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彦谦《采桑女》赏析

 江山携手 2018-07-14
《采桑女》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据宋王溥《唐会要》记载,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六月的一项制命说:“诸县夏税折纳绫、绢、絁、绸、丝、绵等。”搜刮的明目可繁多,但也明文规定了征税的时间是在夏季。因为只有在夏收后,老百姓才有丝织品可交。可是到了唐末,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就加紧掠夺,把征收夏税的时间提前了。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同时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首联是说,春天的寒风吹打着细如蚂蚁的蚕,桑叶吐出的嫩芽才刚如青鸦的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颔联是说,那是谁家的女子在凌晨起来采桑,手攀着柔长的桑条眼泪犹如下雨。
阴历二月,春风料峭,寒气袭人。采桑女凌晨即起采桑,可见多么勤劳。诗人先写蚕子细小,继写无桑叶可采,接着通过采桑女的泪眼愁思写出今年蚕事不如去年。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颈联是说,去年幼蚕初眠就正是在这个时候,今年春天倒春寒使得树叶生长推迟。
这些描写,抓住了“有包孕”的片刻,含义丰富,暗示性强,使人很自然的联想到:“蚕细”可能会因“春寒”而冻死;无桑叶,蚕子可能会饿死;即使蚕子成活下来,但距离吐丝、结茧的日子还很远。据《蚕书》记载,蚕卵孵化成虫后九日,开始蜕皮,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一眠,经过四眠,蚕虫才吐丝结茧。这期间,不知采桑女还要花费多少艰难辛苦的劳动。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尾联是说,听见门外里胥的催逼而感到愁苦,还在二月官家就已经来征收新丝。
可是就在这蚕细如蚁,初眠尚未进行,丝茧收成难卜的时候,里胥就上门催逼。这一点睛之笔,力重千钧,点出了采桑女下泪的原因,突出了主题,全诗至此戛然而止,但余意无穷,耐人回味和想象。
全诗不着一字议论,而以一位勤劳善良的采桑女子在苛捐杂税的压榨下所遭到的痛苦,深刻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
附录《采桑女》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注释

①努:用力冒出

②青鸦嘴:桑芽

③侵晨:凌晨

④挽:攀着

⑤岁:年

⑥春寒:指春天倒寒

⑦里胥:古代的一种官职

译文

春天的寒风吹打着细如蚂蚁的蚕,桑树吐出的嫩芽才刚如青鸭的嘴。那是谁家的女子在凌晨起来采桑,手攀着柔长的桑条眼泪犹如下雨。去年幼蚕初眠就正是在这个时候,今年春天倒寒使得树叶生长延迟。听见门外里胥的催逼而感到愁苦,还在二月官家就已经来征收新丝。
作者简介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馀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汉中市东)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汉中)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阆中)、壁州(今四川通江)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前后卒于汉中。
唐彦谦《采桑女》赏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