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建《宫中调笑》赏析

 江山携手 2018-07-14
《宫中调笑》王建
杨柳,杨柳,日暮白沙渡口。
船头江水茫茫,商人少妇断肠。
肠断,肠断,鹧鸪夜飞失伴。
王建的《宫中调笑》,过去以“团扇”最出名,《白雨斋词话》曾说它“结语凄怨,胜似宫词百首”。但是对于“杨柳”一首,评论家则多未加以注意。其实,“杨柳”这首词,在刻画商人少妇少妇盼望丈夫而不见归来的那种怅惘、悲凉、孤独的心情方面,倒颇见特色。
“杨柳,杨柳,日暮白沙渡口。”开头是说,杨柳啊,杨柳!在那日暮白沙渡口。
词以“杨柳”起句,寓别离之意。折柳赠别,为古代习俗,故在诗词中就以杨柳为别离的象征。“杨柳”用叠句,用以加强语意、感情的抒发。这类重叠,是早期词的共同特点,这正是词脱胎于民歌的一个重要标志——民歌语言的重要特点是重叠复沓,反复歌咏,以尽其情。
“船头江水茫茫,商人少妇断肠。”中间两句是说,船头江水茫茫,商人少妇翘盼悲伤。
这是写商人少妇对久别不归的丈夫——商人的盼望。
“肠断,肠断,鹧鸪夜飞失伴。”结尾是说,悲伤啊,悲伤!失去伴侣的鹧鸪在夜空中孤独的飞过。
词中由“渡口”而“船头”,由“日暮”而至于“夜”,以场景、时间的推移,表现这位少妇盼望的殷切,等待的良苦。“江水茫茫”、“鹧鸪夜飞”,写盼而不见,当归未归,唯有江水满眼,鹧鸪夜飞而已,则少妇心情的怅惘、悲凉与孤独由此可知。“失伴”句,以鸟喻人,进一步点明题旨。且“失伴”本来就够孤独的了,何况又是在夜中失伴呢!这里的“鹧鸪”是义兼比兴,以鸟喻人,又不失鸟的特点,这就是它的“飞”。失伴而仍旧夜飞,意在寻找伴侣,其孤独之感,凄苦之情,就更深一层。
这首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心事茫茫,这一切都在诸般景物之中,而诸般景物又无一虚设,皆在言情。所以少妇的心事,虽无一言道破,但却历历如见。
唐代的城市经济比较发达,商人活动频繁,而商人的逐利性,为了商业活动,别离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他们往往常年不归,这就使得他们的妻子翘首盼归,造成一些家庭悲剧,而这成为唐代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内容。王建这首词用这样的形式摄取这样的社会题材,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是很难能可贵的。在当代人看来,至少要比那些宫怨诗更有普遍的进步价值。
附录《宫中调笑》王建
杨柳,杨柳,日暮白沙渡口。
船头江水茫茫,商人少妇断肠。
肠断,肠断,鹧鸪夜飞失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