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明珠 佛坪被誉为中国大熊猫的故乡、傥骆古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秦岭南麓椒溪河畔,她绚丽的自然景观、宜人的气候和富含氧离子的空气,让人们流连忘返。“中国天然氧吧”、 “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国美丽乡村”、“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镇”,已逐渐成了佛坪对外宣传的代名词,近年来已成远近闻名、美丽独特的生态旅游地之一。 佛坪地处秦岭腹地, 21℃的夏季满目青翠,河水碧绿,清流跌宕、幽潭遍布沟壑,没有酷暑高温的侵扰。冬季蔚蓝的天空下树枝挂满冰凌,随风摇曳“叮当”作响,大地银装素裹,纯净的空气里没有“霾”的概念。静谧的自然环境,没有城市的喧闹、繁华和忙碌,只有人们所奢望的那一份恬静和追求安逸生活的那份静美。 我在离开家乡的这些年里,每当回到生于斯养于斯的佛坪,才体会到如今在远离喧闹的市井,还留有这么一块纯净、安逸的乐土,这也是大自然对我们的眷顾和恩赐。如若置身融入其中,让我们微闭双眼,调整呼吸细细地品味她时,她就像一位素装待嫁的少女,清新淡雅、美轮美奂、摄人魂魄。当我们置身于白云、山巅之间,用心去感受这静谧的世外仙境时,你会彻悟“静”和“美”的释义! 有人说,游走在佛坪大山里的野生动物,比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要多得多。是的,这句话一点也不为过,只要你走进大山,随时随地都有与各种动物偶遇的可能。据调查仅在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大熊猫就多达100多只,保护区内金丝、羚牛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十种以上。 生活在佛坪秦岭深山里的人们虽然人少,但是无论男女老少,对山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他们从内心深知靠山吃山的深邃含义,大山赋予了他们生存的环境,他们来自大山,他们依靠大山,最后他们融入大山,所以他们更敬畏大山,敬畏大山里的一草一木,敬畏大山里的所有生灵,这便是大山里的人们,淳朴、善良的展现,因为他们心存敬畏,他们知道敬畏自然。 如今的佛坪通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在已成为秦岭区域内森林覆盖率最高,生态环境最好,水资源涵养最优的区域之一。近十多年来三万多佛坪儿女坚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弃工业保环境,以生态旅游和有机观光农业为引领,守护着这块绿水青山。由于佛坪人民的无私付出,成就了“引汉济渭”工程的顺利实施,而佛坪人面对即将失去世代居住的土地,默默地挥泪洒别。十几年前为了保护秦岭生态环境,西汉高速另行择道,弃县城而去。正因为佛坪人对自然心生敬畏,才会有今天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森林覆盖率,才能被世界环境保护组织认可,并设定为生态多样性保护圈。 现在西成高铁的开通运营,佛坪已成为高铁沿线的一个幸运儿。回想10多年前西汉高速弃县城而去时,108国道上一个嵌于秦岭山谷,介于汉中、西安之间,一个不足万人的繁茂小镇,一夜之间无人问津,穿梭于秦岭之间108国道上的车辆寥寥无几,依托于108国道附带产业,餐饮、汽修、客运、住宿等行业一度出现萧条,甚至到难以为继关门走人的窘迫现状,同时也给佛坪的经济发展、人员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那几年佛坪好像从人们的视线中慢慢的淡去。曾经人们也在议论佛坪的前景将何去何从?佛坪的发展应该走向何方?但多数人都在哀声叹气中叙述着佛坪的未来。直到2011年西成高铁过境设站的消息发布后,给不愿服输的佛坪人带来了希望,近五、六年来佛坪人迈开坚定的步伐走向务实、走向创新,以青山绿水为资源,从“静”与“美”的角度走生态旅游之路,依托西成高铁将佛坪生态品牌推向关中、川渝。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朴实勤奋的佛坪人会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从静和美的角度去多做文章,为那些身处喧闹城市里的人们提供一处小景怡人的地方,抱一本书或手捧一杯茶静静的享受属于自己的闲暇时光。在冬日无“霾”的阳光下,会有一处懒懒的能晒一天太阳的绝佳之地。夜晚纯净的天空中星光闪烁,手指繁星憧憬遐想着自己的未来! 让我们共同祝愿佛坪的未来更加美好,佛坪的未来已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