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强穴的临床应用

 塞北观音萧银龙 2018-07-13

长强

长强穴的临床应用

长强穴的临床应用

长强,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别名气之阴郄、橛骨、气郄、为之、骨骶。属督脉。督脉之络穴。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布有尾骨神经后支,肛门神经,肛门动、静脉分支。主治痔疮,脱肛,便血,便秘,遗精,遗尿,腹泻,痢疾,腰背强痛,癫痫,及精神分裂症,前列腺炎等。紧靠尾骨前面斜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 中文名
    长强穴
  • 别称
    气之阴郄、橛骨、气郄
  • 出处
    《灵枢·经脉》
  • 隶属经络
    督脉
  • 主治
    痔疮,脱肛,便血,便秘等
  • 功能
    解痉止痛,调畅通淋
  • 特殊主治
    络穴
  • 操作
    斜刺0.5-1寸
  • 主要配伍
    配承山主治痔疾、便结
名称释义
循环无端为长,强有健运不息之意。穴在脊柱骨的尾端,是督阳初始之处。考人体脊柱从颈到尾能自由转动弯曲,为荷重的主力,其气健运不息,循环无端,加之督脉阳气盛而强,故将督脉初始之处,名为长强。
功能作用
解痉止痛,调畅通淋。
定位
在尾骨尖端下方的凹陷中。
解剖
长强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肛尾韧带。浅层主要布有尾神经的后支。深层有阴部神经的分支,肛神经,阴部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肛动、静脉。
主治
痔疾,便血,洞泻,大小便难,阴部湿痒,尾骶骨疼痛 ,癫痫,癔病,腰神经痛。
操作
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0.5~1寸。不得刺穿直肠,以防感染。不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痔疮、癫痫、癔病等。
配伍
配承山,可清热通便、活血化瘀,主治痔疾、便结;配小肠俞,可分清泌浊、行气通腑,主治大小便难;配身柱,可行气通督、通经止痛,主治脊背疼痛;配百会,可升阳举陷,主治脱肛。
功效
长强位于尾骶 部,临近大肠,故可调理大肠气机,治疗泄泻、便秘、便血。其穴居肛门局部,故又可治疗痔疮、脱肛。督脉行于脊中,为阳脉之海,本穴位于督脉之端,通于任脉,可调和阴阳,故本穴又可调任督之气,治疗癫癎。
附注
督脉之络穴。
相关论述
《类经图翼》:”一经验治少年注夏羸瘦,灸此最效。“[1]
《灵枢》:“穷骨,在骶骨端,其骨形长而强也。”[2]
[3]
参考资料
  • [1] 张介宾.《类经图翼》.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年08月
  • [2] 田代华.《灵枢经》.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08月
  • [3] 梁繁荣.《针灸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7月

长强穴的临床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