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斯坦福、麦肯锡、京东...我的履历都因留学而更精彩!

 幸福双胞胎 2018-07-13


前言

全新的栏目《我的留学故事》再度与您见面啦~

之后的每周五,我们将邀请一些「别人家的孩子」为您亲身讲述他们自己的留学故事,相信这些或励志、或感人、或搞笑的留学瞬间,能够给所有正在留学路上奋斗的孩子们一些鼓励与指引。


第二期


作者:M.J.季


个人简历:

2006年  南京外国语学校

2007年  美国高中  交换生

2009年  密歇根大学  工业工程专业

2012年  斯坦福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2013年  国家开发银行、国开证券

2014年  麦肯锡

2016年  京东集团


在美国多年的学习生活中,我收获最大的就是学会了美国人骨子里那种积极改变,勇于创新的精神。

这种精神的初次影响,是在我就读密歇根大学本科期间。

开始我就读的是计算机科学专业,经过一年半的努力适应之后,即使在课业上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我始终感觉计算机科学这个专业不适合我,于是有了换专业的想法。虽然家长的要求和转专业的高难度一度让我打退堂鼓,但在经过自己的思想斗争后,我还是觉得要尝试改变,并成功转到了工业工程专业。

之后的学习让我豁然开朗,有兴趣就有动力,即使在学分落后的情况下,我仍然加油赶超,3年便完成了学业,并申请到了自己的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斯坦福大学!

我想跟学弟学妹们说,在美国大学的课程中,很多作业都是项目制的,需要一个团队共同制定目标和计划,这其中需要的不仅仅是我们在国内多年训练的勤奋刻苦,也需要突出的沟通能力和创新精神。后者也恰恰是国内的学生所欠缺的。

沟通与创新的精神也一直在我之后的工作中不断体现出来。

比如在国家开发银行实习时,随着实习即将结束,我们都以为可以像前两届实习生一样直接成为企业正式员工,但是却突然传来了实习项目要取消的消息。这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在实习生中炸开了锅,因为当时我以及不少实习生都已经正式毕业,无法再回到美国重新找工作,大家开始猜测各种可能性,甚至有些愤怒。在国开行这样的央企,各种小道消息开始发酵,有的说是因为新行长不喜欢这个项目,有的说是当年正式录取名额有限等等,一时间搞得人心惶惶。

作为一个从美国高等学府回来的留学生,我觉得我们应该有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突破国企里传统的沟通方式和招聘流程。因此我果断地决定参与当时面谈总行长的活动,一个被认为形同虚设也不可能有人参加的活动。在这次的活动中,我直接提出了管培生项目的建议并获得了采纳,而且管培生项目还一直沿用至今。在那之后,国开行每年都会从美国和英国的顶尖院校中招生,不但让不少高材生有了进入国开行就业的机会,也使国开行自身拥有更强大的人才储备。

之后我进入麦肯锡工作,设立了大中华地区第一个造纸与纸浆行业知识中心,以应对突然迅速增长的相关行业项目。再到现在的京东,我也提出了改变现有数据产品架构的意见,并参与启动了一个营销活动试验项目,这将会在今年的京东618大促中开始实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