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江南》皇甫松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
皇甫松《梦江南》共有二首,这是其二。词所写是梦境中的情事。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开头两句是说,寝卧高高的楼上,残月西沉下帘旌。
词的一开头,写梦醒后的深夜景象,是做梦人身处的客观环境。主人公寝息于高楼之上,夜很深很深了,西沉的残月收尽了楼头帘子上的余晖,夜色又归于黯淡。这一描写将此时此刻高楼上的居者孤独凄清的心情渲染出来。“残月”的“残”同“缺”义近,月的圆缺常用来比人的聚合离散。“残月”实际上暗示了楼上的居者孤单无偶,引逗出下文所写的梦境。
“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这三句是说,睡梦中来到金陵,重温惆怅的旧情。桃花柳絮满江城。娇美歌女坐吹笙。
“梦见”句纯为叙述之语,是连接全词前后的纽带。前两句,是梦者身处的实景,后两句则是梦中情景。梦是飘忽无定的,可以瞬息千里,这是梦的一般特点。此词却不同,主人公所梦见的只是江南一隅——秣陵(即金陵,今南京市)这是他深情忆恋的所在。梦中情景,本是梦者对过去一段美好生活的追忆,何来惆怅呢?这就点明词是从梦醒后的角度来写的,旧日的欢情除了见之于梦,再也无法得以重温。面对着的又是残月收晖,万籁俱寂的深夜,怨怀无托,怎能不迷惘惆怅呢?“桃花柳絮满江城”,是梦中秣陵的迷人春景;“双髻坐吹笙”,是梦中相遇的女子。这是一幅景如画、人娇美的春景图。景物和人物互相映照,将人物衬托得十分娇艳,而且她还吹奏着悠扬的笙乐。貌美艺高,更足动人。但这一切只不过是梦境中的“一饷贪欢”而已。这两句有虚实结合的妙处。虚,即所谓“梦见”,它是“梦中景色”,梦中欢情;实,指梦中情景,本是昔日的真境遇。旧欢不可再遇,积思成梦,梦境如海市蜃楼,醒后愈发觉得凄清。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婉转曲折的表达了梦者往事成空的怅恨。
全词共五句,中间一句,点明梦与所梦之地、入梦之事,其余四句,分置首尾,均为景语,却又是情语,梦者的感情融注在画面中,表达得极为婉转含蓄。
附录《梦江南》皇甫松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
注释
①寝:睡或卧。
②残月:此处指快要落下的月亮
③帘旌:帘额,即帘上所缀软帘。
④秣陵:金陵,今江苏南京。
⑤双髻:少女的发式。这里代指少女。
译文
寝卧高高的楼上,残月西沉下帘旌。睡梦中来到金陵,重温惆怅的旧情。桃花柳絮满江城。姣美歌女坐吹笙。
名家点评
陈廷焯《云韶集》卷一:凄艳似飞卿,爽快似香山。
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卷一:梦境,画境,婉转凄清,亦飞卿之流亚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