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分布式能源专委会智能能源技术讲习班暨武汉大学智能电网研究院、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学术交流会,于2018年7月9日至10日,在武汉大学智能电网研究院召开。此次讲习班广泛而热烈地讨论能源5.0、智能综合能源系统、电力系统区块链技术、风电友好型并网、社会能源、电动车与电网安全等智能能源热点话题。 内蒙古电科院张国斌所长率队,随行包括热控、新能源、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等专业技术人员和青年骨干人员,到访武汉大学智能电网研究院。张所长首先介绍了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及内蒙古电网的发展情况及主要研究工作,同时结合内蒙古电科院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工程实际需求,对本次智能能源技术讲习班和学术交流会的报告内容提出了一些切实中肯的建议,并表达了对于讲习班的期待之情。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智能电网研究院徐箭教授主持开幕式并致欢迎辞,会议交流阶段由武汉大学智能电网研究院张俊教授主持。 在为期两天的学术交流会中,武汉大学智能电网研究院各位老师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报告内容。 武汉大学智能电网研究院张俊教授,作了《平行智能与智慧能源》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平行智能理论发展概况,以及智慧能源的发展前景。 武汉大学智能电网研究院廖思阳副研究员,作了《基于高耗能负荷控制的源-网-荷协调运行与控制方法》报告。介绍了课题组在高耗能负荷控制结合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展示了相关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 武汉大学智能电网研究院谢博宇博士,作了《智慧综合能源系统技术研究》报告。介绍了气电混合系统的协同优化模型,包括新能源发电随机特性,气电耦合元件的多能耦合特性建模等,以及近期在智慧综合能源系统研究方向上的进展,同时,在RTDS仿真平台上进行了相关研究的仿真演示。 图为谢博宇博士生介绍实验室RTDS仿真系统,并作了部分模型搭建与算例的演示 武汉大学智能电网研究院柯德平副教授,带来了题为《电力系统机电功率振荡-机理分析与控制》的报告。介绍了现代电力系统机电功率振荡抑制面临的几个重要问题,以及本人在区间功率振荡控制方向上的研究成果。 张俊教授作了《区块链化的电网大数据系统架构与应用》,介绍了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近况,并着重介绍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大数据的架构和应用前景。 武汉大学智能电网研究院袁红霞硕士,作了《大数据技术和系统概述》的报告,介绍了大数据的相关技术,以及Hadoop、Spark等系统的相关应用。 武汉大学智能电网研究院彭晓涛副教授,作了《风电面向友好型频率支撑的两阶段变比例系数调速策略》的报告,介绍了风电机组频率支撑控制的研究意义,基于转速调节实现风电频率支撑的可行性,以及本人在该方向上的研究进展。 张俊教授作了《社会能源:理论与实践》的报告,结合当前新智能时代的电力系统新形势与需求以及能源5.0的概念,介绍了社会能源系统的理念和社会能源平行计算的方法。并介绍了相关内容的科研项目研究情况。 武汉大学智能电网研究院徐箭教授,作了题为《随机确定性耦合电力系统多源互调节的序列优化运行理论与方法》,介绍了通用分布模型及其在序列优化中的应用,以及多源互调节协调运行优化理论及实际工程应用。 武汉大学智能电网研究院杨军教授,作了《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关键技术研究》、《基于数据驱动的电力系统安全分析与风险控制策略研究》的报告。介绍了关于电动汽车负荷预测、充电站规划建设、电动汽车充电优化与控制、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等相关研究的背景和成果,以及介绍了基于数据驱动与人工智能方法的大电网安全稳定分析相关研究进展和成果。 会议结束阶段,双方参会人员开展了自由发言、交流环节,陈述了在本次讲习班中的收获和感悟。随后,双方领导进行了活动总结,充分肯定了本次讲习班和交流会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并期待双方单位未来可在新能源消纳与系统优化运行控制、平行智能与平行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的仿真平台搭建与应用等方面展开更加深入的合作与交流。 |
|
来自: suifeng3188 > 《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