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聪明的家长,这两大“底线”绝不会让孩子触碰,你中了吗?

 未说育儿 2018-07-13

孩子七八岁正是懵懂的时候,也是学习社会知识的重要时候,但是他们对分辨事务的对错和后果的严重性很缺乏。那么有哪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呢,我们应该怎么引导孩子呢?

一、别人的东西即使非常喜欢也坚决不能拿

我朋友家孩子玲玲,8岁了,平常也比较乖巧可爱,在班上也表现得不错。有一天放学回家,玲玲拿回去一个芭比娃娃,说是路上捡的,朋友也就没有怎么注意。

随后一段时间,在朋友帮助玲玲收拾房间的时候,发现了更多的她“不熟悉”的东西:彩色荧光笔,贴贴纸,油画棒,动物形状的橡皮擦等。问玲玲的时候,玲玲坚持说自己捡的或者同学送的。

bd7aaed680c549558da58f84d0f3f7f8.jpeg

朋友感觉有点不对劲,就给玲玲的班主任打电话,经过了解,发现那些物品都是玲玲没经过同学同意私自带回家的。这可不得了,晚饭后,朋友到玲玲的房间,气得一直盯着玲玲看,希望她能自己交代怎么回事。

几分钟后,朋友说:“知道我为什么找你吗?”朋友一脸严肃,也确实吓着玲玲了,小声的说:“不知道,我又没做什么。”

这是令朋友生气的回答,但还是小心翼翼的说:“如果我在你没有同意的情况下,把你喜欢的玩具和喜欢的文具都拿走,你会不会难过?”

玲玲埋着头,不吭声,不敢看妈妈,朋友继续说:“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是不能拿别人的东西的,你不能,妈妈不能,爸爸也不行,这是我们的原则,是我们的底线。”

玲玲抵不过妈妈的唠叨和劝说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向妈妈保证,把东西还回去并向同学道歉。

1219e6799e3743aa8e46c10424946e5d.jpeg

我觉得朋友做得非常对,引导孩子认识事情的严重性,不给孩子贴标签,让孩子在不丢脸的情况下改正,既教育了孩子又极小的伤害孩子。

孩子在这个时期,有好奇心,爱物心,而物品归属并不明了,喜欢的东西都想拿走,但不知道这么做有什么坏处。

这条底线必须又父母帮助孩子区分物品归属问题,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同时也尊重自己。

‍二、社会行为规则

社会规则是人与人之间,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比如道德规范,社团章程,交通规则,法律规范等。

最常见的行人过马路,经常会看见父母带着小孩子一起闯红灯过马路的不安全行为,很多父母说是为了节约时间等理由来掩盖自己的错误。

一边教育孩子遵守规则,一边又带着孩子破坏规则。最终受伤的总是孩子,父母破坏这条安全底线的时候,孩子正在学习父母的这种行为。

社会规则是大家一起遵守的,比如在游乐场场,大家一起排队轮流玩;进出电梯先出后进;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

其实在孩子进入幼儿园的后,有老师的正确引导,他们的秩序感特别强,因为大家都是那么做,大家都在想学习和相互影响。保持这样的规则已经是他们的习惯了。

再比如说普通话,在幼儿园老师都要求孩子说普通话,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外面,现在孩子大多数都说,因为已经形成习惯,很多父母以前不说普通话的结果也都跟着说普通话了。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和帮助,父母可以协助完成,但绝不能代替完成。遵守每个事物的底线,尊重他人,尊重自己。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