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让孩子改变世界,你先要播种下助人的种子

 美酒佳酿 2018-07-13


几年前,发展心理学家Felix Warneken 和 Michael Tomasello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让20个月大的宝宝和父母共处一室,在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中自由玩耍。研究人员会假装自己需要帮助,大多数孩子看到这个场景,都会停下玩耍去帮助研究人员。这说明,乐于助人是孩子的天性。



一旦有机会,我相信每个孩子都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做一些小小的公益和慈善。也许有些人认为,公益和慈善是有钱人才能做的事情,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每个人都可以献出自己的力量,去参与公益和慈善活动。


今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三个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创造大爱,给人间带来温暖的孩子。


1
十五岁的美国慈善家
与饥饿对抗的汉堡英雄



我们要介绍的第一个孩子,名叫威尔·罗塞(Will Lourcey),今年十五岁的他已经为遭受饥饿的人群送去了50万顿饭。他从七岁开始,就不断为饥饿的人提供食物。


这个孩子萌生如此想法都是源于有一次他看见街角有人在乞讨食物。


那天,威尔刚刚参加完一场棒球比赛,准备骑车回家,他看见街角有个人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请给我一点食物。他突然感到悲伤,在他的国家还有许许多多像这样吃不饱饭的人,于是他决定为此做点什么。


2010年10月,威尔在父母的帮助下创立了一个名为“朋友们来实现目标”(Friends Reaching Our Goals,FROGs)的基金会,其目标就是消除饥饿。



威尔先和父母一块去参观了当地的食物银行,然后他召集自己的几个朋友,一同向食物银行捐赠了1400罐汤、辣椒、桃子和金枪鱼,以及1000美元。


至此,威尔开始了他救助饥饿者的工作。他和他的伙伴们致力于为饥饿者提供食物,致力于为吃不饱饭的孩子提供多样的、营养健康的食物。


开始容易,坚持不易,但威尔一直通过自己的小小努力不断推进这项公益活动,上学期间,他每周都抽出约10个小时的空闲时间筹集资金、做计划、招募新的志愿者。



威尔通过本地食物银行和FROGs成立了晚餐俱乐部(Dinner Club),并开展儿童背包项目,向饥饿儿童发放8万个装有食物的背包。


2016年,他的行为还得到杰弗逊奖基金会(Jefferson Awards Foundation)的表彰,并通过该基金会募集到价值85.2万美元的各类食品。


威尔说:“帮助饥饿的人对我而言很重要——没有人应该挨饿,我们有这么多的食物,为什么不把它们分享给需要的人?无论你大人还是孩子,你都可以做出一番大事。”



2

用田径筹集善款,帮助他人抗癌的女孩



我们要说的第二个孩子名叫凡妮基(Winter Vinecki),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她家里的每一个人都热爱体育竞赛,所以,她在八岁那年就已经完成10,000米的跑步历程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这个小姑娘更令人大开眼界之处,是她的胸怀。此时的她,已经为癌症研究捐赠1,100美元。随后不久,她产生了一个想法,她可以和其他运动员为那些因为田径和铁人三项运动竞赛导致健康问题的人筹集更多金钱恢复健康。于是,她决定创立一个非营利组织——Team Winter。


不幸的是,2008年,她的父亲被确诊为前列腺癌,当时年仅九岁的凡妮基希望通过运动募集资金10,000美元,希望唤醒大众对前列腺癌的关注与研究。



可十个月后,她的父亲永远离开了她。这份伤痛更加激励她要完成自己的目标,帮助更多患者筹集资金。事实上,她不仅实现了她的目标,甚至超额完成,她一共为前列腺癌基金会(Prostate Cancer Foundation (PCF))募集资金31,000美元。


2012年,她又决定开始世界七大洲马拉松比赛,通过这种方式向去世的父亲致敬。



2012-2013年间,北美洲、非洲肯尼亚、南极洲乔治王岛、南美洲秘鲁、亚洲蒙古、大洋洲纽西兰、欧洲希腊七大洲的马拉松赛跑中,她都留下了排名前三的傲人成绩。其中,肯尼亚和纽西兰的比赛奖金都用于支持当地教育事业。



凡妮基说:“我觉得在这世界上,比我还困苦的人实在太多,我希望能帮上他们,让他们生活过得更好一点。


3

每天手缝一只泰迪熊

为医院患童送祝福的澳洲小天使


我们要说的第三个孩子来自澳洲,一名叫做坎贝尔(Campbell Remess)的男孩,自九岁起,每天都会亲手制作一只泰迪熊,送给医院里遭受病痛折磨的孩子,四年间他一共做了1300多只,一些在巴塞罗那恐怖袭击案和拉斯维加斯枪击案里受伤的孩子,也都收到了他做的小熊。


坎贝尔萌生这个计划,是因为他的妈妈。


坎贝尔的妈妈是一名婚礼策划师,她常常将婚礼上剩下的花整理起来,带着儿子一起把花送给疗养院的老人。



但善良的坎贝尔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他希望给住院的孩子也送一些礼物,给他们带去一点快乐和祝福。


可坎贝尔家中一共有九个孩子,妈妈已经没有多余的财力给孩子送礼物了。坎贝尔想,既然不能买,那我就自己来做吧!


坎贝尔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来材料,向妈妈借来缝纫机,上Youtube上找教程,自己慢慢摸索。五个小时后,第一只丑丑的泰迪熊完成了。



坎贝尔决心为孩子们献上更好的礼物,于是从这天起,他每天都在缝制新的泰迪熊。七八个月后,他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制作泰迪熊的熟手。


2014年,当他第一次将泰迪熊送给一个病重的男孩时,那个男孩非常高兴,还和坎贝尔击掌。



每个拿到熊的孩子都很高兴,这让坎贝尔觉得,他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于是,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365天项目”,每天做一个泰迪熊,送给住院的孩子,这一做,就做了四年多,从未停息。


坎贝尔的爸爸,也收到过自己儿子做的小熊。五年前,他的爸爸患上癌症,做过手术后,医生仍提醒复发率高达80%。坎贝尔不知自己能做些什么,他只能想到亲手做一只小熊,祝福爸爸早日康复,他把这只熊取名为“Winner(胜利者)”。


也许是儿子的爱带来了奇迹,六年多过去了,爸爸的病从未复发。妈妈也开始相信泰迪熊的魔力,她帮助坎贝尔设立了个人网站,希望把带着祝福的泰迪熊送给全世界需要鼓励的病患。



世界各地的网友得知了这件事后,也不断为坎贝尔寄来材料,提供资金,献上自己的一份努力。迄今为止,坎贝尔已经募集到超过10万美金,都用于制作泰迪熊。


为了表彰这位善良的男孩,2015年,澳洲地方会议将“年度杰出青少年奖(Young citizen of the year)”授予他,坎贝尔是有史以来年纪最小的获奖者。


今年,已经十三岁的坎贝尔依然坚持每天做一个泰迪熊,为了让患病的孩子开心起来,他说:“我会一直做下去,不会停下来”。


4

小   结


上面三个孩子,分别用他们自己的行为,力所能及地给他人提供帮助。他们的行为背后,对他人的关怀、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都值得我们的孩子学习。


中国孩子的生活,过于单调封闭。我们应该培养孩子从小开始,接触更广阔的领域,让他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化,多参与公益活动。


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地涌现出一些社会企业,通过商业运营模式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资源,公益活动逐渐变成了一项可以运营的事业。也许未来,孩子们会励志成为一个全职的公益从业者,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同时,也努力推动社会变得更好。


把这三个故事分享给您的孩子吧!


END


本公众号部分图片为网络无版权声明图片,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