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没有棉花时,晚上睡觉盖什么保暖?看完就知道了

 静草青苑 2018-07-13

大家都知道随着冬天的到来,温度一天天降低,每家每户都拿出了厚厚的棉被。晚上睡觉一盖上,暖和的被窝让你早上不想起床上班。但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代,人们可没有这么好的待遇,既没有棉被更没有暖气,那么晚上睡觉是考什么保暖的呢?

所以说,虽说明朝以前,棉花早就传入了中国。但走进千家万户,却也只是最近五六百年的事。在此之前,“冬天没有棉花”这桩恐怖事,就是中国古人实实在在的煎熬。那没有棉花冬天穿什么保暖?历朝历代的富人穷人,却也各有各的熬法。当然,在夏商时期左右,那时候地广人稀,大多数人还是用兽皮什么的,因为织物实在太薄。

芦花。当然,在夏商时期左右,那时候地广人稀,大多数人还是用兽皮什么的,因为织物实在太薄。后来人们学会在布套中间填充东西,以加强保暖性,这就是被子的雏形,但是填充的东西比较繁多,比如柳絮,芦花、稻草等。当然富贵人家可以盖貂裘,或者盖用丝绸织的布中填充了鸭绒、羊绒等的东西。所以,现代的鸭绒被在古代贵族眼中根本不是个稀罕物件。

但只靠这个,放在古代寒冷冬天,保暖还是不够,也要穿棉袄,当然那时不叫棉袄,叫“襦”。“襦”和袍子一样,也分有钱没钱,有钱人穿的襦,里面冬天填的是丝絮,相对比较保暖。穷人就相对惨,穿的叫“褐”,也是一种粗布衣发展到唐朝,襦改叫了袄,高档的都是用毛皮做的,保暖效果更好,当时不是太有钱的,基本也是穿不起的!

老百姓就没有那么富足了,历史上有“鞭打芦花牛返车”的故事。孔子贤弟子之一闵子骞小时候(大概十二三岁吧)驾车载着父亲和两个异母弟弟,因天太冷,赶车时把车赶到沟里了,闵父大怒,举起马鞭就打,结果把衣服面抽破了,里面露出芦絮。芦絮自然挡寒性能差。闵父问明原因,竟是后妻虐待闵子骞,故意用芦絮做里子。闵父决意休妻。闵子骞跪下求情“母在一人单,母去三子寒,留下后母在,两弟得保暖”。

最有名的是古代后蜀主孟昶的一床鸳鸯被,因为这个被子与普通的被子有些不同,“被头作二穴,若云版样,盖以叩于项下。如盘领状,两侧余锦则拥覆于肩。”把被头挖成衣领样,盖在身上刚好露出两个脑袋。可见老孟也是个会享受的人啊,小时候本人也最烦肩膀头漏风,老孟的这个被子真是完美的避免了这个麻烦事。

而现代人用的空调被,在古代已经有了,并且功能比现代的牛多了,自带降温功能。据唐苏鹗《杜阳杂编》中记载,这种空调被叫“神锦衾”,是大轸国所进贡:“神锦衾,冰蚕丝所织也。方二丈,厚一寸。其上龙文凤彩,殆非人工可及。暑月覆之,清凉透体。”神锦衾所用蚕丝现在又叫“真丝”,是高档被用丝,古人称这种真丝被为“丝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