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学园地]00008:兰花的病虫害防治

 第一香笔记 2020-03-28

在生物界,各种植物与动物及微生物的生长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像可供人们食用的粮食、水果、蔬菜等,人们为了充饥与补充能量的需要,就要大量地扩繁种植培育。这亦是大自然中耕种取食的一部分。在山野里各种美味的野果供鸟儿们食用,但这一切似乎都不是免费的。小鸟在吞食了果实后,在其排出粪便时种子就会随之而出,洒落在地球各地,适合生长的地方就会郁郁葱葱地茂盛地繁衍起来,这就是鸟儿取食水果的一种自然本能的回报。微小虫子的世界也存在着这样的情况,蚂蚁搬蚜虫去新的地方等待收蜜来食,这就是类同于人类的耕作了。为了守卫它们的劳作之地,蚂蚁是很团结的,等量体积的微小动物想来占便宜就是没门,它们会捍卫自己的劳动成果不惜一战。这就是蚂蚁它以勤劳者的形象刻画在观察者的心中。

相比较蚂蚁的勤劳,我们兰花爱培者亦是一样的,我们所栽培的兰花也不能容忍菌、虫的破坏。我们非常用心地在培育着兰花当因管理不善被虫子钻了空子啃食了新芽与嫩叶其所造成的伤口又被有害侵蚀并诱发各种病害,像世界性病害的软腐与茎腐、恶腐、疫病等摧毁了兰苗,影响生长。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发生时,内心是郁闷的,痛楚的。遇到这些病虫害侵扰即不断地反思总结,如何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让我们所爱的兰儿们长得更好呢?经过爱培者长年累月地总结出丰富的经验,有的已经形成结晶的文字通过书本的方式在传播功德无量,有的则在口传手授培养新生一代接班人。有幸我成了其中的一员,倍感珍惜。我在学习兰花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有了一些切身的感悟,现在此献丑一二,实乃抛砖引玉。

古语云:“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兰花,在生长过程中,遭受这样那样的病虫害,很大程度上与处理病虫源不到位有关,其次就是栽培介质与环境不够清洁有关。其实控制虫子的源头比菌源头要容易得多,虫子严防携带入侵,而有害菌的孢子则可以借助风雨来传播,使之无孔不入,故隐藏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故兰室的环境要保持着优良的通风,平时增施有益菌来实现抑制有害菌孳生,或者是交叉用药进行预防等。兰花的生长环境光照不足,栽培介质水不畅,湿,这都极易导致病菌入侵为患

对于兰花的病虫害侵扰发生,仅仅是来完全达到目的不切实际的,最关键的还是防患于未然,一切做在前面,不等危害发生,损失已定再来亡羊补牢。一旦处在的困境中,那是所有方法中的下下策。所以说,在平时养兰的过程中,要做到事先而预知,给兰花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不给虫菌之害有发生的机会,这方是上上之策。这样做了以后,才能培养健壮的理想的兰苗

另外,平时要确立培养真正茁壮的兰苗好习惯,壮的苗体质其自身就是一个先天的免疫屏障培育这样的兰苗意义重大,鉴于此,我们应该如何做呢?栽培管理的平时就要注意掌握温度,注意通风特别是在闷热的夏天,人工送风不间断,以确立流动的空气,为兰花提供新鲜空气,促进新陈代谢。减少氮元素供给,有意识地增施磷钾肥,并配合炼苗助壮,为秋天出墩苗作准备。

其次,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防病要做到多看细看入微地看及时发现问题及处理,以免损失进一步扩大且用过的器具要做到勤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病毒病菌还有,平时要做到定期喷洒农药,将虫害控制在破坏之前,这样可以防止破坏新芽新根与嫩叶从而杜绝其它病害发生

最后,要讲的是爱培者个人的养兰习惯问题。有的人全靠拿来主义,自己不肯养成多做实验的好习惯,最后就变成了人云亦云,从此丧失了自己的主见,往往就会导致艺兰无感。确实,每个人的自身条件是不一样,有的悟性高,有的悟性要低些,但这不是不努力不成长的理由。古人已经在告诉我们,笨鸟先飞不是不可能的,悟性是先天性问题,差一些我们就从后天来补上,多花些时间来研究学习,在刻苦的勤奋之下必有所悟,必有所感,久而久之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去必定会向卖油翁一样,熟能生巧焉!悟性高的人不肯去努力,最终亦将逃脱不了变成废材的那一天,这样的例子已经很多很多。

因此,在艺兰的过程中勤于总结,敢于实验,并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管理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自己独到的经验让兰花长得越来越好,这就是成功一半了,另一半那就是提高鉴别鉴赏。勤于学习的过程中,切忌照搬照抄生搬硬套,别人的方法不见就会适合你的环境与栽培介质及盆具上的微差要知道差之毫厘将会失之千里,这是要不得的。所以说,在艺兰过程中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可以取长补短,尽管如是还要多试验多总结这才能是自己的知识

总之,在兰花栽培管理过程中对于病虫害,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只有真正做到防微杜渐,才能使自己爱培的兰花茁壮成长,并呈现出美好的未来!

说明:本文配图是2018627日,蕙兰传统铭品“大一品”特壮草试用百工坊伯乐系列“天地盆”大号,大盆配壮草气势亦更佳,盆高草垂倒也不失其美!希望明年春花开时整体将会更具有气势。试想了一下这样的大盆种上一盆壮“程梅”其大气度将会更加体现出来,近几年留下壮草努力培育出一盆来,创造一个视觉大餐。

目前该“大一品”壮草最老的后垄草由于太老叶形已经散去,整体效果影响了一些,待老叶片退去,新苗四散开来,美观度将会再上一层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