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的书生,带领三千人马打残二十万大军,成为中国军界神话
立定一二三
在冷兵器作战时代,想要成为一名将领不说勇猛过人,起码也要有点武力。韩信智计过人,可是单兵作战能力也不弱,周瑜计策摆出骑马打仗也不在话下。历史上可以带领部下以少胜多的将军不在少数,可是以不通骑射的文弱之身带领三千人马大破二十万的敌军,那就只有白袍将军陈庆之了。
陈庆之生活的年代是中国的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士族和庶族之间还有着非常严格的等级分别,基本上上升通道都在士族的把持一下,陈庆之虽然是有胆略的读书人,可是还是在陪梁武帝萧衍下了二十多年棋之后,才得到独自领军的机会,历史记载用“射不穿札,马非所便”来形容陈庆之的武艺非常不好,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爱穿白袍的斯文书生能创下这么辉煌的战绩。
公元525年,北魏的徐州刺史在彭城投向南梁,42岁的陈庆之被任命为主帅,带领二千多人互送萧衍的二儿子豫章王萧综去接管彭城。北魏当然不会甘心丢失这样一个军事重镇,就派了二万人马驻扎在陟口附近,准备随时出兵。
可是北魏的这几万人被陈庆之带领的二千人马打的纷纷溃逃,胜利之后本来应该安心接受城池,没想到萧综认为自己是东昏侯的儿子,连夜投了北魏,陈庆之无奈之下只好退回南梁。
公元527年,陈庆之已经是关中侯,有了节制大军的权利,他和曹仲宗一起带兵进攻北魏的涡阳,北魏派了十五万大军前往救援,陈庆之带领自己的二百多部下,连夜奔袭四十多里,击败了北魏的前锋,一时之间北魏士气大跌。
打到第二年,双方在涡阳附近的战斗进入了相持阶段,胜负未分,可是却已经准备好从梁军的后方两路夹击,南梁主将恐怕全军覆没就准备撤退。只有陈庆之力排众议,率领骑兵夜袭北魏,北魏修建的十三道城寨纷纷陷落,按照当时的说法,魏军的尸首甚至截断了淮水的支流。
北魏后期,发生内乱,有实力的大臣纷纷割据,北魏皇室血脉受到连续诛杀,没能力抗衡的北海王元颢,以降梁为条件,希望南梁可以出兵帮助他当上北魏皇帝。于是陈庆之带了七千人马奉命互送魏王元颢到北魏的都城洛阳当皇帝去。而白袍将军的神话也在随后的时间被展开。
陈庆之前往洛阳,在路上刚好遇到荥城主力出兵平叛,公元529年,陈庆之攻占了荥城之后,又准备进军睢阳。
当时睢阳的守将是丘大千,也就是当初陈庆之二千打败二万人的那个守将,此时睢阳内有七万的守军,而陈庆之只有七千人马,比率和当时一样,结果也和当时相同。
陈庆之打的魏军献城投降,胜利之后,陈庆之一路挥军北上向洛阳而去。随后,陈庆之又攻下有着七万守军的荥阳,收缴荥阳无数的战略储备物资。
当时北魏的二十万援军正准备包围梁军,陈庆之很牛气,他率领他的3000精锐骑兵就出城作战去了,北魏的援军再次被打的落花流水。随后陈庆之攻克有1万精锐防守的虎牢关,直奔洛阳而去,洛阳守将直接投降了。
元颢进入洛阳成了君主,在加封了陈庆之一堆的官职之后开始花天酒地。随后陈庆之又多次击败北魏的援军,陈庆之仅率领7000部下,连续作战47次,攻下城池32座,一时所向披靡。在洛阳城留下了“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的传说。
当时北魏权利最大的就是尔朱荣,他率领麾下的全部人马要反攻洛阳,可是他打不过陈庆之,在陈庆之防守的郎城损失惨重,就绕道直奔洛阳而去,杀了元颢之后,陈庆之在北方就没有了依靠,只好撤回南梁。
也许是上天不允许这样战力强大的军队出现,陈庆之准备率军渡河遇到了突然的山洪暴发,陈庆之的白袍军全军覆没,他伪装成和尚回到了南梁的都城建康。之后,陈庆之虽然还继续领兵作战,他的最后一战是带领一万士兵歼灭东魏的七万大军。公元539年,五十六岁的陈庆之去世,得到了“武”的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