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尪痹病名及其证治研究

 鉴益堂 2018-07-12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焦树德 王伟钢   

  【摘要】  尪痹不但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而且也可以包括现代医学中其他一些有关节疼痛、肿大变形的疾病,其中以类风湿性关节炎最为多见,临床观察也主要以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主。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这一痹病总病因病机,也是尪痹的总病因病机。尪痹的治疗大法是补肾祛寒为主,辅以化湿散风,强壮筋骨,祛瘀通络。肝肾同源,补肾亦能养肝荣筋,且能祛寒、化湿、散风,促使风寒湿三气之邪外出。

  【关键词】  尪痹病;证治规律;风寒湿

  尪痹病名的研究  1.1  尪痹病名的提出  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笔者即运用中医方法治疗西医学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一类有关节变形、骨质受损的疾病。经过约近30年的实践观察,认为中医药对其确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为了更进一步系统研究其证治规律,运用中医学理论,结合近代科研成果及有关的西医学的内容,对这种疾病进行因、证、脉、治等方面的探索,寻找其诊治规律,提高临床疗效。  1.2  尪痹病名的内涵  “尪”字与“尫”、“尩”、通用。其字意是指足跛不能行,胫曲不能伸,骨质受损,身体羸弱的废疾而言。例如《辞源》中注解说:“骨骼弯曲症。胫、背、胸弯曲都叫尪”。《金匮要略》中所说“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就是指关节肢体弯曲变形、身体羸弱、不能自由行动而渐成废人的疾病。“痹”即《内经》“痹论”所谈“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痹病。尪痹就是具有关节变形、骨质受损的痹病。

  对于有肢体变形、关节肿大疼痛、僵化、筋缩肉卷、不能屈伸、骨质受损的痹病,古代医家尚缺乏系统的论述和统一的名称。有的叫骨痹、肾痹,有的称历节、顽痹,有的则称鹤膝风、骨槌风等等。焦树德教授在学习、继承前人各种论述的基础上,参考近代文献,结合多年临床体会,对各种痹病的因、证、脉、治等,进行了归纳整理,统称之为“尪痹”,以区别于行痹、痛痹、著痹等,通过临床应用,不但感到应用方便,并且便于深入认识本病的病因病机及发病特点,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找出它的诊治规律,并探索运用中医理法诊治西医难治病的科研方法。

  从临床来看,尪痹不但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而且也可以包括现代医学中其他一些有关节疼痛、肿大变形的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结核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等。但其中以类风湿性关节炎最为多见,临床观察也主要以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主。

  1.3  尪痹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来看,它可以包括在中医学的“痹”病中,古代医书中,有不少类似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论述,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理论。例如《素问·痹论》中说:“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素问·逆调论》中说:“肾者水也,而生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素问·气穴论》中说:“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说:“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千金要方》:“夫历节风著人,久不治者,令人骨节蹉跌”。《诸病源候论》说:“历节风之状,短气自汗出,历节疼痛不可忍,屈伸不得是也”。《医学统旨》说:“肘膝疼痛,臂骨行细小,名鹤膝风,以其像鹤膝之形而名之也。或只有两膝肿大,皮肤拘挛,不能屈伸,骨行腿枯细,俗谓之鼓槌风,要皆不过风寒湿之流注而作病也”。《医学入门》说:“骨节痛极,久则手足蜷挛……甚则身体块瘰。”

  可见古代医学家已经认识到有的“痹”病,会使人的“臂骨行枯细”、关节像“鹤膝”或“鼓槌”状而变形。重者可致“挛节”、“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骨节蹉跌”而使关节、肢体失去原有的功能。更甚者则可致“身体尪羸”、“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而脊柱弯曲,伛偻不直,肢体不能屈伸,成为废疾。这些记载和论述。颇似类风湿性关节炎。现在把古人记载的这些疾病,统称之为尪痹,则更便于进行深入的研究观察。

  1.4  尪痹病名的确立  自1981年12月在武汉“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成立暨首届学术交流会”上,笔者发表了《尪痹刍议》的论文,提出建议把具有骨质受损、关节变形的痹病用尪痹作为病名以来,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广泛支持和认同。1983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痹病学组,采用了这一新的病名,并制订了尪痹的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有力促进和推动了中医药治疗尪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科研及临床工作水平。同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痹病学组以《尪痹刍议》论文中的治疗方药为主,稍事加减,制成“尪痹冲剂”,组织全国27省市中医科研单位,进行了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经国家批准,由辽宁省本溪市第三制药厂成批生产。尪痹冲剂现已畅销国内外,并被评为省优产品,曾获国家医药科技进步奖,健康报全国评选“金杯奖”,1990年又荣获国优产品银牌奖。

  “七五”期间,国家将“尪痹”的研究列为攻关课题,使其研究更加系统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其后,在1994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尪痹病名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中医病症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中,以规范、条例的形式发布,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至此,“尪痹”这一新病名,得到了中医学界的认可,同时也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在一些中医内科学的专门著作、相关的论文、科研成果中,逐渐广泛地应用。

  2  尪痹病因病机的研究

  2.1  要深入理解“合”字的涵义  《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指出风寒湿三种邪气混杂而至,合起来致人生病,则为“痹”病。这是历代医家所遵循的痹病理论,也是大家都公认的解释。但是焦树德教授认为“合而为痹”的“合”字,除上述的意义外,还有以下的涵义。第一,痹病不仅是风寒湿三气杂合侵入则为痹,而是还要与皮肉筋骨血脉脏腑的形气相“合”,才能为痹。因有各种不同的“合”,故形成各种不同的“痹”。所以岐伯说:“合”而为痹也。不能与风寒湿三气杂至之邪相“合”者,则不能为痹。例如《素问·痹论》中说:“帝曰: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岐伯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灌五脏,络六腑也,行于经脉,常荣无己。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剽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薰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三气合,故不为痹”。隋杨上善注曰:“营卫血气循经脉而行,贯于五脏,络于六腑,洒陈和气,故与三气合而以为痹也”,“卫之水谷悍气,其性利疾,走于皮肉分肉之间……是以不与三气合而以为痹也”。但明代张景岳则注说:“营卫之气……非若之有形者也,无迹可著,故不与三气合,盖无形亦无痹也”。以上二人所注,前者认为荣血之气能与风寒湿三气杂至之邪相合而为痹;卫气不能与风寒湿三气杂至之邪相合,故不为痹。后者则认为营卫之气,无形迹可著,皆不与风寒湿三气杂至之邪相合,故不为痹。虽然两家之注解不尽相同,但其能与风寒湿三气杂至之邪“合”者则为痹,不与三气杂至之邪“合”者则不为痹,这一看法则是一致的。第二,风寒湿三气杂至不但可与皮肉筋骨血脉脏腑之形气合而为痹,而且还因与四季各脏所主之不同的时气相合而为不同的痹。例如《素问·痹论》中说:“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素问·咳论》中也说:“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故风寒湿三气杂至之邪因合于不同的时气,也可为不同的痹病。第三,“合”字还有内舍于五脏之合的意思。例如“痹论”中还说:“五脏皆有合,病久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所以,焦树德教授认为对“合”字要作深入全面的理解,这会对分析痹病的病因病机和进行辨证论治,均有很大的帮助。

  2.2  尪痹病因病机的特点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这一痹病总病因病机,也是尪痹的总病因病机。更重要的是尪痹的病因病机还具有以下的特点。

  2.2.1  肾虚寒盛,寒湿深浸入肾  或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遗精滑精,房室过度,劳累过极,产后失血,月经过多等而致肾虚,正不御邪。肾藏精、生髓、主骨,为作强之官。肝肾同源,共养筋骨。肾虚则髓不能满,真气虚衰。风寒湿三气杂至之邪,如寒湿偏盛,则乘虚深侵入肾。肾为寒水之经,寒湿之邪与肾同气相感,故深袭入肾。肾主骨,肾虚邪侵,经络痹阻,血气不行,关节闭塞。肾虚不能生养肝木,肾主骨,肝主筋,筋骨失养,渐致骨松筋挛,关节变形不得屈伸。甚至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几成废人。

  我们曾统计401例尪痹病人的病因,其中因于寒冷者占35.41%,因于湿者占18.70%,因于风寒湿者占19.95%,共占发病原因的74.06%。可见“寒湿深侵入肾”是尪痹形成的主要原因。

  2.2.2  冬季寒盛,感受三邪,肾气应之,寒袭入肾  《素问·痹论》说:“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时”指五脏气旺之时(季节)。肾旺于冬,寒为冬季主气。冬季寒盛,感受三邪时,肾先应之,故其中的寒邪可伤肾入骨,致骨重不举,瘦削疼痛。肾为肝母,肝肾同源,肾主骨,肝主筋,筋骨失养,久而关节肢体变形,成为尪羸难愈之疾。《素问·咳论》中也说:“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可见人于冬季感受风寒湿三气杂至之邪,则寒湿之邪可首先侵肾入骨,而渐成尪痹。这也是尪痹与其他痹病不同的重要区别。

  我们曾对36例病人的发病原因和发病季节作过统计,病因为寒者19例,占52.8%;为湿者13例,占36.1%;为风者2例,占5.6%,总之,以寒,湿为最多,占88.9%。病发于冬者16例,占44.4%;发于春者7例,占19.4%,冬春共占63.8%。冬为肾所主,春为肝所主,肾肝同病,故骨损筋缩,关节变形。

  2.2.3  复感三邪,内舍肾肝  宋·张锐:“夫痹者……此由人体虚,腠理开,则受于风邪也,其邪先中经络,后入于五脏。其以春遇痹者为筋痹,筋痹不已又遇邪者,则移入于肝也……冬遇痹者为骨痹……骨痹不已又遇邪者则移入于肾”。可见痹病若迁延不愈,又反复感受三气之邪,则邪气可内舍其所合而渐深入,使病变复杂而深重。冬春之季,天气尚寒冷,此时复感三邪,寒风气胜则可内舍肾肝,筋骨同病,渐成尪痹。正如《素问·痹论》所说:“五脏皆有合,病久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

  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尪痹的病因病机比一般的风、寒、湿痹更为复杂,病情更为深重。主要是风寒湿三气杂至之邪,尤其是寒湿之邪,已经深侵入肾,并影响到肝,而致骨损筋挛。且病程较长,寒湿贼风,痰浊瘀血,互为交结,凝聚不散。经络闭阻,血气不行,又可加重病情发展。也有的久痹化热,则更为复杂。“寒湿之邪深侵入肾,并影响到肝”,这是尪痹病因病机与其他痹病不同之处,应予以注意。

  2.3  注意结合中医学中的“从化理论”  中医学认为邪气侵入人体后常常发生“从化”而使病证产生转变。即“从阴化寒,从阳化热”。这一疾病转化机理,源出于《内经》,仲景先师首先运用于临床,后世医家也有论述。清代《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中对从化理论,做了具体完整的概括,并做了阐述。例如书中所说:“六经发病尽伤寒,气同病异岂期然。推其形脏原非一,因从类化故多端。明诸水火相胜义,化寒化热理何难,漫言变化千般状,不外阴阳表里间”。很明确地说明了同是伤了寒邪,不一定都见寒证的道理。焦树德教授认为,这一从化理论在临床指道辨证论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诊治尪痹,当然也不例外,痹虽然以寒湿之邪深侵入肾为主要病机,但是再结合“从化理论”来分析,有的“从阴化寒”而见寒盛证,有的“从阳化热”而见化热证,因此在观察、认识和理解尪痹的病因病机与发生发展、症候变化时,不但要注意深入理解“合”字的深刻涵义,还要注意运用“从化理论”去辨证分析,才能更好地体现尪痹各个不同阶段的不同的证候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