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lyq不忘初心520 2018-07-13

 

                  

                                                  金牌教练  助力一生

 

 

                                  历史002           

学生:刘志文  

                                  教师:李耀琦

                                  日期:2013.4.08

 


 

             优学教育学科教师辅导教案

讲义编号 lyq-zhm 008

 

学员编号:lyq-zhm                    级:高三                   数:1

学员姓名:张                   辅导科目:历史                    学科教师:李耀琦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授课日期及时段

2013.04.06    19:00——21:00

 

教学目的

1.       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理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产生的相关条件.

2.       记忆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理解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影响.

3.       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内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课堂内容

一.雅典民主政治

1.形成条件

(1)地理条件: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和面向大海,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

(2)经济条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新兴工商业者阶层追求民主权利的渴望强烈。(海洋文明)

3)政治条件:奴隶制文明、城邦制度确立,贵族制取代君主制;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4)思想条件: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和平等互利的观念;思想家、政治家的鼓动和改革(观剧津贴)。

2.主要内容(城邦制度)

特征

小国寡民和独立自由

性质

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

影响

公民能直接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

3.发展历程

阶段

时间

人物

改革内容

意义

 

 

 

奠基

公元前6世纪初

 

 

 

梭伦

1.根据财产多寡(钱多权大),将公民(成年男子+本邦人+有财产=不到50%的自由民)分为四个等级;2.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3.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4.建立公民陪审法庭;5.废除债务奴隶制(解负令)

动摇了旧贵族的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确立

公元前6世纪末

 

克里斯提尼

1.建立十个地区部落;2.设立五百人议事会;3.组建十将军委员会;4.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利;5.实行陶片放逐法(威胁到公民利益和城邦民主的人)等

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民主政治确立

 

顶峰

公元前5世纪

 

伯利克里

1.所有成年公民男性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2.五百人议事会议的职能进一步扩大;3.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构(法官从各部落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中产生,他们审案、立法和监察);4.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5.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进一步发展了雅典民主,被称为“黄金时代”

4.主要职能部门

公民大会: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审议并决定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

五百人议事会:古希腊城邦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其职责是处理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负责监督官员落实大会决议等。

公民陪审法庭: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

十将军委员会:雅典的最高军事机构,执掌军事指挥权。

5.实质: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6.评价:是奴隶社会性质的小国寡民的民主政治。进步性:强调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保障雅典奴隶制经济、文化的繁荣;开民主政治之先河,为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局限性:范围上有限,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一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性质上是非常原始的直接民主;形式上,抽检选举有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隐患。

典例;

1.下图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关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A. 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

B. 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 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 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2.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

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

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

3.公元前5世纪的一天,全体雅典公民集会于卫城。人们对泰米斯托克利言论纷纷,说这位民主派领袖、反波斯英雄正变得专横跋扈,并将他的名字划在碎陶片或贝壳上,最终他得票过半而遭放逐海外。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是

A.直接民主             B.民主派专有的民主

C.代议制民主           D.大多数居民的民主

4.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

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

51927年中国一部中学历史教科书写道:“假使中国是一个民治之国,而又适有一个有才干有计谋的政界人物,在民国四年的夏间,来把反抗日本作为他的主要政策,一般的人民,还有不欢迎他为元首的吗?在同样情形之下,伯里克利此时乃做了雅典的领袖。”这里的“同样情形”不包括

A雅典公民普遍好战                B伯里克利才能杰出

C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D雅典面临外邦威胁

答案:BCACA

二.罗马法

1.定义:公元前6世纪末至工业6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

2.历程;

 

习惯法

成文法

转变原因

时间

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公元前5世纪中期后《十二铜钟法》的颁布为标志,

平民利益受到损害,与贵族斗争激烈。

特点

法律与习惯之间界限模糊,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内容广泛,条文明晰

影响

多由贵族担任法官,常常随心所欲的解释法律,保护自己,损害平民利益

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文字诽谤他人处死刑)

3.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公民法

万民法

原因

时间

共和国时期

帝国时期(公元前3世纪早期——)

政治:征服过程中各民族法律地位不同,民族矛盾显现。

经济:随着版图的扩大,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突显出许多新问题。

范围

罗马公民间

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

内容

《十二铜钟法》等

1.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2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予适当的司法保障。

作用

促进罗马的发展

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

5.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

,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6.评价

维系统治

(1)   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他为国家权力的行使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2)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这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减社会矛盾,稳固帝国的统治。

影响后世

(1)   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影响广泛而深远,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2)   近代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他们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典例

1.“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这段话表明

A.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B.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

C.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

D.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公民法的灵活性

2.罗马法是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列司法理念中,明显违背罗马法原则的是

A.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

B.被告有权利在法庭上同原告对质

C.主要按照以往的习惯和判例进行判决

D.主要按照法律和法学家解释进行判决

3.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A.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 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 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4.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法律的解释                      

5.早期罗马实行习衡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絧表法》。该法的制定

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B.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

C.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  D.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

答案;BCDB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