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与研究: 
访问市川市东山魁夷纪念馆。图:海外艺术家李剑华(右)与该馆文艺部部长盐野さん(左)工作访问时合影。
 市川市东山魁夷纪念馆入口。
 市川市东山魁夷纪念馆。
 市川市东山魁夷纪念馆。
 同上。
 东山魁夷留学德国时期的留影。
 东山魁夷作品1。
 东山魁夷作品2。
 东山魁夷作品3。
 东山魁夷作品4。
 东山魁夷作品5。
 东山魁夷作品6。
 东山魁夷作品7。
 东山魁夷作品8。
 东山魁夷作品9。
 东山魁夷生前创作现场。
地球村美术眼12 东山魁夷与风景对话 ·海外艺术家 李剑华 东山魁夷(1908-1999),日本著名画家、散文家。1931年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今东京艺术大学)。1933年留学德国,在柏林大学哲学系攻读美术史。其早年绘画作品《冬日三乐章》、《光昏》分别获得1939年第一回日本画院展一等奖和1956年日本艺术院奖。1969年获文化勋章和每日艺术大奖。1999年5月6日逝世。 几年前,撰文介绍湖南画家朱训德老师,在二十余前他与东山魁夷先生一段交往的专稿。近期,酝酿策划在日本国内的展览活动。 我日本寓所距离市川市东山魁夷纪念馆并不算太远,东山魁夷纪念馆建筑采用德国欧式风格。这与东山先生早年留学德国、这份情缘与研究脉络有关。在日本国内,东山魁夷纪念馆、美术馆共有三处,位于香川县坂出市沙弥岛、香川县立东山魁夷美术馆,由日本著名建筑家谷口吉生设计、于2006年建造完成。 眺望濑户内海的风景,东山魁夷的祖籍在濑户内海、坂出市櫃石岛上。也就是今天,香川县立东山魁夷美术馆所在地,一处像他作品风景画中一样美的海岸。 1908年,东山生于横滨,于神户度过少年时代。随着明治初期的门户打开,云集着外轮的横滨、神户码头已由小渔村发展成为两处通商的大海港。得天独厚的环境,耳濡目染,对东山魁夷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小酷爱文学的东山对美术、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有像米开朗基罗、罗丹、梵高、高更、毕加索等人的传奇性经历才是震撼人心的! 1926年,东山魁夷考入东京美术学校(今东京艺术大学)日本画科,受教于结城素明、松冈映秋两位教授。1931年,从东京美术学校毕业后,选择赴欧继续深造。他倾心歌德、莫扎特、贝多芬的艺术…… 进入德国柏林大学哲学系,专心于西方古典哲学和古典美术的研究,这段经历对东山魁夷日后的创作中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作用。战后,欧美文化引入日本。马蒂斯、毕加索、布拉克、康定斯基的艺术很快在列岛风靡。日本画家面临一次抉择,如何适应这股潮流,使日本画推陈出新? 他在思考日本画的发展,思考个人的创作朝什么方向前行。如何结合本民族的艺术,从中寻求新的突破、表现出绘画本质的美。西方文化对东山魁夷的影响是深刻的! 他回想起少年时代在神户度过,他与大自然之间更有一种胜于亲切的切身感觉。他喜欢到神户海港、须磨的山地里、湖畔及林间写生,观察树林倒映的色彩变化。东山魁夷先生曾谦虚地说:“我画了一辈子的画,才感到刚刚迈进艺术之门……”。 东山魁夷的风景画作品,以西方写实的眼光捕捉日本情调、风物人情之美,一片静静的湖面,纯洁的大自然,寄予了画家对风景绘画深刻的理解。他的作品平面性的处理中渗透出无限的意境和空间感,格调高雅蕴藉,充满诗情哲理,透着淡淡的伤感……。 擅长作散文的东山魁夷先生,其散文集在日本国内备受读者亲睐。几乎与川端康成并称"双璧"。读了东山先生的散文,你会惊诧,一个画家的艺术品格通过文字即能传达得惟妙惟肖,真正达到了"诗为心声、画为心境"的审美境界。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听泉》、《和风景的对话》、《探求日本的美》。著有《东山魁夷》11卷、《一片树叶》、《春晓》、《京洛四季组画》、《唐招提寺壁画》等文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