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用菌茯苓种植技术

 亨昊菌业 2018-07-14

茯苓,真菌届,担子菌门伞菌亚门,伞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茯苓属,茯苓




茯苓的经济效益分枝:  “十方九茯”讲的就是茯苓,近些年茯苓的应用不只是中药饮片,也被开发为各类保健品及各类食品,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都很大,茯苓一亩可种1000~1800窖,亩产可达3000~5000斤,茯苓种植经济效益还是相当可观。


成本核算

种植每亩茯苓按1000窖计算:需要松树8方左右,菌种1000袋、人工包括备料、栽培、嫁接、采收共需要用15个工作日(每天9小时熟练工)。

 

茯苓生长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干旱和阴蔽,适宜在坡度10°~35°、寄主含水量在50%~60%、土壤含水量为25%~30%、疏松通气、土层深厚并上松下实、pH5~6的微酸性砂质壤土中生长,忌碱性土,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C


茯苓生长条件

  茯苓菌生长主要依赖松木提供养分,所以茯苓栽培主要以椴木栽培和树兜栽培,也可松枝和松针栽培,但松枝和松针栽培产茯苓品质差产量低一般不采取该方法种植

茯苓发育特性

  茯苓的生活史在自然条件下可经过担孢子、菌丝体、菌核三个阶段,在栽培条件下主要经过菌丝体和菌核两个阶段。在适宜条件下,茯苓的孢子与松木结合,先萌发产生单核菌丝,而后发育成双核菌丝,形成菌丝体。菌丝体将松树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分解,吸收后转化为其自身所需的营养物质,并繁殖出大量的营养菌丝体,在木材中旺盛生长,这一阶段为菌丝生长阶段。由于菌丝体不断地分解和吸收木材中的营养组织,茯苓聚糖日益增多,到了生长的中后期聚结成团,形成菌核,进入菌核生长阶段,俗称结苓阶段。


茯苓的实际栽培

菌种的制作

1母种的培养

1)培养基的配制:马铃薯(切碎)250g、蔗糖50g、琼脂20g、尿素3g、水1000mL。制备方法是:先称取去皮切碎的马铃薯250g,加水1000mL,煮沸半小时,用双层纱布过滤,滤液加入琼脂,煮沸并搅拌,使其充分溶化后,再加入蔗糖和尿素,待溶解后,加水至1000mL,即成液体培养基。调pH6~7,分装于试管中,置于高压灭菌锅灭菌30分钟,冷却凝固后接种

2)原种、栽培种的制作

  松木屑70%、玉米碎20%、麦麸或米糠8%、白糖1%石膏粉1%加在桶中加入一包多菌灵,将原料搅拌均匀后混合液体均匀洒在原料上,搅拌均匀,在加入适量水,使含水量在60%65%之间即可,判断方法:握在手中稍微用力成团且感觉手掌有水分即可。灭菌分高压和常压,一般采取常压灭菌更合理一点,成本稍低一点,常压灭菌至盖住菌袋的帆布鼓起开始计时,26小时,冷却后接种。

栽培方法

 1)时间  春苓一般在清明过后,秋苓一般在夏末(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温度安排栽培时间。)

 2)栽培前的准备

   清除窖厂内的杂草,石块

   将松树削皮留筋(筋即指不削皮的部分),视松树大小开3~4个口子,口一般宽3~5公分,口子的位置角度隔90~120°。削皮后锯段,45~50公分即可

 3)栽种

   按一畦算,每一窖之间的距离控制在5公分以上,每一窖所放松树的量视直径而放,直径大于12公分每一窖放两根竖放,其余3根呈品子形放(松树最细不得低于6公分),菌袋的放置可分两种方法:椴木上,放在事先开好口子处椴木中间,其特点是菌丝附生快,只是菌丝在表面生长快,难以长至木心处。一侧放,统一放在一边,将菌袋开一个口子(不要全部脱袋)后利于嫁接,覆土。

   嫁接,在未接种的一侧菌丝长满且浓白色活力旺盛时,取边长2公分的鲜茯苓贴于菌丝长满处稍用力压住覆土

茯苓病虫害防治方法:

茯苓常见病虫害有白蚁、茯苓虱,主要是白蚁危害较为严重,其主要防治方法有两种:

一、在嫁接时发现窖内有白蚁出现可喷洒适量白蚁灵。

二、在嫁接时发现白蚁,在窖场内空闲场地按每10平方米挖一个引诱坑,坑长、宽、深各40厘米,取干燥的直径8厘米左右松木锯断40厘米长浸入糖水中泡好后谅干,每一个引诱坑内放四根,放好后用黑色塑料薄膜覆盖好后,上面再撒一层细土,大概在5天后观察坑内是否有大量白蚁啃食松木,如出现有大量白蚁则可喷洒灭白蚁灵,三天后再次观察。


采收 栽培到采收一般7个月即可。可以鲜销。也可加工成茯苓丁,茯苓统丁的市场价格一般一斤10-13元左右。(加工方法略)

栽培茯苓的朋友,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电话咨询:15270667352(微信同号) 



相关 阅读

菇友有奖征文启事

不是所有的蜜环菌都配称为“榛蘑”

组织分离-黑木耳制种技术(二)

线虫对黑木耳危害简介

如何开发与利用野生菌类资源

采集种耳-黑木耳制种技术(一)

灵芝盆景大菌包制作注意事项

黑木耳大棚吊袋催芽新技术

秋耳生产螨虫危害预警

蜜环菌(榛蘑)原种生产流程

后发治人的“面包菌” 及应对措施

推荐 阅读

警惕有人用核田头菇菌种假冒猪苓纯菌种

导致黑木耳菌包生产失败十个细节

《食用菌技术人才信息库》诚邀有实之士自主报名登记

人螨为患-关于螨虫的三大误区

羊肚菌出菇刺激方法

做黑木耳的秘密武器——增耳肽

菇友有奖征文启事

食用菌科研、生产必备十大神器(强烈推荐)

2018-2020年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与战术

木耳养菌期间的管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食用菌菌包培养期间常见杂菌名称、图谱(一)

珍稀食用菌栽培和制种培训班招生通知

食用菌双膜出菇技术

黑木耳遭遇螨虫危害的补救措施

预防螨虫的三大重要环节

2018年食用菌螨虫危害高发预警

黑木耳菌种封口的注意事项

灵芝盆景嫁接技术(视频)

灵芝盆景用大菌包的制作方法(视频)

增耳生物活性肽与其它肽使用效果对比照片

食用菌病毒及菌种脱毒技术研究概述

关于黑木耳菌种早熟、中熟、晚熟的误区

2018年黑木耳行情预测-投票

春雨菌种研究所-菇友诚信企业展播

黑木耳螨虫的危害与防治-季占军老师现场录音

综述黑木耳原种(二级菌)生产流程及注意事项

黑木耳装袋机的革新进展一览(视频)

栽培天麻、猪苓用密环菌菌材繁育注意事项

根据用途不同选择相应的灵芝品种

食用菌枝条菌种制作新工艺

长棒黑木耳菌包工厂化生产简介-菇友首创

春耳秋管开顶增产技术

黑木耳养菌室正却消毒、防虫流程

关于黑木耳的出售的几点策略(精典)

黑木耳耳片变黄的原因以及防治方法

黑木耳菌棒防治青苔先治水

井水水锈的起因与解决方案

青山谈黑木耳西阳病的防治(值得参考)

黑木耳西阳病成因与防治措施

木耳催芽过程中憋芽、鼓包的成因和解决方案

东北地区羊肚菌栽培生产日程规划

食用菌菌种目录大全

为什么我的木耳感染杂菌了?

食用菌的隐形杀手-病毒

食用菌菌种脱毒技术汇总

菇友微平台面向广大菇友征文

黑木耳菌包生产成败的十大细节

麦麸、豆饼、米糠在培养料中的代用比例

食用菌常压灭菌需要注意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