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今年高考分数刚出来,我朋友老翟就在朋友圈晒了捷报,他的儿子高考成绩位列本市前35名,可谓是真真的心想事成了。 老翟是行业内响当当的“一哥”。三年时间,他就从小职员升职至公司副总,工作能力出色的他,带的团队一直业绩斐然。 让我没想到的是,他的儿子竟然也如此优秀,那个几年前还偶尔出现在爸爸的朋友圈,跟着父母游历世界的小男孩,已经开始用努力和实力,刷新了自己的人生履历。 要说这样的例子,每年高考,网上都会爆出不少。比如某区域经理的儿子,从高手云集的“人口大省”山东省,考上了清华;再比如,最近火爆朋友圈的那个父母都是外交官的北京高考状元...... 固化思维下,大多数人觉得“有钱有势”的孩子,每天不是只知道吃喝玩乐、不学无术,游戏人间吗?不是只知道依仗父母有钱有势,从来不知道“奋斗”二字怎么写的纨绔子弟吗? 可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多的富家子弟,不卑不亢,凭借自己的努力,学习上进,积累沉淀,提升自我,打造和父辈略有不同、却又极为相似的优秀。很多人感慨:面对竞争如此之大的社会,兔子都不睡觉了,那乌龟该怎么办? 2 想起前两天,一组家庭来找我做咨询,孩子父母跟我说,他们现在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孩子“太喜欢看书了”! 我听完一脸懵,觉得难以置信!这是多少家长求之不得的事情啊,这也能算是问题吗? 孩子爸爸说,孩子从小就爱看书,就连去卫生间也要带本书。现在的视力已经800度,他和妈妈特别担心,孩子的眼睛会出问题。他们想方设法去逼着孩子出去玩,没想到孩子偷偷拿本书躲在小区的花园里,接着看。 孩子上了初中,学习更是刻苦,不爱出门,也不爱交朋友。妈妈想了个办法,让孩子去学画画,这样可以孩子放松些,也能多交一些朋友。妈妈跟孩子说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学画画好处特别多,结果孩子回了一句:“让别的孩子去素质教育吧,我只想考上清华。” 其实大家都知道,注重素质教育跟考清华并不冲突,能玩又能学的“别人家的小孩儿”比比皆是。我问孩子,你知道清华是什么吗?为什么要这么坚定考清华呢?万一你考不上呢? 孩子告诉我,老师说清华的“物理学”专业很好,他现在就是想读好书,想以后能考上清华,毕业能找一个好工作。“我只是想多赚点钱,让我爸妈别那么辛苦。” 孩子的懂事与早熟,让我又惊讶又心疼。心疼爸爸,可未成年人的他,又能做什么呢?可能只有他擅长的读书、学习和考试而已。 3 高考是最大程度上让孩子们不看身份背景、公平公正竞争的平台。很多人把考大学当成是唯一的出路。学校愿意拼命教,孩子们愿意拼命学。就为了改变原本出去打工,或者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而已。 很多孩子家庭条件不好,读书时成绩差,常挨老师批评,也不求上进。高考后,连普通大学的分数线都没上,就在家闲着,从不在自身找原因,而是不停地埋怨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好、埋怨父母没有给他创造良好的条件。 还有些孩子,即便考上了大学,在学校里也是一边刷着手机看电视、喝着啤酒混日子,一边用“寒门再难出贵子”“鸡窝飞不出金凤凰”这样的言论为自己的不上进辩护。等到毕业了,找不到好工作,就来抱怨学校抱怨老师,交了4年学费,没学到任何有用的东西。 甚至还有些已经工作的,整天抱怨加班辛苦,同事事逼,老板傻逼!领导是永远看不到自己辛苦和能力的,老板也只会剥削你的廉价劳动力,反而是那些讨巧的人升职加薪了。但却从来不会思考,自己每天到底做了多少有意义的工作,为公司带来了多大的价值? 这世上,不学习、不上进的人有千千万,究竟有几个成了才?如果只是捧着仅有的小概率事件当人生范本,最后吃亏被淘汰的,只有你! 4 作家六六说:“只要道路正确,并坚持不偷懒,我不能保证你过上万人之上的生活,但五千人以上是肯定会的。” 我们总以为自己足够努力,但其实我们的努力只是感动了自己;我们总是觉得而自己最苦最累,其实连别人的脚后跟都赶不上。我们总觉得自己差不多就行了,自己就是个普通人,所以就真的活成了一个特别普通的人。 关键是看你是否真的想要,是否真的愿意为此做出非凡的努力,而不仅仅是嘴上说说而已。你不想努力,难道还要你本该退休的父母再为你再奋斗20年吗? 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你都不努力,还有什么资格抱怨?就像是如果你连挣钱都要别人开导你,都要人盯着,看着,哄着,鼓励着,劝你还是别干了,你就活该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