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驳“痰黄、苔黄主热论”

 鉴益堂 2018-07-14
 自温病学派盛行,观齿验舌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其合理的一面,然而舌苔黄主热、痰黄主热成为定律,教科书中也如是说。以致医者不敢越雷池一步,见黄痰必用冬瓜子、黄芩、竹茹等,见苔黄必用丹皮、栀子、莲子心、黄连等。须知舌苔所察者胃气,不论是常人还是病者,饭前饭后舌苔往往不一,据此处方真是泼天笑话。笔者于临证之际,每先观舌体之胖瘦、舌质之老嫩、舌色之红淡、最后观舌苔,据此辨阴阳寒热比较准确。如果撇开舌体、舌质、舌色,不论是何苔均没有临床意义。比如说舌苔黄厚,舌胖大,舌质嫩,不能辨为热证。当然还要参考脉象,脉是最有决定意义的。痰黄不是仲景的辨证眼目,通读伤寒自明。如果不能跳出痰黄、苔黄主热之藩篱,则恐终生难入仲景之门。温病盛行以来,畏麻桂如蛇蝎,更无论姜附矣。曾治一人,胃痛多年,舌苔黄厚,舌胖大嫩,喜凉食,脉沉细,投理中平胃,数剂病大减,患者转不敢吃凉物,必热食方可,临证所遇甚多,难一一枚举。近贤蒲辅周先生多以脉定寒热,其医案中也有苔黄用温药者,可参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