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宫颈癌后疫苗时代,筛查与接种缺一不可

 fengdanma 2018-07-14


我国宫颈癌发病率持续上升,防治依旧任重道远



来源|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2018年7月13日,第三届东方妇产科学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开幕。本次会议云集国内外众多妇产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共享学术盛宴。




东方妇产科学论坛创办于2014年,首届论坛以“人文·传承·规范·创新”为主题,就国内外妇产科学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交流,形成了具有国际风范和鲜明海派特色的学术论坛风格。本次论坛将延续和传承前两届论坛的经验和特色,借鉴国际、国内一流学术会议的经验,坚持立足上海,辐射全国,走向世界,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上海城市精神为引领。




29岁的小王因“阴道不规则出血4月余”来到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宫颈鳞癌ⅠB1期”,这对于新婚不久的小王和她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晴空霹雳。


小王所患的疾病——宫颈癌,最近随着HPV疫苗的上市,已经成为了癌界“明星”。打开各大权威媒体的主页,关于HPV疫苗与宫颈癌的新闻层出不穷,公众提出的问题也比比皆是。


宫颈癌话题的“大热”不无道理。作为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宫颈癌在全世界女性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位居前三。“我国1988-2012年年全国肿瘤登记数据显示,中国宫颈癌发病率持续上升。2008-2012年,宫颈癌粗发病率已接近15/105万人。防治宫颈癌任重道远。”这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丽惠教授在第三届东方妇产科学论坛给出的数据。


宫颈癌发病呈年轻化,不仅是医学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妇科恶性肿瘤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有病种。本次大会执行主席、上海市妇科肿瘤重点实验室主任、仁济医院副院长狄文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近20年来,我国宫颈癌发病呈年轻化趋势,这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


根据2018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宫颈癌和卵巢癌均位于中青年女性发病率的前五位。我国女性宫颈癌发病年龄通常从15岁开始,高峰集中在40-59岁,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


宫颈癌发病年轻化与其高危因素的特点直接相关,即初次性生活过早(小于16岁)、拥有多个性伴侣、长期口服避孕药、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狄文教授坦言:“随着物质文化水平逐渐提高,思想意识更开放,人民的生活状态、个性理念和行为方式都发生较大变化,这些因素都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病有关”。


此外,宫颈癌发病率的上升,一定程度上归因于筛查率的提高。近年来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宫颈癌筛查和预防得到越来越重视,大众自身筛查保健意识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宫颈癌在早期甚至是毫无症状时就能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诊治。但是,在卫生资源匮乏的地区,不少宫颈癌发现时已处在中晚期,有些甚至濒临死亡还无法得到明确诊断。以上各种因素综合导致宫颈癌的发病年轻化,并且发病率持续处在高位。

 

理性看待HPV疫苗,一针并非一劳永逸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发现人乳头瘤状病毒(HPV)与宫颈癌的发生息息相关。这也使得宫颈癌成为目前人类所有恶性肿瘤中唯一病因明确的肿瘤。


许多女性也因此将HPV感染与宫颈癌挂钩,终日惶惶不安。针对这一问题,作为第三届东方妇产科论坛主席,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华克勤教授向记者解释道:“HPV感染并非等于宫颈癌,HPV有许多分型,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如果短期内一过性HPV感染对宫颈癌发生并不造成影响,不必太过恐慌。”


如今,随着二价、四价、九价疫苗的不断上市,我国也迎来了HPV接种热潮,疫苗的适应人群选择成为了公众热议的话题。基于国内外研究结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丽惠教授在此次论坛中提出了建议:通常而言,9-45岁是疫苗接种年龄;9-18岁主要是进行接种疫苗(如二价、九价),进行获益的教育;青春期及生育年龄女性筛查与接种(如四价)并重;45岁以上者需要强调筛查的意义和重要性。


毫无疑问,HPV疫苗的上市给广大女性带来了“福音”,但在热潮之下,也引发了一些“冷”思考。狄文教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必须理性地对待HPV疫苗,不要妄想打一针真的就能一劳永逸。HPV疫苗在全球范围上市十多年,确实证实有一定的益处,尤其推荐9-26岁的人群(无论男女)接种,并且是在尚未有性生活之前完成接种效果最佳。但是,HPV疫苗接种人群发现宫颈病变的也不少,这些都需要大数据来进一步分析和解释。”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薛凤霞教授在此次论坛中题为《后疫苗时代宫颈癌筛查面临的困惑与挑战》的报告中指出:许多发达国家正在或已进入后疫苗时代,而我国疫苗接种尚处于起步阶段。疫苗接种后筛查中存在困惑与挑战需未雨绸缪。华克勤教授也表示:“从国外数据来看,尤其是欧美地区,HPV疫苗上市后,其宫颈癌发病率的确有所下降。但对于国内,至少还需要十年来观察HPV疫苗对宫颈癌防治的效果。”

 

后疫苗时代,宫颈癌筛查诊治不可松懈


目前我国宫颈癌防治分为三级: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是开展健康教育和适龄女性接种HPV疫苗;二级预防是对适龄妇女定期开展宫颈癌筛查;三级预防主要是根据临床分期开展适宜的手术、放疗、化疗及姑息疗法。


“过去70年,美国通过规范的宫颈癌筛查使宫颈癌新发病率至少减少50%,死亡率减少85%。对于普通妇女而言,一般推荐每年进行妇科检查,每5年行宫颈细胞学联合HPV检测。”狄文教授坦言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性。


随着HPV疫苗的普及推广,以单纯HPV16/18分型检测的初筛方法已不再被单独推荐。目前,宫颈癌筛查的主流方法为HPV检测 TCT(宫颈细胞学检查)联合检测,对可疑宫颈癌病例采取阴道镜助诊和宫颈组织病理学确诊。在此次论坛中,数位专家指出,我国应根据国情,进行风险分层管理,同时结合精准筛查技术(如HPV定量检测、P16/Ki-67染色、病毒甲基化等),探索适用于我国的后疫苗时代筛查策略。


对于宫颈癌确诊病例,临床医生则应根据分期给出对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本届论坛中,以“宫颈癌”为主题的发言或研讨会多达15个,涉及筛查、精准检测、手术技巧、指南解读等方方面面。作为论坛主席,华克勤教授将就《单孔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作精彩学术演讲,与专家共话宫颈癌诊治。

 

据悉,本次东方妇产科学论坛共设置12大分论坛,内容涵盖母胎医学、妇科肿瘤、妇科微创、妇科内分泌等各个亚专科领域,将重点讨论近年来国内外妇产科学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并设有精彩的手术视频交流和比赛,旨在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蓝图为依托,涵盖女性全生命周期妇科疾病诊治进展,为维护和保障女性健康添砖加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