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腔隙性脑梗塞到底是什么?

 cdzhuwei_068 2018-07-13

(耳科赵医生头条问答2017-12-04)

腔隙性脑梗塞是脑部穿通动脉发生梗塞之后,由于巨噬细胞将梗塞处的脑组织移动之后,遗留下来的空腔,直径一般在两厘米之内。高血压为腔隙性脑梗塞最常见的病因,在脑部的基底节区域是腔隙性脑梗塞最容易发生的的部位。因为此区域的血管缺乏侧支血管,官腔较细,对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十分敏感,容易受到缺血的影响,离大动脉的主干较远,行走路线迂曲又较长。形成血栓的概率增加,较易引发腔隙性的脑梗塞。

脑组织两厘米以下的腔隙以往只有在尸检时才能发现, 随着CT 及M RI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普及, 大约5 毫米甚至更小的腔隙灶即可被发现,。虽然被称为脑梗塞,但是腔隙性脑梗塞常常因为体积小、梗塞区域非脑组织的“关键区域”,一部分患者可以没有明显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或失语等症状, 容易被忽略。

即便是没有明显症状,腔隙性脑梗塞仍应采取积极的态度, 以防止进一步出现更大的梗塞灶。有关的注意事项是积极控制病因,避免再次发病。由于腔隙性脑梗塞系深穿支阻塞,难以形成侧支循环, 如果再次出现大血管的梗塞会引发严重的脑卒中。多区域、反复出现腔隙性脑梗塞会明显影响中枢神经的功能,可能出现痴呆、假性球麻痹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并发症, 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控制病因主要是有效地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及心脏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