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植物园发布七月中旬赏花花讯

 cxag 2018-07-12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的诗描写的正是眼下江浙一带的荷花之盛景。在恼人的三伏天,唯有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及其余一众水生植物能够给人带来清凉的慰藉。纵骄阳似火,行于林荫之下,远观其摇曳生姿,品鉴其剔透玲珑,更有豆娘等昆虫的助兴,好一幅生机盎然的水景图!



本旬的花讯推出的是水生植物特辑,望在这炎炎夏日给大家带来一抹清凉。


1 Nelumbo nucifera cv.

别看莲花高冷得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小仙女,它的奉献精神可以说是非常地无私了。它的叶子曾被拿来打包,现也常用来煮食冰糖荷叶粥。它的根状茎,也就是莲藕,也是我们餐桌上的美味。花谢后的莲子营养丰富,更有莲心茶清热降火。就算叶子都枯萎了,雨打残荷,依然是一幅美景。

清代书画家金农看到荷花时,还会想到一位故人:记得那人同坐,纤手剥莲蓬。

观赏点:盆景园南侧水池,蔷薇园北侧水池,瑶华桥


2睡莲 Nymphaea cv.

荷花和睡莲看似相近,实则在恩格勒分类系统里分属不同亚科。若论区别,首先睡莲的叶子是浮于水面而莲的叶子挺出水面,再则睡莲的叶子上常常有一个小豁口,不似莲叶那般圆润。最有趣的是睡莲有昼夜的节律。温带睡莲常常白天开花,到晚上花则闭合,有时甚至能将传粉昆虫关在里面。而有些热带睡莲常常白天闭合,晚上开放,人们熟知的王莲亦如是。这种节律似是人类的睡眠因而得名睡莲。

观赏点:三号门水池,蔷薇园北侧湖泊,二号门池塘


3红秋葵 Hibiscus coccineus

红秋葵原产美国东部,因为不仅能旱生也能沼生,故民间也称它为沼生秋葵,火红色的花瓣十分精致且极富魅力。虽然它名为红秋葵,但实属木槿属。而食用的秋葵为秋葵属。故虽均为锦葵科,还是不要采食为宜。

观赏点:二号门水池


4千屈菜 Lythrum salicaria

名字中有“菜”字的,多是可食的。千屈菜在古代民间常有人采食其作为野菜,同时全株皆可入药。千屈菜的花是紫色的,远远望去有几分神似薰衣草,但是它却是生活在水边的。随风摇曳之时只觉温婉柔美。然而其扩张却是极其凶悍,被列为全球百大入侵植物之一。在上海植物园内只有少量的栽植,配合以合理的养护管理,倒是不至于满园皆是。

观赏点:植物大楼南侧水域


5梭鱼草 Pontederia cordata

梭鱼草正上方的花瓣上有黄色的斑点,花开过的地方花就会蜷缩起来,为其他花的开放腾挪出空间。据说是由于在其原产地北美的水域里,梭鱼的幼鱼喜欢藏匿在其叶丛和根茎之间故而得名。

观赏点:二号门水池


6喜旱莲子草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这么高大上的名字很具有迷惑性,其实它的俗名叫作水花生,是一种生命力非常旺盛的杂草。但是一个不经意间见到了它的花,密生成一团,如果仔细去观察也觉不俗。它全草均可入药,有清热利水、凉血解毒作用。

观赏点:水边随处可见


7水盾草 Cabomba caroliniana

水盾草是原产美国至巴西等地的多年生水生植物。因其水下叶精细雅致,细密的小叶簇拥成团状,似一朵朵菊花。因而又名绿菊花,常常作为景观水草被水族馆,花鸟市场等引进并成功地在野外成活,因而现在在我国也已然开始成为一个入侵物种。其花朵小小的白白的,挺出水上3-5cm远远望去一片星星点点,很是美观。

观赏点:二号门水池


8泽苔草 Caldesia parnassifolia

泽泻科泽苔属多年生水生草本。水下叶小不起眼,水上叶基部心形叶脉明显,三枚白色的花瓣皱皱巴巴地展开,倒也显得清新可人。

观赏点:二号门水池


9香蒲 Typha orientalis

香蒲是一个并不起眼的水生植物,但依然广为大家喜爱,在诗经中有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将蒲草与荷花并列,用以表达对美人儿的思念。

我们所看到的香肠状的部位是它的花序,它的花粉被称为蒲黄,可以入药。花序成熟之后用手轻轻一捋,它便散开像蒲公英的种子一般随风而去。

观赏点:植物大楼南侧水边,二号门水池边


10再力花 Thalia dealbata

再力花别名水竹芋,原产美洲,本世纪才被引入国内大范围栽植。再力花的观赏性很高,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翠绿充满生机,花期长。除观赏外还有净化水质的作用。

关于再力花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机关,它的花柱呈U型,用一个细细的小枝轻轻戳进去,U型结构就会迅速弹出,据说在原产地,是为了将花粉蹭在蜂鸟的喙上。真是为那些喜食蜂蜜的昆虫捏一把汗。

观赏点:二号门水池边,植物大楼南侧水域边


图文:李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