手法十分逼真。

收藏:马未都这件2000年前的玉熊,上面有难得一见的“鸡骨白”

一面如凝脂

关于鸡骨白,形象的说,就是炖鸡到最后鸡骨头的颜色一定是白的,黯淡无光,就是这种颜色。鸡骨白在民国时期的古玩行曾经风靡一时,风头无两。但凡收藏玉器的人,不玩鸡骨白都不能叫高手。但是今天,人们的审美又回归到玉质本身,还是更喜欢油润的玉。

收藏:马未都这件2000年前的玉熊,上面有难得一见的“鸡骨白”

熊是汉代器物中表现最多的一个纹饰,这和熊本身的风格和特性直接相关。熊的力是非常强大的,所以古人认为熊代表的是一种力量,君主则以此寓意自己为一代雄主,熊因此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只要稍加留意,我们就能看到汉代文物有很多都是采用的熊足,玉器也特别愿意做这种立体的熊。

收藏:马未都这件2000年前的玉熊,上面有难得一见的“鸡骨白”

汉代.三熊足石砚

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时代发展到今天,熊的形象已经逐渐窝囊,有时甚至是软弱怯懦的代名字,比如股票市场低迷的时候被人们称为“熊市”,以及将熊熊一窝,再到现在骂一个人都用的是“看你那熊样”!古人则不然,他们不管动物是多么的凶猛,但表现出来大都是一种静态,这种静态叫憨态可掬。

收藏:马未都这件2000年前的玉熊,上面有难得一见的“鸡骨白”

卧熊正面

马未都先生收藏的这件是一只卧熊,关于这件玉熊的来历,马未都讳莫如深,神秘的样子令人充满猜测。那么今天值多少钱呢,马未都的答案令人遐想:肯定不能超过5千万……

收藏:马未都这件2000年前的玉熊,上面有难得一见的“鸡骨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